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至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全盘否定资本主义,主观地割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联系,否认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因此他们的理想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20世纪的社会主义者为了抵制资本主义的侵蚀,拒绝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但又急于赶超资本主义,因此也曾空想萌动.尽管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但在"两制"关系上的认识误区,使它们都陷入了空想的怪圈.只有正确认识"两制"关系,科学设定过渡时期,大胆利用资本主义,才能彻底告别空想,使社会主义始终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相似文献   

2.
电影《阿凡达》与勒古恩的小说《世界的词语是森林》在主题和情节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两部看似都作为“生态乌托邦”虚构的作品其实在文化观念上迥然相异。前者是一个为追求极致愉悦的视听体验而创造的白日梦幻想,一个乌托邦幻象;后者则是一部以实验生态学方式展开的思想实验,一个真正具有现实批判维度的“生态乌托邦”。两部作品的对照使我们反思生态批评的价值标准与批评方法,生态批评应该在充分尊重作品审美肌质的基础上,通过作品研究检省现存文化意识中的生态偏见并对生态文化的具体内涵及实践路径展开探寻。  相似文献   

3.
徐迟与梭罗《瓦尔登湖》之间的情缘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徐迟初译和复译《瓦尔登湖》的时间跨度极大,其间先后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1980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徐迟对梭罗《瓦尔登湖》的翻译认知,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再次肯定的历程,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徐迟对梭罗和《瓦尔登湖》的态度之所以出现阴阳两重天的巨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是在政治和个人双重因素的制约下,译者对作者和原作本身的体悟有所变动。到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后,晚年的徐迟对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的欣赏依旧,但更多时候徐迟是在借梭罗和《瓦尔登湖》来巧妙地剖白心迹,进行自我言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科技发展迅速,科技异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愈烈。作为当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以积极的态度突破传统的批判思维,凸显文化的当代特征,从高雅到低俗、乌托邦到单向度、精神层面到物质享受三个方面对后现代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伊格尔顿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市场社会主义是国外一个多世纪以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成果,是由经济体制或模式逐步转向政治思潮与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革。其理论渊源是自由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大辩论,伴随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再到实践的发展进程,市场社会主义经历了理论萌芽、理论分野、理论成熟、理论重构,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6.
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或精神资源,其价值在于对现实的超越性批判;现代性,一方面促进了人的解放和社会发展,但同时也使人陷入工具理性的深渊,导致人的异化和现代性分裂的危险。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出了现代性与乌托邦二元对立的误区,把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相联系,不仅实现了对现代性和乌托邦精神的双重超越,更将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西方犯罪学史展示了人类对犯罪认识的变化过程和斗争状况,为人类同犯罪作斗争提供了历史经验与启示,向人类传播了犯罪学领域的丰富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西方犯罪学史的阶段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犯罪研究有一个长期的过去来划分,可分为报复、威吓、博爱、科学四个时代;另一种是根据犯罪学有一个短期的历史,即其学科萌芽、形成、创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按学派年代先后来划分,可分为以18世纪的古典犯罪学派为代表的历史阶段、以19世纪的实证犯罪学派为代表的历史阶段和以20世纪的现代犯罪学派为代表的历史阶段等等。  相似文献   

8.
爱情主题是中国20世纪女性诗歌创作的第一主题。从20世纪新诗草创时期到世纪后期,女性爱情诗创作从对爱的理性呼唤到情爱的温和抒唱,进而深入到对性爱的神秘探索,直至超越本能的疯狂,实现创造生命本质意义哲学深思,20世纪女性诗歌中最终产生的创作生命的“伟大的疲倦”的雕像,隐示着她们实现本真又超越性爱后的庄严与美丽。这种“人类的思想”正是20世纪女性爱情诗歌的最高境界,它为女性诗歌中这个永恒的话题完成了最美、最神秘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大村西崖先生与中日美术书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大村西崖先生倾二十多年的精力和心血,致力于中国美术作品与书籍的研究、编辑出版与传播,其研究范围和完成的工作量可谓惊人,其规模数量及质量在19到20世纪之交的日本国内堪称第一,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大众文化的流行颠履了经典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时尚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闲暇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展闲暇教育,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以来出现了不同于19世纪单方面人道主义干涉的干涉行动,即以安理会为主导的联合国人道主义干涉,其合法性依据主要在于对宪章第39条的合理解释,其在实践中面临的安理会授权难题也可以通过安理会改革的方式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在20世纪90年世界上第三波民主化潮流的影响,初步实现了由独裁政体向民主政体过渡。20世纪70年代美国、台湾和大陆学者主要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台湾政治体制转型的原因。影响台湾政治体制转型的因素众多,其中媒体对台湾政体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50-80年代出现的政论性杂志在台湾实行"报禁"下如何与当时实行独裁统治的国民党相对抗,并对给以总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科技进步是科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科技法律对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表现在科技法能为科技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的机制,制约政府的短期行为,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法的这种作用也为15至18世纪中国与西欧科技立法的反差导致科技优势的逆转、19世纪荷兰专利法"立、废、立"的经验教训、20世纪韩国与美国的科技立法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等例所证明.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国际青年权利法建立在国际社会关于青年权利的决议、声明、文献等基础之上。它自12世纪开始萌芽,20世纪以来特别是国际联盟及联合国成立以后关于青年问题的一系列决议使之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当今时代,国际青年权利包括青年的教育、健康、就业、参与等方面。这些是全球青年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各国和国际社会应该保护和推动解决的当今时代青年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5.
李普赛特认为民主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有赖于认同、价值等社会心理因素为其提供合法性支撑,有赖于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充分互动。后发国家的外生性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异常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既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经济高速发展,亦有赖于基于共同价值和认同的政治文化作为支撑,还需要在“强国家-强社会”结构的互动中实现多元主体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否定与再考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的国际法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涉在 19世纪末已经成为习惯国际法 ,另外一些国际法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即使认为人道主义干涉曾经是习惯国际法 ,它也已经在 2 0世纪被国际法确定为非法。但是 ,由于 2 0世纪的国际法对于解决发生于国家内部的严重人道主义问题没有给出积极的规范 ,因而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问题在国际法学界依然争论不休。19世纪式的人道主义干涉极易被强权国家所利用 ,不应当使其合法化 ;而发生在国家内部的严重人道主义问题又需要采取必要的人道主义行动。因此 ,人道主义干涉是国际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 ,正确的方向应当是进一步完善安理会采取人道主义干涉行动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尽管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被一直作为国内问题处理,如今却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问题之一.在过去的30年里,一个庞大、多样的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系统正逐步形成,并在国内政府、跨国组织机构和国际环境协定的谈判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理念、形式、结构和方法策略,其完成确立目标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有力地促成了国际市民化社会的形成,对变革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思维范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全球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将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内的国内事务,其解决需要我们用新的视野和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对待.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行政学发展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整个 2 0世纪中 ,威尔逊和马克斯·韦伯等人为行政学所做出的奠基性工作得到了发扬光大。但是 ,决不应当把行政学的这一发展理解成范式革命。 2 0世纪行政学的发展是这个学科的自我成长过程 ,作为一门科学 ,它尚未完全走向成熟。所以 ,不存在着所谓范式革命。真正的范式革命 ,将是行政学这门学科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棕色地块(brownfield)主要指市区大量被废弃的、闲置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商业废弃物场址。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开发商不顾城市棕色地块的种种优势转向对市郊“绿色地块”的投资,出现了极具讽刺意味的的“棕色地块效应”。导致该效应的原因是严格的责任条款、高昂的整治费用、不确定的整治标准与较长时间的延误。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先后制定了三部法律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进行应对,取得极为显著的效果。为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中解决城市污染与振兴城市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学说被辗转介绍到中国,从《西国近事汇编》、《万国公报》的大量译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科学社会主义才在中国传播开来,乃至成为时代的主流。本文分三个部分,就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足迹作一历史考察,以期让世人了解社会主义学说如何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