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讯荟萃     
<正>一季度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增速位次比上月有所回升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54.84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85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长14.7%,居省辖市第11位。其中,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41万元,增长38.5%;县市区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4.44亿元,增长6.8%。(公报编辑部)我市召开经济运行会议安排部署下步工作3月26日,我市召开全市经济运行会议,会上,市长程志明动员全市上下:一是认清严峻形势,增强危机感。二是研究经济运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短讯荟萃     
<正>前8个月全市财政收支稳步增长1-8月,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57亿元,增长14.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4亿元,增长12.8%,收入规模居全省第4位;税收收入完成74亿元,增长11.1%,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7%。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50.6亿元,增长13%,支出规模居全省第2位。(市财政局)前8个月我市投资施工项目增速逐月加快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我市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498.73万亩,总产达到108.66亿斤,比上年增加6.11%全市粮食总产实现了"十二连增"。11月26日,市农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我市粮食生产的有关情况。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市年投入涉农项目资金达到70亿元左右。2015年,全市年落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步入全区前列。2007年,全市GDP实现1150亿元,人均GDP超过l万美元,财政收入从"十五"初期的15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率先在全区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加快文化大市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国文化先进旗4个,自治区级文化先进旗1个,全国文化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5.
嘉兴是浙江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近年来,该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2003年全市实现GDP 8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人均GDP达到25720元,按当年基准汇率计算达到3107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92.7亿元,增长2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2亿元,增长37.8%。全市合同利用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为20.96亿美元和7.98亿美元,分别居全省第2位、第3位,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42个。全市进出口总额达57.1亿美元,其中出口36.2亿美元,分别增长54.6%和42%,外资依存度达55.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8亿元,居全省第4位,增长38.7%。全…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日前,我市2016年新农合筹资工作开始,年度全市参合人员个人筹资标准提高至120元。我市2015年新农合人均筹资达到47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380元,农民个人筹资90元。全市共筹集新农合基金38.75亿元。2015年参合人数达824.54万人,参合率达99.71%。截至2015年8月底,累计补偿合作医疗基金近23亿元,其中,大病住院补偿17亿元,门诊补偿5.8亿元。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民1245.72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69.25万人次,门诊补偿1176.47万人次。  相似文献   

7.
正一、秀山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概况(一)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近年来,秀山持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2009-2013年,全县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89亿元,年均增幅达87.2%,其中投资2.76亿元用于新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站等"四馆一站"建设,共计建筑面积4.3万平米,截至2014年底,全县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建筑面积874.3平米,居全市第六位。  相似文献   

8.
短讯荟萃     
<正>1-4月份全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1-4月,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9.5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亿元,增长8.5%,收入规模居全省第3位;税收收入完成35.3亿元,下降2.7%,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8%。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3.5亿元,增长12.5%,支出规模居全省第3位。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现状近年来,我市实现了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资金渠道由封闭到开放,投资管理由直接到间接,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崭新投融资格局,促进了我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据统计,1998-2003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9亿元,年均增长53.69%。其中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105 亿元,财政收入也首次突破3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江阴市是位于长江三角洲内的一个县级市,全市面积983平方公里,人口115万。2002年,全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10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45.09亿元,工业经济总量突破1千亿元,在全国新一轮百强县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评比中,名列第三。一个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和千分之一人口的县级市,却创造了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我国最具活力、最能显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魅力的一片热土。  相似文献   

11.
短讯荟萃     
<正>20 13年全市财政收支实现新突破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04.5亿元,增长1 2.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3.6亿元,增长19.3%,总量居全省第4位;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25亿元,增长10%,比上年增加40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2.4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2.
短讯荟萃     
<正>1—8月份全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次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1647.37亿元,增长16.3%,增速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0.61亿元,增长1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市统计局)我市7镇入围省首批重点镇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我市7个镇入围全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根据《方案》精神,纳入全省第一批  相似文献   

13.
短讯荟萃     
<正>2014年全市财政金融运行平稳惠民支出稳定增长,金融信贷运行稳健。2014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34亿元,增长14.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51.36亿元,增长8.6%。其中,教育支出96.81亿元,同比增长7.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1.79亿元,同比增长11.4%。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56.78亿元,比年初增加280.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52.53亿元,比年初增加226.34亿元。(市统计局)我市农产品出口创新高去年我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8.7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31.8%,农产品出口额创历史新高,居全省首位。在众多出口的农产品中,以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表现抢眼,出口达4.6万吨、货值6.5亿美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36.6%和32.7%。去  相似文献   

14.
刘建国 《群众》2007,(6):18-18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沿江开发战略机遇,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与江阴市进行跨江联动,在诸多领域谋求互利共赢,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2006年,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投入20亿元,商业流通经营3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亿元、利税1.2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联动开发以来,靖江全市经济社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靖江市财政收入超3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11.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过3000美元,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前移到第70位,居苏中各县市之首。  相似文献   

15.
短讯荟萃     
<正>南阳GDP总量、增速均居省辖市第三位上半年,我市完成生产总值(GDP)1140.44亿元,同比增长8.8%,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3位,同比提高14个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3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37.52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428.56亿元,增长11.1%。(市统计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统一战线》2013,(9):20-20
近年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到2012年底,民营企业发展到6.8万户,占我市企业总数的97%;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000亿元,占GDP比重44.4%;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100亿元,占全省40%以上;民营企业上缴税金300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33.8%;民营经济就业人员达到19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数的5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市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点,成为就业和创业的主要渠道,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最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2,(7):92
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富民壮村强乡镇不动摇,坚持走"三化"带"三农"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基本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粮食总产达到90.7亿斤,居全省第三。新增高效农业40万亩、设施农业14万亩、高效渔业10万亩、设施渔业5万亩。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45元。(二)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学化水平持续攀升。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12%。在全国率先开展  相似文献   

18.
甬政发[2012]4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2011年,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全市建筑业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建筑业转型发展提升发展战略,合力推动我市建筑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35.6亿元,同比增长35.8%,增幅位列全省第一,建筑业总产值自2007年以来首次从全省排名第四位跃  相似文献   

19.
杨晨 《今日浙江》2021,(13):68-69
一脉风雅,万象湖州.湖州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也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多年来,湖州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富含生态"底色"、彰显发展"成色"、体现湖州"特色"的高水平全面小康之路.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200亿元台阶,在全国百强市排名中列第55位,比2019年上升12位.  相似文献   

20.
范堆相 《前进》2004,(8):7-10
一、认真学习总结尧都等地的先进经验,不遗余力地推进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这几年,全省乡镇企业及民营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其中临汾市无论总量规模,还是发展速度,已连续三年走在全省前面。全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9.3万家,去年完成增加值173亿元,增速达到57%,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1%,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全省第1位和第2位;上缴税金25亿元,占全市税收的76.5%;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136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尧都、襄汾、洪洞、曲沃、翼城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板块。他们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在这几年不断变化的市场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