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静君 《广东民政》2009,(7):39-40,42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建设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模式,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东省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探索各地区社区建设的发展道路,尝试用政府项目购买的方式,向社工机构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本文以广东社区建设中推进社工介入模式,建立社区社工站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聚焦"凝炼站点特色和提升服务水平"两条主线,以专业为引领,引导各社工站因地制宜,开展社工服务"一站一品"建设,在为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关爱、社区建设等领域开展专业服务。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区已实现社工站建设镇街"全覆盖",为全区居民提供便利化、专业化、精准化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今后一个时期,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与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自觉服务党的人才工作大局,树立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理念,抓住队伍建设和社工服务两条主线,搭建好社区、民办社工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三个平台,做好资格水平评价、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岗位设置开发与激励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登记等项重点工作,用社会工作整合民政业务,用社工专业方法改进民政工作,用社工价值理念提升民政队伍素质,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大美、幸福龙江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14,(2):57-57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职业乞讨行为给社会造成很大伤害,特别是对流浪儿童的伤害更大,应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规制职业乞讨,保护流浪儿童。(一)设立救助站社工岗位,实施预防性早起干预。在救助站内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和外展工作岗位,运用社工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接待咨询、管理服务、甄别核对和转介服务,对问题家庭潜在的问题人员积极进行早期预防干预,源头遏制职业乞讨群体增加的可能性。(二)借助人本主义互动模式,解救被胁迫流浪乞讨者。通过同感、  相似文献   

5.
陈锋  刘沛洁 《中国民政》2022,(15):58-59
<正>为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与路径,2013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实施了202个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涉及学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多个专业服务领域。截至2022年3月,成都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7.4万人,持证社工已达到2.3万人,社工服务机构突破800家。笔者对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尤其是2020年A类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实践历程进行研究,并从服务对象和社会问题改善、社区可持续发展、组织专业能力提升、社会工作行业发展以及社会政策倡导等角度进行分析,浅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5种服务模式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现象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是其特有的社会性、心理性和生理性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服务活动,其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青少年矫正个案为例,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优势视角理论阐释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一般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即缺乏法律政策支持、缺乏实践经验支持、工作理念模糊、社工与司法人员职责模糊进行了深入剖析,建议从倡导社区矫正立法、强化工作理念和方法运用、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推动矫正向预防改变入手,来解决和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引入专业社工和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养老示范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山东省社区治理暨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山东省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孵化的社工服务项目也获得了民政部首批资金扶持、首届腾讯PC微爱奖等各类荣誉。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3,(4):92-93
马贵侠、许小玲在《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特殊群体服务的运作模式上,政府、社区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三方应相互协作,提供社区特殊群体服务。专业社工针对社区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整合社区内外资源,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与方法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海曙区积极引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加快社区工作者社会化步伐,在国内率先推行社区居委会直选、创建选聘分离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在省内率先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在宁波市内率先开展社区工作者社工职业评价工作,走出了一条积极推进社工队伍向社会工作人才转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贵刊第5期文章《社区里新来的年轻人》报道了大学生社工的工作现状。在国外,社会工作者被称为“社会的治疗师”,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他们在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工发展越发专业化,许多高校都设立了社工专业,并且已经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大学生社工普遍存在着社会认可度低、待遇不高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4,(7):57-57
正针对目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民政局孙铁林认为,应该在社区设置社区社会工作站,引入专业社工,依托社工的专业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纠正,促进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健康运行。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五个角色。一是宣传者和引导者。专业社工应在本社区内重点宣传日间照料中心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要积极宣传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社会工作的理念,广泛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社工活动,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让居民了解社工,支持社工。  相似文献   

12.
潘川弟 《政策瞭望》2014,(11):42-4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新要求。社区、社团、社工“三社”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区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但同时又面临着力量不足、资源不够、活力不强、负担过重等问题。如何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联动发展,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平湖市在“三社联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积极引导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服务空巢独居老人,探索形成"四个介入"帮助空巢老人走出困境。一是社会工作者"专业介入"。通过走访调查,掌握空巢独居老人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评估其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完善档案并实现动态管理。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帮助空巢独居老人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11,(11):13-15
三、鼓励地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联动与资源共享 鼓励各区县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强调“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收获。浦东新区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2009年开始实施为期两年的“家庭专业社工服务”项目,以潍坊社区(街道)、三林镇、川沙新镇为试点,  相似文献   

15.
自2012年2月以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党工委引入民办社工机构深圳市志远社会工作服务社,启动党建社工项目,在社区网格配置党建社工,积极打造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品牌,初步形成了“五线谱”工作法。即一线社工活跃在“五线”,谱写“五音符”的专业化服务方法的总称。所谓“五线”是指在党的领导下,一线社工服务党组织、党员、社区、群众、企业等五个层次和领域:所谓“五音符”是指在党建工作中尝试和创设具有社工元素的服务,谱写剧务特征的“亲”服务、“三结亲”特征的“善”服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11,(7):42-43
上海浦东新区妇联在新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2009年开始实施为期两年的"家庭专业社工服务"项目,以潍坊社区(街道)、三林镇、川沙新镇为试点,试行政府出资向专业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新型模式,推进家庭建设专业化、社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收到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廖兴国 《广东民政》2009,(5):43-43,49
社会工作者是指那些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为“社工”.  相似文献   

18.
深圳、广州试点模式的政策风险 2007年以来,深圳市率先颁发“1+7”文件,以建设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拟制社会工作制度为切入口,大规模地推展城市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与创新。深圳试点的特点是政府购买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的岗位(简称岗位购买)。以此为特征,深圳市很快出现了一批非政府服务机构、一批专业服务人员和一个新的社会工作服务行业。然而,由于政府、NGO、社工人才都缺少准备,试点遇到了瓶颈,表现出来的问题包括:社会对社工认可度低、服务品质不高、用人单位与社工不配合、社工岗位职责不合理、社工队伍建设滞后、社工能力不足、社工机构不成熟、行政机关试点、财政支持尚未制度化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烟台市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工为骨干,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服务发展方向,统筹兼顾,整合资源,调动多方积极性,推动城乡社区建设定位品牌化、社区服务设施标准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社区服务精细化、社区队伍专业化、社区治理多元化和民主自治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面临着居民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和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多元化差别化服务尚未形成的矛盾困境,导致出现社会工作服务滞后于社会发展要求的局面。精细化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趋势,也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可行方法。Z社区青年汇在参与社区治理精细化的实践中,展示了服务对象精准化、资源统筹系统化、服务理念特色化和工作方法品牌化等精细化特征。其中,精准辨别是满足多元需求的前提,资源的系统性整合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保障,特色服务理念为工作方法提供指导,工作方法品牌化是对理念特色的操作化践行,二者共同为社工机构差别化分化作贡献。但是,在提倡精细化治理的同时需要警惕对差别化创新和满足新奇需求的过度追求,从而忽略社会工作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实现公平正义的本质目标。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应始终注意基本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平衡与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