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学者与仕者     
《党建》2013,(6):31-31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荀子·大略》,意思是做学问的人不必都去做官,而为官者必须要学习。学以修身、学以资政、学以经世,两千多年来一直被视作入仕从政者的立身干事之本。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之友》2014,(9):28-28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荀子·大略》 原文: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能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干部成长的永恒主题。荀子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培根曾讲:“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只有学识渊博的人才能通观全局.得以担当重任”。两位思想家的经典名言告诉我们,学习是为政之基、为官之途,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王充闾 《学习月刊》2013,(11):12-13
一个时期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为此,领导干部要养  相似文献   

5.
正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贵州12名领导干部的读书故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对书籍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欧阳修对读书之于个人成长的总结。大到人类社会,小到个体生命,读书之益毋庸置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对党员干部来说,读书是增长才  相似文献   

6.
《荀子》用典颇繁,但直接涉及《周易》者却相对鲜见,后世多因此而忽视荀子与《周易》之间的联系。然而细究荀子对《周易》的看法、荀子引《易》与用典,以及《荀子》与《周易》文本间的思想关联,可知荀子与《周易》的关系并不简单。荀子不仅对《周易》的文句、义理十分精熟,而且时刻融贯《周易》之理以指导修身、立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荀子得益于对《周易》"时"、"中"等核心概念的把握,使得其书成为"圣道"与"易道"兼备的著作,其人亦成为先秦时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位易学大师。  相似文献   

7.
读好书善读书的“三维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大家:“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把读好书修政德当成一种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增才、修身、明志的“三维效应”中为民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相似文献   

8.
经典语录     
正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西汉·司马迁《史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战国·荀子《荀子》)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东汉·班固《汉书》)  相似文献   

9.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按朱熹的解释:"优,有余力也,优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力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优则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这里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仕而优则学",就是说当官的首先要把官做好,有余力者,可及其余--去学习.这样就可以以其所学"资其仕",把官当得更好."学而优则仕",是说学习好就去当官,用实践检验其所学.  相似文献   

10.
正道不虚谈,学求实效。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做到"真学真做真党员"这"三真"效果。现从如何学好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谈谈我的管窥之见。一、真学,学以致用真学,就是不光要把知识学到大脑里,还得把知识运用和体现到实践行动中,要学以致用。这在古人早有佐证,《荀子·儒效》中说道:"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这句话直接  相似文献   

11.
<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抓好这项管党治党的基础性工程,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把"两学一做"坚持不懈抓下去,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一  相似文献   

12.
<正>荀子:推崇"五经"的儒者第一个提出五经备天地万物之道荀子推崇五经。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他认为,学者从学为士到学为圣人,只学习五经就够用了,因为五经已经包含了天地之间的学问。所谓"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毕"是"尽"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的学问尽在这里了。这是从学问  相似文献   

13.
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的名言,它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谁都知道,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一直有广泛的市场。可一旦仕求到,官到手了,很多人就未必像以前那样孜孜不倦地学习了。所以,似乎有先见之明的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专门给为官者开出了一剂药方——仕而优则学。意思是说,从政尚有余力,就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古代官员对学习的态度不同,因而后人对他们的评价也大  相似文献   

14.
荀子入秦     
正荀子是继孟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荀子》一书汇集了荀子及其后学的主要思想言行。荀子出生于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况,字卿,故时人尊称其为"荀卿"。由于史料缺乏,荀子的生卒年于史无考,说法繁多,根据记载推断其大约活跃于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之间。  相似文献   

15.
礼仪漫画     
礼者,敬人也孔子曾说":礼者,敬人也。"可见,礼的本质在于尊重。在当代社会,人际交往应当以尊重为本。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社会。礼者,养也在《荀子·礼论》里曾有论述:"礼者,养也。"它的含义是:学礼、守礼可以内强个人素质,进而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礼者,节之准也荀子在谈到礼的具体内涵时曾强调:"礼者,节之准也。"此话的含义是:礼,就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他的这一定义,至今仍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会提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战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况,传世著作《荀子·王制篇》有言:"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  相似文献   

17.
经典语录     
<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春秋孔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战国孟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先秦荀子)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战国子思)  相似文献   

18.
经典语录     
正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春秋·墨翟《墨子·兼爱中》)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战国·荀况《荀子·成相》)举才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  相似文献   

19.
古人言:“学而优则仕”,这话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片面化、绝对化,但其联袂句:“仕而优则学”,却仍然是当今社会的至理名言。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习是放在第一位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的素质特别是领导者素质的竞争。为政必兴学。要成为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就必须重视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何谓“诌弹”?这恐怕连《辞海》、《辞源》等工具书中也难找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荀子·修身篇》中来理解。 《修身篇》中有关警惕阿谀逢迎的一段话是:“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能正确批评我的人,是我的老师;能正确表扬我的人,是我的朋友;谁来阿谀逢迎,就是在坑害我。荀子对阿谀逢迎者是深恶痛绝的。 古文之“谄”,谓之“巴结”;“谀”者,谓之“行好”。“谄”、“谀”连用,泛指一种阿谀逢迎的恶习,即我们通俗说的“拍马屁”。荀子称它为贼,我们称它为一种精神的糖衣炮弹。若要给它一个型号,“谄弹”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