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这个国庆长假,过得太不一般。举国同庆,八方来贺。新中国70华诞,中华儿女共同唱响了"我爱你中国"!这个属于近14亿人的节日,从天安门广场到基层社区、万里边陲,五星红旗最亮眼!这个属于近14亿人的节日,爱国心从未像今天这样心潮澎湃,爱国情从未像今天这样激情飞扬!一堂新中国的历史课阅兵式上,将士们铿锵有力的步伐,让我们听到了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0,(2)
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和世界意义,引发国际社会更多关注和思考。2019年,世界大调整大变革加速展开。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赢得广泛赞誉,刷新世界对中国的感知和了解。"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和世界意义,引发国际社会更多关注和思考。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2019年,面对错  相似文献   

3.
让情感还乡     
《小康》2016,(24)
正农村的环境好了,人们的负担减轻了,生活却寂寞了;人们的手头有了活钱,消费也更高了,人与人的差距却更大了;打工者喜欢乡村生活,却不得不离开……中国人对于乡村的情感和态度,从未像今天这般分裂中国人对于乡村的情感和态度,也许从未像今天这般分裂。一方面,无数的农村青年努力地通过上大学或外出打工等途径来逃离农村;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加的城市病,许多城市人对于农村生发出了越来越多的田园诗般的"乡愁",甚至希望到乡下买一栋楼过日子。各种媒体关于乡村的报道,也是向两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4,(10):F0002-F0002
<正>6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崛起的大国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对前途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13,(5):1-1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民财富增长和人类生活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杜晓静 《前进》2012,(6):49-50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文化的碰撞从未像今天这样激烈,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未像今天这样错综复杂。我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的同时,人们的思想日益分化,新的社会思潮大量涌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道德,  相似文献   

7.
灾后的应激心理创伤就像地质现象中的堰塞湖一样。随时都有“决堤”危险。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和关注心理干预。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心理救援行动已在灾区展开。  相似文献   

8.
黄绳 《中国减灾》2013,(5X):60-60
<正>一时间,山崩地裂,一栋栋高大的楼房瞬间变成废墟……地震就这样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是在灾难面前,我们从未低头。我们积极面对,勇敢承受,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在防灾减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同学们,你们昨晚有没有察觉到什么异常情况?"老师走进教室,表情严肃地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我们疑惑不解,低声议论着。这时突然从后面传出一个声音:"柳州轻微地震了。"全班一片惊呼。老师点了点头:"是的。其实最近我们柳州地区出现了好几次小地震,虽然震级较小,但它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天学校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近期我们要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  相似文献   

10.
从微博直播庭审到裁判文书上网,2013年中国司法公开的推进力度可谓空前,国家的司法活动变得史无前例的公开透明,阳光司法从未像今天这样灿烂!  相似文献   

11.
小小乌石     
《福建乡土》2020,(1):44-45
雷州半岛西海岸的乌石,三面临海,前面是空莽辽阔的北部湾,浪涛灼灼,背后紧倚高大的房参岭。乌石28公里海岸线的海疆,从未像今天这样信心满满地迎来朝阳。海洋发出澎湃的号啸,汽笛响起雄壮的吼声,一条条船下海了。  相似文献   

12.
闻载 《现代领导》2005,(9):12-13
房价居高不下,粮价震荡下跌,股价持续走熊,油价高歌猛进——在2005年上半年,四大经济“晴雨表”跌宕起伏,从未像今天这样惊心动魄。牵动百姓神经,考验政府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2004,(5):27-29
资源、环境是无价的。长期对资源环境不重视,对生态不善待,将引发后代人类发展危机。道理人们都懂。然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制约的切肤之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房地产走到今天,问题越来越复杂,原因就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像房地产这样一个市场,牵动这么多人的神经;从来没有一个市场,交织着如此众多人群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菜价涨了,飞机燃油附加费要提高,电价亦将上调……2010年末,一片涨声中,充满通胀焦虑的人们,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明年的经济政策,一时间,观望的情绪,夹杂着种种猜测,弥漫在市场坊间。而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让局势一下子明朗起来——会议明确传递出明年经济政策的新信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稳定外贸政策。"一积极一稳健"的搭配,让市场的疑虑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6.
过去几十年亚洲国家经贸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在不断加深。外交学院的亚洲研究所成立10年来,成绩卓著。世界对亚洲的重视程度,大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亚洲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亚洲面临的发展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中国专门从事美国、欧洲、日本的研究机构很多,这是必要的。但毋庸讳言,我们对亚洲的研究是滞后  相似文献   

17.
嵇亚林 《群众》2012,(11):18-19
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城乡大街小巷升腾弥漫,文化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成为寻常百姓离不开的精神家园。十年来,江苏公共文化随着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强劲步伐,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越来越近。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正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全方位、个性化服务的发展态势,让全省每个人都能尽情地沐浴...  相似文献   

18.
卓东荣 《今日海南》2010,(11):12-13
(一)文化,从不像今天这样高看,也不像今天这样美丽。文化强调,从不像今天这样直接,也不像今天这样发力。那是为何?曾经,文化曾被忽视和冷淡,其创造力与激发力曾被"闲置"。曾经,文化与经济,人们长期似乎总是倚重后者,视如"劲竹";而对前者,只当"柔枝"。这种心态与意识的累积,偶尔使人的价值观有所错位。久而久之,在一些人的心眼中,文化不仅成了经济的点缀,也成了政治的附庸。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改革,提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两会代表、委员认为,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化改革啃的第一块"硬骨头"。改革,从未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和重视。国际上关注中国改革,因为这关系到约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怎样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央高度重视改革,因为这是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必然抉择;广大人民期盼改革,因为这关系到如何在利益重新分配中更好分享改革"红利"。30多年前的改革发端于经济领域,而今天,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的角度,中国从未曾像今天一样离科技革命的前沿如此近过。然而,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从体制机制到社会文化再到人的思想观念,却离大数据时代所要求的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