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秦位强 《党史文苑》2006,1(4):38-41
许继慎,英勇善战、才华出众,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红一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由于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杰出才能并始终坚持正道直行,周恩来赞许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徐向前称颂他为鄂豫皖红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连张国焘也在<我的回忆>中写到许继慎"是一个才华毕露的人,爱谈政治","对鄂豫皖边区军事上有过很大的贡献";他是中央军委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六位军事家之一.  相似文献   

2.
徐向前和徐海东交往时,徐海东十分敬佩这位红军总指挥,徐向前则说:“黄埔的大门,进也好,不进也罢,你没入黄埔还少加入一个党呢!” 1929年,徐向前来到鄂豫皖苏区后,先后担任了红军的代理师长、参谋长和副军长等职务。他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得敌人失魂落魄,使之一听到徐向前的名字,就常常吓得夜不成眠。仅两年多的时间,他领导的部队从几百人发展到几千人,他也成为红四军军长。但红军战士中不少新同志还不认识这位使敌人闻风丧胆的徐军长呢。 一天,徐向前路过红军十三师三十八团驻地,顺便想去看看团长徐海东,不巧团的干部都不在家。只有一个小战士抱着扫帚在扫院子。 徐向前问他:“这是三十八团团部吗?”  相似文献   

3.
曾中生,1900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四期生。从1930年11月至1931年5月,先后担任鄂豫皖边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鄂豫皖分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中共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1935年8月中旬,被张国焘派人用绳索勒杀于四川卓克基北面密林中。在被张国焘关押期间,撰写了《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等多篇军事著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平反昭雪。1984年被中共中央军委确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蔡申熙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中先后任营长、团长。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30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同年10月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担任军长,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任红4军第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军委副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1932年7月任红25军军长,同年10月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不满27岁。徐向前元帅高度评价他:"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他的牺牲,是红四方面军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鄂豫皖老区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徐向前大战双桥镇、活捉“老上司”岳维峻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0年代初期,当时,徐向前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转战在鄂豫皖边区。 1930年10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刚刚结束,蒋介石便迫不及待地调兵遣将,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鄂豫皖地区,蒋介石共投入了7个师又4个旅,兵力不下10万人,并任命国民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为总指挥。那气势汹汹的样子,真可谓是“黑云压城  相似文献   

6.
正许继慎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是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在北伐战争中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第2营营长、第25师73团参谋长、第11军第24师72团团长等职,在战斗中多次身负重伤,屡立战功。1930年春,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参与整编鄂豫皖边武装力量,领导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周恩来称赞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他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  相似文献   

7.
许继慎,英勇善战、才华出众,是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红一军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由于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杰出才能并始终坚持正道直行,周恩来赞许他“政治上很强,很能打仗,把叶挺独立团的战斗作风带到了红四方面军”;徐向前称颂他为鄂豫皖红军做出  相似文献   

8.
1929年6月至1932年1月,中央军委派徐向前前往鄂豫皖苏区。在鄂豫皖苏区,他先后担任红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等职。在苏区反"围剿"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徐向前与时任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事主席的曾中生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相似文献   

9.
正曾中生是中央军委确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有留苏经历,担任过中央军委委员、南京市委书记等职。六届三中全会后,他被中央派到鄂豫皖苏区,先后担任鄂豫皖苏区特委书记、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军政治委员等职务,长期扎根于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为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川陕根据地期间,曾中生担任川陕省委委员、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为川陕苏区和红  相似文献   

10.
开国上将王新亭(1908~1984),湖北省孝感县王家岗村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1930年8月,由于不堪忍受家乡的反动压迫,他毅然参加了鄂豫皖红一军,结缘开国元帅徐向前(1901—1990)。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岁月里,王新亭都曾经在徐向前的领导下战斗、工作,  相似文献   

11.
夏明星 《党史纵览》2014,(11):13-18
正开国上将王新亭(1908-1984),湖北省孝感县王家岗村人,少年时代当过店员。1930年8月,由于不堪忍受反动压迫,他毅然参加了鄂豫皖红一军,结识了徐向前。之后,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和平岁月里,王新亭都曾经在徐向前的领导下战斗、工作,两人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战友之歌。叶家墩子之战,徐向前牢牢记住了自己麾下的这位连队政治指导员  相似文献   

12.
孟红 《党史纵览》2008,(9):32-34
1931年,张国焘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鄂豫皖苏区,担任了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个时候徐向前正担任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作为红四方面军中的高层领导成员,张国焘与徐向前“搭档”数年,直至长征中,两人的关系到了命运转折的关节点上。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  相似文献   

13.
林彪用兵     
1989年11月30日,解放军报刊登了一篇引人关注的文章——《中央军委确定33位军事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名列其中》。文章写道:在史诗般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涌现出多少运筹帷幄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经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冠以“军事家”的评语,载入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物分册》。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有8位军事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  相似文献   

14.
正刘志丹(1903—1936),名景桂,字子丹、志丹,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总指挥、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北路军总指挥、第二十八军军长等职。1936年4月红军东征中,刘志丹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今属柳林县)英勇牺牲。刘志丹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中国大地处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的杰出军事指挥员灿若群星,然而1989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军事家的只有36人,这其中就包括英年早逝的红军高级指挥员蔡申熙.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他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善于跟敌人周旋,善于打游击战,是世界上游击战争顶尖级的高手. 毛泽东打游击战的一个战法,就是强敌跟追下用盘旋式打圈子的法子.《毛泽东选集》中两次写到这个法子.一次是1930年1月5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中,转述1929年4月5日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给中央信上所...  相似文献   

17.
<正>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召开,由此王明"左"倾路线统治了党中央。当年4月,王明中央派出的中央代表张国焘、陈昌浩从上海来到鄂豫皖苏区中心——河南光山县新集(今河南新县),两人在第二次反"围剿"前线见到了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鄂豫皖军事委员会主席曾中生、红4军军长旷继勋和军参谋长徐向前。5月,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战斗还没有结束,张国焘就召开会议传达王明中央决定:撤销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鄂豫皖省委和鄂豫皖军事委员会。9月中旬,陈昌浩到达红4军军部,接任军政  相似文献   

18.
谢浩 《党史博采》2020,(4):26-30
刘志丹,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参加过北伐战争,领导了渭(南)华(县)起义,先后担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1931年10月,刘志丹与谢子长等领导开辟陕甘边苏区。1936年他率部参加东征,4月14日在山西中阳三交镇战斗中牺牲。  相似文献   

19.
正"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太行山,山山俯首迎忠骨;长江水、嘉陵水、黄河水、滹沱水,水水扬波拜英灵。"这句话是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将帅专题展里,关于徐向前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徐向前革命生涯的重要"见证者",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和太行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也凝聚了徐向前的一片深情。大别山是徐向前初显军事才能的"训练场"和孕育他与战友、伉俪的革命情  相似文献   

20.
<正>提起曾中生,尽管他曾是鄂豫皖苏区和红军的最高领导人,但许多人未必熟知。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里盛赞这位战友:"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忠诚,待人诚恳,才思敏捷,浑身充满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力量"。临危受命,"飘忽"歼敌1925年,曾中生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六大后,他到中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