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2017,(11)
<正>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云南"体育+旅游"产业正迎来发展东风。11月17日,201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首次在云南馆设立的体育旅游馆,是本届旅交会的亮点之一,展示了云南体育和旅游文化融汇发展的成果和趋势。参展单位中,不仅有传统知名旅游企业,还出现了很多"新面孔",涉及健康、户外运动、航空、民族体育、汽车租赁、潜水、遥控模型等领域。"云南体育旅游新玩法令人大饱眼福,这也是全域旅游的重要体现。"参展观众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5,(19)
<正>"休闲+互联网"如何才能像"旅游+互联网"一样,有明确的融合模式和创新理念、有具体的坚持方向与准则呢?休闲专家魏翔、黄璜、鲁开宏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不久的将来,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潮流就要到来了。9月19日至20日,随着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旅游业和互联网这两支当今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显著力量,"将在三大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  相似文献   

3.
<正>旅游产业是一个无边界的产业,在全民旅游时代,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日渐成为发展趋势。伴随着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旅游+"战略,"旅游+"正创造出无限可能,"加"出全域发展新活力。在云南,全省结合自身特色,大胆推进"旅游+"实践探索,"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会展"……一系列新业态搅动云南旅游  相似文献   

4.
"可以在冬奥科技场馆园区内部署5G车联网路侧基础设施,探索无人驾驶示范应用.同时要抓住北京冬奥会契机,进一步推动5G+8K+VR智能技术向电竞、网络教育、可视化实验室等在内的诸多场景延伸和拓展."在北京市政协"打造新场景建设项目,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协商恳谈会上,台盟朝阳区工委副主委、中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雪飞的发言,令人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5.
<正>文山是一个以壮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边疆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富集,近年来,该州积极发展"旅游+民族文化"模式,着力将民族文化优势和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提速,打造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的新高地。"十二五"以来,文山州以构建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的旅游集散中心和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着力将旅游  相似文献   

6.
探索“农业+文化+生态旅游”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发展"农业+文化+生态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还存在着个别基层政府管理不到位、生态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旅游项目无特色等问题。对此,应发挥政府职能,强化管理意识;科学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养;挖掘和凸显地域特色,提升旅游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调研背景我国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国。如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入融合,在互动共赢中将两者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8,(23)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期,根据《江苏省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省政府组成部门,在某种意义上是"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10月22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告成立。这对今后推动江苏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当前,全省上下树立文化、旅游"一盘棋"的思想,力争以文化充实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宣传、推动旅游发展,以旅游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繁荣,致力满足人民群  相似文献   

9.
《前进》2019,(4)
正沁源县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县,也是连续20年的全国文化先进县。近年来,沁源围绕"文化+旅游"做文章,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体制改革,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走出一条"兴文、尚旅"发展路径,沁源也由此成为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好山西声音、塑造好山西形象一张重要的"文化旅游牌"。兴文提升绿色发展品位沁源县把振兴县域文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战略重点,以传承弘扬、挖掘巩固全县的特色文化为重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江北区以首个国家级农村产业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提出"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产业与商业、农业、文化、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姚江农业公园、荪湖特色小镇和宁波音乐港等景区建设,同时,通过举办"森田蓝莓采摘节""鞍山乡村集市""宁波国际樱花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江北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名誉度。今年一季度,江北区共接  相似文献   

11.
韩子睿 《群众》2013,(10):18-19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已成为当前江苏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一、互动融合:"文化+科技"催生新型业态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  相似文献   

12.
最近,杭州市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2+8"消费新模式。"2"即农民和农民工两大消费群体,"8"即住房、汽车、旅游、通信、商贸和文化、健身、网络八大消费热点。通过构建"2+8"消费新模式,拉内需、促增长,力争使  相似文献   

13.
正亮点构建大旅游产业链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长寿市"等金字招牌,贺州市充分发挥优质的旅游、生态资源和长寿品牌优势,以"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改革试点示范工作为契机,以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姑婆山森林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区等建设为重点,构建观光与生态、休闲、体育、养生结合,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融合的大  相似文献   

14.
王成 《前进》2017,(6):45-47
<正>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业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变革。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晋中成为全省首家入选地级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晋中文化旅游步入了转型升级快车道。一、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是推动晋中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首先,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扶贫先扶志(智),探索广西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向全社会传递了"要富口袋须先富脑袋"新理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广西积极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探索打造的"非遗+扶贫""非遗+旅游""非遗+产业"模式,在带动群众摘贫帽奔小康中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效,同时探索了广西乡村振兴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新时代政府创新治理与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与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推动政务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发展为出发点,指出"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分析其对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实践价值,并结合实际对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一、准格尔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挑战(一)从政策层面看。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了多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推动。据统计,仅2013年以来国务院就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等涉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近10项。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也明确提出,"把我区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18.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音乐、舞蹈、体育为一体,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从旅游业的角度,本文从少数民族体育具有的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的必要性,论述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对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并分析了对其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19)
正未来,荥经将通过规划布局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核心和文化符号的文旅融合发展,以及以中国黑砂城为核心和文化符号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川西高品质休闲的"小县优城"。作为一种新型业态,休闲产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诸多领域关联,是极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专访时,中共荥经县委书记李蓉表示,荥经县抢抓四川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机遇,大力推动文旅发展,在"健康游、安逸耍、国际范"的品质休闲产业上始终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简称"文化十二五规划")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发展关系到国际旅游岛公民素质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关系到国际旅游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进程和前途命运。用文化引领、支撑和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十二五"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