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人才是瓶颈,构建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才与新时期党建工作作的深刻论述,对地方高校如何做好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新时代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首先,要把高层次人才党的政治建  相似文献   

2.
韩卫 《群众》2023,(21):57-5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今年7月在江苏考察时,他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再次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近年来,张家港市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引育创新突破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超过44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4.12万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这些论述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8)
<正>"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再度重申凝聚人才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意义,求贤之情人皆见之,虚怀之意人皆仰之。亘古通今,人才从来都是决定民族兴亡、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战国七雄独秦一统,关键在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求贤  相似文献   

5.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发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参与,中国发展也为世界人才发展提供机遇。必须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我国发展与全球引才、用才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了我国全球引才的目标方向,为做好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正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积极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氛围,为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环江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紧紧抓住"世遗时代""高铁时代"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实行更为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积极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氛围,为加快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的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旗帜鲜明地指出,始终"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完善这一原则,其根本在于这是一个决定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引,也是一个确保我国人才充盈和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加强人才政治引领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并强调"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党和国家赋予了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重任。"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今年3月末召开的上海市人才  相似文献   

9.
坚持问题导向,突破"中梗阻",亟需在制度层面推进相关改革措施,形成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制度体系。包括建立更加适应改革需要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管理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正富国兴邦,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动员令,为加快人才事业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处于追赶型发展阶段的广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富国兴邦,人才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动员令,为加快人才事业发展、建设人才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处于追赶型发展阶段的广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  相似文献   

12.
正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新时代条件下,培养、吸收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继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地位崛起,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正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留学人才"归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为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奋力创造新时代上海发展新奇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努力使上海成为一流人才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决胜全面小康、共襄复兴伟业,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近日,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眼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管理体制和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以及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提供了重要遵循。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0,(23)
正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集中培育"重庆英才"品牌,着力打造引才聚才新引擎;深耕政产学研优质平台建设,着力厚植人才发展新优势;放权松绑精准服务,着力营造"近悦远来"新生态。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视察,要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庆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6.
张波 《重庆行政》2017,(5):96-97
<正>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的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旗帜鲜明地指出,始终"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完善这一原则,其根本在于这是一个决定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引,也是一个确保我国人才充盈和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强化人才政治引领是党管人才原则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在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出全面部署时指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近五年的实践再次证明,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关键所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江苏是经济大省,更是科教人才大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态势,必须加快完善人才培育、引进、评价、使用等政策机制,构建凸显江苏特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强劲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工作规律的深刻认知与创新探索,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清晰的逻辑理路和有效的实践路径。坚持人才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世界人才强国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科学内涵的核心要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是贯通这一重要论述的三条鲜明逻辑理路。在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推动党的人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实践路径是: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以建设人才强国战略为统领,开创人人尽展其才生动局面;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着力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契机,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2月25日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高质量社会性流动,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激发人才活力,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