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1942年7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印刷厂装订出了《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战场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晋察冀画报》创刊号16开本,共94页,用瑞典木造纸印刷。聂荣臻亲自为创刊号题词。沙飞拍摄的封面照片《塞上风云》和封底照片《沙源铁骑》均用五色套版精印,文字说明为中英文对照。栏目设有新闻摄影、美术、文艺三大类。画报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五年来的战斗和建设成就。  相似文献   

2.
这张照片,是沙飞上世纪40年代初在晋察冀边区抗日前线拍摄的。虽然难以考证具体的拍摄时间、地点和人物,却并不妨碍我们从图中感受当时的学习氛围,进而联想起我党在那个时期形成的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3.
正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石家庄市平山县碾盘沟村诞生。创刊号为16开本,彩版套印,共发表新闻摄影照片150余幅,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名义出版,晋察冀画报社编辑印刷。封面照片《塞上风云》由沙飞拍摄,展现的是1937年10月向长城内外进军的八路军杨成武支队。这期画报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建设成就。《晋察冀画报》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岀版发行的第一本画报,也是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本画报,它以独特生动的艺术形式极大地鼓舞着抗日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沙飞与鲁迅     
正沙飞的两篇名作记得2008年4月,我和姐姐王雁在日本东京参加《沙飞摄影作品巡展》开幕式的当天,有位朝日新闻》记者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在你父亲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张?我立马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战斗在古长城》了!著名摄影评论家王瑞说过: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重要事件,都会留下一帧代表性的图像为其象征符号。这样的史迹图像,必要经过时间的筛选而浮现于人们的记忆中。例如日本侵略中国的代表图像是1937年王晓亭拍摄的《日机轰炸下上海南站的  相似文献   

5.
沙飞被称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1936年10月8日,在上海,沙飞第一次见到了他十分敬仰的鲁迅,并藉此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一组经典照片,也是鲁迅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组照片。  相似文献   

6.
1924年7月,任国桢经过6年的勤奋学习,于北京大学俄文系毕业.父亲希望他毕业后立即到哈尔滨去,那里俄国人多,做买卖一定能发大财.然而,他早已立志跟共产党闹革命,并在这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仍住在北京景山街同德公寓8号,努力译著《苏俄的文艺论战》,并为此书的出版事宜开始与鲁迅先生交往甚密.从1923年开始,苏联文艺界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论战.任国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注意到俄文报刊上的这场战斗.他不仅细心地阅读、研究《前列》(艺术左翼战线)、《纳巴斯徒》(在前线)杂志和《真理报》上发表的各派论战的文章,而且细心地精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翻  相似文献   

7.
今天,与大家一起参加《前线》杂志复刊五周年的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作为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前线》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始终战斗在思想理论战线的最前沿,为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理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和《前线》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既是她忠实的读者,也是热心的作者,对《前线》所取得的每一分成就,每一点进步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前线》杂志在今后的岁月里,继续坚持和发扬自己的理论宣传优势,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继续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  相似文献   

8.
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烈士墓群中,有一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著名战地摄影记者——雷烨。他以照相机为武器,在枪林弹雨中拍摄下《行进在祖国的边城》、《战斗在喜峰口》、《塞外宿营》、《日寇烧杀  相似文献   

9.
请接受我这个《前线》杂志老朋友的祝贺!我知道《前线》杂志,是在“文化大革命”拉开序幕之际。我同《前线》杂志的交往,则是1993年初我从上海社科院调到中宣部理论局工作之后。《前线》杂志恢复刊名以来的10年,也是我和《前线》杂志的友情不断加深的10年。10年间,我已从《前线》杂志的读者、作者,成为你们的老朋友。因此,在《前线》恢复刊名十周年之际,我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向《前线》杂志表示祝贺。值得指出的是,我们之间的友情是以党的理论事业为纽带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0年前,我们在贯彻落实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0.
<正>摄影战士沙飞用手中的相机,创造了中国革命摄影的多项“第一”:人民军队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中共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的领导者,中共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的创办者,被誉为“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第一人”。沙飞有幸与鲁迅交往,尊其为精神导师,鲁迅对他摄影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沙飞于1912年5月5日出生于广州,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高小毕业后他考入广东省无线电学校,1926年毕业后,入北伐军当电台报务员,随军转战上海、宁波、济南、北京等地,后又在广西梧州军用电台工作3年。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6,(9)
正本刊讯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以《前线》杂志增刊的形式,编辑出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专辑》。这是本社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髓要义、及时反映北京市领导干部学习体会和实际行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而推出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新年伊始,由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与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马列经典通俗解读·2014》一书,正式与读者见面。该书由前线杂志社社长陈之昌、总编辑刘陈德主编,汇集了刊登在2014年度《前线》杂志"经典导读"专栏的全部文章。这些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经典  相似文献   

13.
1986年 11月 22日 ,首都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沙飞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了他的 200幅代表作品。作品展出后,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沙飞的摄影作品数以千升。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反映抗日战争光辉历程的作品,他的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较高的艺术性。他的革命摄影理论和实践,为新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时代的沙飞 ,爱好文学、电影、绘画、木刻,尤其喜爱摄影。 1936年 10月 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上,他亲耳聆听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木刻家的教诲。鲁迅先生炯炯有神的目光和微笑的面容 ,以…  相似文献   

14.
散木 《党史博览》2007,(3):24-25
长期以来,《鲁迅全集》是书店里的常销图书,而《鲁迅全集》每一次的新版也都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最新一版的《鲁迅全集》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力推出的,尽管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毕竟是综合了最新的收集和考究成果.这倒又让人想起第一版《鲁迅全集》出版时的情形,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当年第一版《鲁迅全集》竟是由一家"地下"和"民间"的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  相似文献   

15.
巩琳萌 《前线》2015,(3):92
本刊讯全新改版的前线网于2015年3月1日正式上线。3月1日上午,前线网改版上线仪式在京举办,市主管部门、首都部分高校相关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代表出席。发布会现场,前线网与多所高校签订《首都高校理论传播教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传播。前线网由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主办,创立于1999年。新版前线网以"站在思想理论的最前线"为办网宗旨,以广大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为主  相似文献   

16.
前线怎么办     
《前线》2018,(12)
正今年是《前线》创刊60周年。60年前,首任主编邓拓奉北京市委之命,用"站在革命和建设最前线"的豪情,创办《前线》杂志。60年来,《前线》坚持开门办刊、理论立刊,为党的创新理论和首都改革发展鼓与呼,书写了不凡的历史。现在,社会的技术条件、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受众需  相似文献   

17.
正8月20日,历经三个月拍摄的电影《极度危机》,在贵州都匀杀青。电影《极度危机》取材于80年前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暨贵州黔大毕革命根据地的史实,主人公李菁菁是野战部队医院的一名小护士,爱人贺湘云奋斗在前线杀敌,她奔走于后方救人。"《极度危机》是一部彰显忠诚、信仰与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电影。我们创新性地在红色影片中植入了蒙太奇表现手法。"担任编剧的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透露。早在12年前,同样以长征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就在央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邓拓这个名字都是《前线》杂志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一面旗帜。从1958年到1966年的8年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同志兼任市委机关刊物《前线》的主编,在他的带领下,《前线》杂志成果辉煌,其中以邓拓、吴晗、廖沫沙为主笔的杂文栏目“三家村札记”曾在全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今年适逢邓拓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我们刊发三位当年在《前线》杂志与邓拓同志共同工作过的老编辑的回忆文章,以缅怀邓拓同志并向他学习,在新的形势下开创《前线》杂志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春梅 《党史纵横》2014,(7):51-53
正她女扮男装从军、九死一生,因英勇的表现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著名战斗故事片《战火中的青春》就是以她的故事为原型拍摄。她就是郭俊卿,一个当代的"花木兰"。女扮男装1930年,郭俊卿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乡北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20.
巩琳萌 《前线》2015,(2):79
2015年北京两会报道,前线杂志社首次组成全媒体矩阵,在《前线》杂志推出专题深度报道的同时,综合运用前线网、前线手机报、前线电子刊、前线视频、前线微信公众账号等新媒体报道手段,全角度呈现会议盛况。前线杂志社首次实现全媒体要素总出动,采编部门"十八般武艺齐上阵"。社长、总编辑亲自部署,成立涵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编部门在内的两会报道组,精心制定刊网一体的两会报道方案。《前线》杂志刊载两会专题深度报道;前线网从1月21日起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