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九大报告确定乡村振兴战略,而土地确权是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因为土地确权不仅提升了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确定感,而且农民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从这个角度来说,土地确权无疑是极大提升了农民获得感的,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2.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根本制度,土地权益是农民的重要权益。最新一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对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依法有序流转农村土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确权登记推进过程中,目前还面临诸多困境,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不清晰,农民针对"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公平诉求比较强烈,"离农"、"弃耕"农民的土地承包权退出乏力,登记管理遗留问题等。为此,应进一步厘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标准,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实现形式,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救济制度,进而不断促进农村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策划人语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土地确权是中央高层和业内的共识。近年来,我国拉开了多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大幕,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及土地确权,至今一些地方已经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可见中央对土地确权是何等高度重视。土地确权事关民生,意义重大,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密不可分,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土地有效流转提供契机,土地高效流转为实现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土地流转要在三权分置的基本准则下,坚持以农民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衡量标准,以民为本、尊重民权、关注民生。同时,要形成"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格局,在土地流转中应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体系;兼顾多方利益,加强市场监管;强化社会保障,提升农民技能。  相似文献   

5.
土地确权是推动土地有序规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一环,作为整乡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试点乡镇,山西省潞城市翟店镇先行先试,依法有据、公开公正地让农民把土地装在"兜"里的探索,不仅开启了我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奏,也为其他乡镇土地确权流转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实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民需要确权登记的土地主要包括两部分,即耕地的家庭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当前主要的确权方式应该是实物确权,即人和地一一对应起来,没有争议、大家认可。在发达地区或城市郊区,可以实行资本化确权,即人和地不一一对应,人只和土地量化以后股权对应起来。拓展农民的土地处置权能。首先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继续扩大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农村土地确权是确定基本的土地制度和产权关系、把土地的权利和义务都明确地分配到每一个经营主体的过程,是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基础条件和关键节点,对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维护和提升农民  相似文献   

8.
2019年以来,平罗县抢抓全国农村改革试点县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农民自愿、坚持土地集体农民所有,大胆探索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上打基础、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上下功夫、在促进农民多元增收上增措施、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见实效,统筹推进各项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践探索及初步成效开展农村各类产权确权,夯实农村改革基础。  相似文献   

9.
陈柯霖 《湘潮》2013,(8):56-59
土地征收制度是国家强制性收购民事主体的财产以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制度。因我国不存在私人所有的土地,所以土地征收在我国仅仅是指国家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钱袋子"、"命根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收,由于在制度上和实践中均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农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了损害。本文将在对农民利益保护的必要性以及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农民利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导致中国农村社会不稳定的第一因素,还是土地问题。通过改革,国家应明确宣布: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农民土地承包权永远不变,承包权可以转让,可以抵押,可以继承,也可以允许农民凭土地组织合作社。但土地的使用须符合国家的规划,例如农民不能随便把土地卖给房地产商来盖房子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部署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1年6月,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启动后,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全省确权登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6,(4)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妇女来讲,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生活来源,研究如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重视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对于实现农村农业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整理国内有关农村土地承登记中维护妇女权益的观点基础上,归纳总结对农村妇女权益保护情况的最新研究进展后分析其原因并且提出其解决措施,可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李志良 《当代贵州》2014,(28):36-37
正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根本和情感依赖。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三条底线"、保障"三地确权"、推进"三农向好",才能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在贵州省,农业始终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始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始终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只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三条底线"、保障"三地确  相似文献   

14.
土地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因而土地制度作为一项制度,并非单纯的经济制度,而是决定整个社会结构的宪制安排。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本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的本质就是土地革命。从新中国刚成立时的农民所有制到人民公社时代的集体所有集体管理制,到八十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其实质是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才能理解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质上调整了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也是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新构建。正是在宪制意义上,才能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于稳固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价值。当前主流学术界对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制度设计是沿着确权和自由流转的路径进行的。单纯的经济学视角,把土地制度视为一个单纯的经济要素,忽视土地制度本身具有的中国城市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不仅违反了当前的土地宪制安排,而且可能给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城市化建设带来戛然而止的风险。基于这种国情和党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在稳定现有土地制度基础上,摒弃私有制的倾向,谨慎进行宅基地入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农民土地财产权益保障改革的进程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新思维下的中国农村改革尽管在清理"共产风"和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障却仍然受困于税费过重、农地使用权频繁变动、农地财产征用中补偿偏低、社保等公共产品缺失而严重影响土地财产性收入等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在国家修宪重新确定保护私有财产的大环境下,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障亮点涌现:沉重税费有了根本性解决、农业生产补贴与保护有了新进展、农地征用补偿有了适度提高、农地延长的30年承包权向"长久不变"乃至财产"物权"靠拢、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开始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目前,农民土地财产权益问题仍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未来深化改革,需要:为"一小二私"的"农户经济"创富正名,为农地农户经营者解除精神枷锁;给农地确权并明确政府与农民间清晰而排他的权益边界;加快社会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完成传统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型,夯实农民自主自由创业创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振兴,基础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关键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于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共十三条)。一、充分利用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就是农民利益表达与乡村治理结构互动变迁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结构面临新的困境。为了维护和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适应农民利益表达的需要,农村治理结构必须突破旧有模式,走向以政府主导、充分发挥"两委"的组织依托、尊重农民主体性的乡村治理结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8.
李明华 《探索》2015,(1):114-118
我国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将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使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实现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平台,是实现土地价值的必经途径,也是使中国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步骤。释放农村土地价值,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最大红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人口现象,那就是既非农民、也非市民的"三无"农民.所谓"三无"农民是指:这些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由于土地被工业开发区或被城市建房所征用,已变成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便没有了工作,没有工作,还没有社会保障,这就成了一种既无土地、又无工作、还无社会保障的社会人口.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执行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土地确权政策,从江西省抽取21个县(区、市)作为样本来获取土地确权工作情况的数据,分析农户对土地确权工作的认知程度,并构建了logistic模型估计影响农户认知土地确权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确权认知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村干部在农户认知土地确权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土地确权宣传工作是影响农户认知土地确权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作为土地确权工作的政策主体,通过建立辅助解释土地确权政策文件的有效机制和加强土地确权工作宣传来进一步提升农户的认知水平;而农户作为土地确权工作的政策客体和参与主体,首先要提高自身对土地确权工作的认知。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村干部的多重角色,提升村干部的自身素质来促进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