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要求,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各城市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形成整体合力。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江苏经济总量位居第一,是"一盘棋"中的"强子",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质量发展的指示精神,下好"先手  相似文献   

2.
《世纪行》2016,(2)
正当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正如火如荼推进。这既是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地方发展新的重大机遇。宜昌是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最佳节点。这里地处长江中上游接合部,是长江流域由沿海向中西部梯次推进的重要节点城市,是西北地区物流陆水转运的中转枢纽,也是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所在地。这里区位优势独特,交通网络便捷,产业基础厚实,经济总量已跃居长江沿线同等城市第四位,有条件在国家战略中实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3.
正黔府办函[2017]21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仁怀市、威宁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转型发展,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83号)要求,经省政府研究,决定成立贵州省长江经济带战略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两会"期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棋局,"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首次正式出现在政府报告之中。李克强总理4月27日至29日视察长江,亲自推进黄金水道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作为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协调发展的纽带,正蓄势待发,皖江地区作为长江中下游的一颗明珠,处在贯彻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第一线,将牢牢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勇于担当,加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8)
<正>宁杭生态经济带贯穿江苏西南部和浙江西北部,连接南京与杭州两大中心城市,是长三角重要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对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新的动力。经过长期发展,长三角已经形成沪宁、沪杭、宁杭三个城市发展轴。其中,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连  相似文献   

6.
陈迎 《群众》2022,(6):53-54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长江保护法,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重大立法成果,是守护长江母亲河的强大法律武器,对于永葆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施一年多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深刻认识贯彻长江保护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贯彻长江保护法的基本要求,主动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融入长江大保护工作大局,加强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和协同保护,为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编制实施相关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内河水运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更多潜在安全风险。"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委员表示,长江发生重大突发安全事件的几率增大,这对长江航运的安全及航道服务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长江干线应急救助救援还存在应急设备不足、高层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15)
正坚持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的更高要求。应从体制机制、产业集群建设、城市群互动发展等方面共同发力,促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报告(2020)》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等级差异。如何开启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进程,成为摆在沿江各省市面前的一道共同考题。  相似文献   

9.
王剑锋 《群众》2022,(1):32-33
<正>省委书记吴政隆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强调,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让城市更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徐州是江苏省的农业大市、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蔬菜主产区。近年来,徐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三农"改革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徐州样板。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5,(9)
<正>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包括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新区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快江北新区建设,对于推动南京及苏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对于统筹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与长江中上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2月下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树立系统思维,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要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2016年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要求强化城市规划工作,严格依法执行规划,并且要"严控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凡不  相似文献   

12.
正渝府办发[2020]13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长江重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0年12月26日长江重庆段"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着力解决长江重庆段等大江大河两岸水土流失治理难、造林绿化水平低、城乡生态修复困难多、生态屏障功能仍然脆弱等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9,(12):25-26
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交通运输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加速沿江综合交通运输大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集成高效、通江达海、联通两圈、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为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1,(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江河,足迹行至长江南北、黄河两岸,对河湖治理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全面实施河长制",号召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是对江苏河湖治理成效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仲志余 《世纪行》2010,(2):22-22
<正>(一)尽快制定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二)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一串珍珠"的关系1、继续增强武汉区域城市龙头带动功能。武汉是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沿长江经济带的一类节点城市。就湖北省而言,武汉似乎  相似文献   

16.
刘雪荣 《政策》2013,(12):50-51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提出了"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新要求。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决定,对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作出了新部署。黄冈作为沿江中部城市,区位优  相似文献   

17.
正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和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结合部,应借势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不失时机深入推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等系统性变革,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在绿色发展大势中探索江苏发展新方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议复字[2016]17号苏维词代表:您提出的《关于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乌江经济带建设的建议》(第166号)收悉,感谢对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建议内容紧扣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契合我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和发展实际,对推动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具有较强现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是武汉落实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的重要抓手,成为武汉长江两岸创新发展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20.
边燕燕 《重庆行政》2019,20(3):73-75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并提出重庆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上中下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这为重庆在新时代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要求。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精神主线,并成为沿线各地区的行动共识。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去认真落实这一共识,成为摆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地区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和中游交界处的三峡地区面对新要求,如何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二次飞跃,成为新时代三峡地区再次腾飞发展的时代问题。多地实践表明,发展生态经济、创建三峡生态经济区是解决这一时代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