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位参加者,国内出席者13人,还有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15人中,14人的履历、照片和人生故事,都一清二楚,唯有尼克尔斯基,成了一个谜团,几乎无人知晓他的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2):116-117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位参加者,国内出席者13人,另有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15人中,14人的履历、照片和生平都一清二楚,唯有尼克尔斯基,长久以来一直是个谜团,几乎无人知晓他的模样和生平。因此,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在介绍15位出席者的版面中,  相似文献   

3.
中共一大共有15位参加者,国内出席者13人,还有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他们是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相似文献   

4.
中共“一大”召开时,有两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马林的活动已有大量记载,而尼克尔斯基参加中共“一大”工作的情况,则在过去很少提到。1957年栖梧老人(即包惠僧)发表了他著名的回忆文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见闻》。在这篇回忆录中,  相似文献   

5.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位参加者,国内出席者13人,还有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相似文献   

6.
出席中共一大的尼克尔斯基是何许人,一直是个谜。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历史学博士卡尔图诺娃在《远东问题》杂志1989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披露了她查实的一些情况并对尼克尔斯基其人提出了倾向性看法。她认为,“尼克尔斯基由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往中国,在与远东书记处工作人员通信中化名瓦西里和瓦西里耶夫”。尼克尔斯基“在上海逗留时间是从1921年6月3日到同年12月”,担负的任务是“同马林一起帮助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筹备和举行中共一大。此外他还受托履行赤色职工国际(更确切地说是在赤塔设有分会的国际工会联合会)代表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凡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十分清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人,其中国内同志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及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相似文献   

8.
《党史天地》2007,(10):F0002-F0002,F0003-F0004
一大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8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3人:李汉俊、李达、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寻找中共一大“第十五人”照片的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凡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十分清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人,其中国内同志13人,共产国际代表2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及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共一大参加者尼克尔斯基的研究虽然有新的突破。但是,限于资料等制约,有关尼克尔斯基来华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具体职务,以及他何以出席中共一大等,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以澄清。本文就上述问题加以探讨,同时兼论谁是中共一大的发起建议者。  相似文献   

11.
在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5人中,有两位外国人.他们分别是共产国际的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克尔斯基(真实姓名叫弗拉基米尔·阿勃拉莫维奇·涅伊曼).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尼克尔斯基至今仍是一位鲜为人知的神秘人物.  相似文献   

12.
方宁 《党史博采》2011,(7):28-30
1921年7月,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和共产国际执委会代表马林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进程。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长期以来,由于材料的缺失和当事人的误解,人们对尼克尔斯基的情况了解甚少,他与中共创建的关系也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相关档案材料的披露和国内外学者的深入研究,尼克尔斯基对中共创建的影响和贡献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分析和肯定。  相似文献   

13.
一大会场突遭搜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在会上热情致辞,李汉俊、刘仁静任翻译。在开幕会上,代表们具体商讨了大会的议程和任务,一致确定先由各地代表向大会汇报各地区的工作情况,然后讨论和通过党的纲领,制订今后工作计划,最后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7月24日,代表大会举行了第二次会议,由各地代表向大会汇报本地区党团组织的情况。25日、26日,休会两天,用于起草会议文件。代表大会召开以前,虽然(  相似文献   

14.
吴义国 《湘潮》2021,(1):55-55
代表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参加党的一大的是毛泽东和何叔衡。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国内各地的党早期组织和旅日的党早期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这次大会。毛泽东、何叔衡成为参加党的一大的湖南代表,绝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他们追求新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建立湖南(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7,(10)
<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国内各地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会,包括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这次会议。7月30日晚,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  相似文献   

16.
尼克尔斯基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中共创建史的研究中不仅不知道他的模样,连他的生平,甚至他在中共筹建中做了那些工作,或语焉不详,或众说纷纭.80年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发掘,笼罩在尼克尔斯基身上的迷雾逐渐散开,近一两年,更有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最近照片的发现,填补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的空白,也使人们对尼氏有了新的认识.党史专家惊喜地说:这是重大成果!本文将翔实地记叙这一历史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方宁 《福建党史月刊》2011,(9):42-43,45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国际执委会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代表尼克尔斯基参加了大会,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进程。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尼克尔斯基的情况了解甚少,其对中共一大的作用和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会场布置简朴,气氛庄重.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陈独秀与李大钊因事务繁忙,未出席此次会议.7月30日,会场引起敌探的注意,在王会悟(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的建议下,代表们分批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晚上开幕,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选派出13名代表出席。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宅内。会议进行到30日时,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相似文献   

20.
黄黎 《党史博采》2003,(2):30-32
7月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会议.原定议题是由共产国际代表对会议讨论的各种问题发表意见,然后讨论通过党纲和决议.可是,会议开始后不久,一个穿灰色长衫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张目四看.此人叫程子卿,时任法租界巡捕房的政治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