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43年2月,苏联情报人员鲍尔沙科夫从重庆发给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一份电报,其中写道:“季米特洛夫同志:我们从重庆得到消息,情报机关头子戴笠掌握了中共和第十八集团军在重庆代表的电台工作暗号、密码和发报时间……所有中共电台的位置均已被戴笠的机关查到了,电报被截获和破译。”这份电报,从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双方围绕红岩村展开的激烈密码战。  相似文献   

2.
1940年初春,在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发现了~个共产党的“红色电台”。共产党人利用军统的电台、密码搜集情报,甚至直接向延安发报。蒋介丑闻讯,十分震惊,大骂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戴笠亦十分惊恐,军统的电台是自己亲自布置的,人员也是自己亲自派的,难道共产党的势力已经潜伏到了军统内部?的确,这个“红色电台”的成员是由中共南方局安插的,为首的还是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张露萍。南方局交给张露萍的任务是:领导在军统局电讯处的张蔚林等地下党员,成立中共特别支部;与南方局军事组直接联系,负责传递情报;待机在军统特务机关内…  相似文献   

3.
张露萍,活跃在重庆国民党军统电讯总台里的中共特支书记。她带领支部成员在敌人的心脏秘密建立电台,源源不断地为中共中央和南方局传递情报,成为戴笠特工生涯的最大败笔。被捕后,张露萍在年仅24岁的花样年华之际,  相似文献   

4.
季米特洛夫曾任共产国际总书记并直接负责处理中国事务,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关系密切。中共对蒋方针在统战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三次重要转变:从最初的"反蒋抗日"转到"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之初又短暂转向"除蒋抗日",继而再转为"联蒋抗日"。季米特洛夫在其中发挥过重要影响。中共一方面积极参考了季米特洛夫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自身也大有创见。他在指导中共统战方面存在一定的左右偏向问题,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1938年8月初,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中共中央内部应支持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王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应争当领袖".季米特洛夫的这一指示实际上表明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中共领袖人选的态度.那么,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为什么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为中共领袖,而放弃曾经一度看好的王明呢?  相似文献   

6.
<正>电视剧《潜伏》,结尾有一段电台呼叫:农夫呼叫深海……这个农夫,就是中共情报首脑李克农。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整个中国都处于无休无止的战乱和纷争中。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克农和戴笠,这两个分属于敌对状态的国共两党秘密战线的领军人物,进行激烈角逐在所难免……李克农完胜戴笠,是举世公认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在蒋介石的反共方针下,始终把中共驻重庆机关和工作人员作为侦察、控制的迫害对象。在重庆参与这一阴谋活动的特务机关计有:军统局、军统局重庆特区(简称渝特区)、军统局控制下的重庆卫戍司令部稽查处(简称稽查处)、军委会办公厅特检处(简称特检处)、军委会运输统制局监察处和重庆市警察局侦缉大队(刑警处)。中统局及其所属的中统局重庆实验区。宪兵司令部警务处及所属的直属特高组。被特务包围、监视的中共驻渝机关主要是:化龙桥、小龙坎地区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曾家岩、上清寺地区的中共中…  相似文献   

8.
1935年6月,长征中的红一、四方面军会师。7月,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9月,张国焘执意率部南下,10月,公然宣布另立"中央"。毛泽东巧妙应对,率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却因密码留在张国焘手上,导致中共中央与红二、六军团失去联系。半年后,在湘鄂川黔苏区的红二、六军团领导人贺龙和任弼时接到中共中央的明码电报。为了核实电报的真实性,贺龙和任弼时用密码复核。结果,复核电报落到了张国  相似文献   

9.
被称作“世界共产党”的第三国际突然解散了。自由世界弹冠相庆,欣喜若狂。蒋介石立即制定了“招降中共”的方案。特务头子戴笠也突发奇想:“派员赴延安谈判,并叫中共负责人毛泽东来渝。”他竟然想要把连蒋介石也“请”不到的毛泽东“叫”到重庆来! 这一回蒋介石又打错了算盘。  相似文献   

10.
正解放前中共曾在雅安秘密架设了一部电台,这部秘密电台的负责人,就是前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副署长王少春,其夫人秦惠芳就是这部电台的译电员。接受重任1942年6月的一天,夜深人静,在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的办公室,王少春聆听着周恩来介绍国民党川康地方实力人物刘文辉的情况和中央决定派人去搞统战工作的意图。周恩来亲切地说:"二哥(王少春排行第二,年龄又大,故老同志  相似文献   

11.
方园 《党史纵横》2014,(1):32-34
正他被敌人称为"中共秘密警察头子"、"中共大特务"、"中共高度危险分子"。因为他是保卫中共中央、巩固革命政权和革命根据地、镇压反革命分子、搜集情报、打击敌特的专家,以至于当他的死对头、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暴毙后,他成了军统最大的怀疑对象,并被确定为报复首选目标。最终,他不幸死于飞机失事。这个为军统特务恨之入骨的人叫邓发,原名邓元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发当选为中央委员;六  相似文献   

12.
1 1936年12月12日上午,陕北保安中共中央军委机要科,忽然收到从西安发来的密电: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部队扣起来了……周恩来看了西安发来的捉蒋电报后,异常激动,立即走到毛泽东办公室;毛泽东也万分兴奋,他也刚刚看过同一内容的电报。  相似文献   

13.
1938年12月间,龙飞虎随同周恩来来到重庆。重庆当时是国民党政府的陪都,南京沦陷后,国民党政府就迁到了重庆。这时,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也在这里成立,设在红岩村。周恩来公开的身份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党内职务是中共中央副主席兼中共南方局书记。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周恩来来到重庆后,住在曾家岩一座小楼里,办公也在这里,当时被称为“周公馆”。周公馆的里外环境都是经过国民党当局苦心安排的。小楼座落在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公馆侧面的一条胡同里,周公馆人员上下汽车都得徒步走过这条狭窄的胡同。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览》2001,(4):55
1941年3月14日凌晨,刘厚总枪杀项英、周子昆、黄诚(负重伤未死)于泾县赤坑山蜜蜂洞内,慌慌张张地取走项英身上携带的金条、手枪,转身逃往山下投敌。 几天后,刘厚总怀着升官发财的梦想被送到了陪都重庆。 在重庆,戴笠派人对刘实行“保护”,名为保护,实际是监视。刘整天无事,义不能外出,只有同戴笠手下一帮喽罗混在一起搓麻将打牌,吃了睡,睡了吃,等着蒋介石接见。 其实,刘厚总来重庆后不久,戴笠曾将刘厚总的事向蒋介石提起过,蒋介石听了后,板着脸,沉默了一阵摇了摇头说:“雨农呀!你想想一个不忠实于共产党的人,能忠实于我们国民党吗?!”戴笠一听主子说出这样的话,心里便明白了,忙信服地点头赞同:“校长说的极是,此人现在对我们没有什么用处了,我看就杀了他吧!”蒋介石没有作声,良久,摇了摇头:“那不好,还是交给你废物利用一下吧。”戴笠一听,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领导机关迁移到延安之后,当时代表中共中央政冶局的电报末尾常署"洛恩博泽"4字,这是四大常委名字的简写。即洛甫、周恩来、博古、毛泽东。其中的"洛甫"、"博古"都用的是化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国共合作抗战实现后,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对中共统一战线工作继续进行了较多论述、指导和帮助,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发出过重要政策指示和建议,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实践运用。季米特洛夫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长期维持和发展看作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将其置于共产国际当时关于中国政治问题的首要地位。他多次预估到国民党内的反共投降危险,提出的诸多政策性看法和建议对中共采取正确应对策略,回击国民党内部反共投降派,维护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历史紧要关头,他力避抗战统一战线破裂,中共对其意见和建议择善而施,对维系并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季米特洛夫在莫斯科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性建议和指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警钟长鸣     
<正>某市公安局民警遗失密码电报2014年6月,某市公安局技侦支队综合处民警常某到市公安局反恐支队领取两份密码电报。当常某准备驾车离开时,手机铃声响起,他一边接电话,一边将密码电报随手放在了车辆后备箱上。接完电话后,常某忘记拿走放在后备箱上的文件,便驾车回家,造成密码电报丢失。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常某行政记过处分。  相似文献   

18.
郑巍宁 《党史文苑》2012,(23):48-50
长征期间,红军经常被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却从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由于红军在长征中的"密码脑袋(即密码电台侦听破译工作)"的巨大贡献。1976年秋,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谈到情报工作时说:"红军之所以敢于在云贵川湘几个老军阀的防区内穿插往返,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我们在龙云、王家烈、刘湘、何键的内部安插了我们的人,并且破译了他们的密码。"彭德怀也说过,长征"凭着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和出色的侦察工作,才免于全军覆没而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19.
和大多数黄埔名将不同,戴笠不是通过率军打仗、屡建战功而获得声名的,他发迹于搞情报。戴笠被人期望的全部威力,似乎全来自于他高超的情报能力,以及无处不在的情报网络。抗战后期,由戴笠主持的"中美合作所"更是臭名昭著。有人说他是"中国的希姆莱",称他统治的军统为"无辜者的魔窟"。的确,在国共战场上,戴笠满手血腥,然而在攸关民族大义的抗战时期,他亦有不少正义之举,并被许多国民党人描述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关,在领导和推动东北地区革命斗争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探究其称谓的由来,对于全面、精细研究中共东北地方历史、中共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满洲"一词源于菩萨定于族名为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北三省中共地方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关被称为"中共满洲省委"?首先要搞清楚"满洲"一词的来源及其本意。"满洲"一词,原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