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抱怨的人往往都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在把自己从一些事情当中解脱出来、优秀的人都不抱怨。心灵励志畅销书《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威尔·鲍温如是说。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4月21日,以弘扬"北京精神"为主题的公益电影《爱无言》在北京太阳村首映。影片主人公的善举让在场嘉宾无不流下感动的泪水。这名主人公的原型名叫张淑琴,曾是陕西省监狱局的一名高级警官、内刊的副总编。然而,失去  相似文献   

3.
近日。我读了刊载的《“笑廉不笑贪”现象之计论》一文,感慨万分。本来嘛,“笑贫不笑娼”的风气已够可怕了,没想到,还要出个更可怕的“笑廉不笑贪”来。这倒使我想起了邵道生先生的那篇《可怕的“羡腐心态”》的文章来,他在该文中说:对腐败,谁都说它臭,谁都时它恨,谁都说它祸国,谁都——不过,若  相似文献   

4.
尚志发 《奋斗》2006,(7):57-57
歌王夏里亚宾在哈尔滨真的有麻烦了。 “全俄法西斯党”手段凌厉,立即利用他们的报纸和杂志大肆讨伐夏里亚宾。《我们的道路》、《民族》、《为了祖国》、《亚洲之光》、《根源地》、《前卫》,还有日本人的《哈尔滨时报》都一齐指向了歌王。罗扎耶夫斯基化名法西洛夫披挂上阵。说“夏里亚宾从来都是个只爱金钱。不爱祖国的吝啬鬼!”“夏里亚宾已经完全失去了俄罗斯人的特征”,甚至还翻出了歌王的陈年老账:“为了金钱.夏里亚宾曾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下跪。”说他“当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与著名作家结交是为了贬抑与他齐名的索宾诺夫,为了混个有思想的人的名分。”  相似文献   

5.
胡平 《廉政瞭望》2007,(10):58-59
不论在什么制度下,一个社会失去了自我纠错的能力,都是可怕的和没有前途的。1961年8月12日凌晨。柏林街道上,所有灯光突然熄灭。军车的大灯照亮了东西柏林的分界线。东德士兵只用了6个小时,就在43公里长的边界线上筑成一道用铁丝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柏林  相似文献   

6.
经典语录     
<正>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韩非子·主道》)举事以为人者,众助之;举事以自为者,众去之。众之所助,虽弱必强;众之所去,虽大必亡。(《淮南子·兵略训》)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大学·经上》)  相似文献   

7.
张丽  孙世友 《湘潮》2013,(8):87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爱而生,我认为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大观园中黛玉逐渐把宝钗当作朋友,一直视作知己的人却嫁给了自己一直爱恋着的人,这对本就多愁善感的黛玉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再加上寄居贾府的林黛玉一直以来就没有真正的朋友,这就意味着失去了宝玉之后,黛玉就失去了亲情、友情、爱情。多重打击之下,黛玉失去了对生的渴望,因此我认为是一直伪善的薛宝钗间接结束了黛玉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环境是以师生员工和教育活动为中心的学校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一所学校具体文化模式的展现,是实施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的"文化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文化精神的迷失、工具价值的膨胀,大学励志文化环境亟待优化。文章在深入分析大学励志文化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励志文化方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实大学励志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文化的自觉与创新激励大学生智慧品格的生成等方面提出优化大学励志文化环境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有个绰号叫“曾剃头”,言其杀人如麻。曾国藩曾这样说过:“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为悔。”这是他的杀人宣言。难怪他杀人不手软,不眨眼,宛如剃头。这样的“剃头匠”可怕不可怕?真是可怕。但我觉得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就是曾国藩治军、处事的一些招数和观念。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你在为谁工作》陈凯元著定价 16.8元。这是一本值得每个员工阅读的好书, 也是我省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打造企业 (团队)文化,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从平庸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励志书籍。本书以“你在  相似文献   

11.
发表了80多个小品的作家焦乃积,做客央视《记忆中的小品》栏目。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多优秀的小品问世时,他说:“应该有生活,生活永远走在前面。我追求这样一种创作态度:既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这与其说是创作态度,倒不如说是创作“秘诀”为好。“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创作最可贵的是要有感而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最可怕的是无病呻吟,东拼西凑;既怕重复别人,也怕重复自己。重复别人,失去了自我;重复自己,弱化了创作激情,而时下真正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能做到的就更少了。就新闻界来说,有的记者干了多少年,回…  相似文献   

12.
爱的奉献     
韩淑敏 《党课》2009,(2):61-63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首家喻户晓的《爱的奉献》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全国十大肢残人创业之星”韩淑敏正是这样.用无私的博爱奉献之心.让一个个失去希望的孩子看到了曙光.使一个个陷入绝境的家庭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文化环境是以师生员工和教育活动为中心的学校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一所学校具体文化模式的展现,是实施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的“文化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文化精神的迷失、工具价值的膨胀,大学励志文化环境亟待优化。文章在深入分析大学励志文化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励志文化方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实大学励志文化的精神内核、以文化的自觉与创新激励大学生智慧品格的生成等方面提出优化大学励志文化环境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没那么简单     
快乐大叔 《党课》2013,(23):94-95
歌手黄小琥靠一首《没那么简单》风靡华人世界,人到中年走红,演绎了又一励志故事。有媒体采访,问题生猛,说黄小琥你既不年轻也不漂亮,如何能走红?黄小琥道,年轻漂亮自然好,靠那些出名也简单;而我是用阅历打动人心的那种歌手,看上去很笨,却没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时期女英雄秋瑾的《对酒》诗是我特别酷爱的一首诗作: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的这首诗壮志凌云,豪气奔放,它表现了女英雄不爱金钱爱祖国,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等杂志签约作家李丹崖又出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李丹崖从事创作至今,发表作品150余万字,出版作品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快乐是生命的花朵》《扬眉欢喜,低眉自在》《不出鞘的心灵》等8部,近百篇文章入选各种图书。他曾经5次获得《读者》杂志"最受读者欢迎文章奖"。《人生有味是清欢》通过100余篇哲思随笔,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呈现出浸润着智慧和爱的文字,读来有一种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等杂志签约作家李丹崖又出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李丹崖从事创作至今,发表作品150余万字,出版作品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快乐是生命的花朵》《扬眉欢喜,低眉自在》《不出鞘的心灵》等8部,近百篇文章入选各种图书。他曾经5次获得《读者》杂志"最受读者欢迎文章奖"。《人生有味是清欢》通过100余篇哲思随笔,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呈现出浸润着智慧和爱的文字,读来有一种怦然心动、欲罢不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05,(8)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向基层单位赠送抗日战争歌曲集歌曲集共两册,分别是《爱我中华———抗战歌曲六十首》和《爱我中华———百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爱我中华———抗战歌曲六十首》一书所选歌曲,大都产生于抗战年代,包括《松花江上》、《长城谣》、《大刀进行曲》等曲目。  相似文献   

19.
对于贪官,老百姓早就深恶痛绝,但庸官懒官同样可怕。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庸官死后去见阎王爷,他洋洋自得地陈述自己生前如何两袖清风,自以为可以得到赞扬,不料却遭到了阎王爷的斥责,说他当官几十年,整日浑浑噩噩,从未给百姓办过一桩实事,倘"置木偶于堂,不饮不食,岂不远胜公乎"!由此可见,庸官懒官有时比贪官更可怕。虽然他们不像贪官  相似文献   

20.
散珠串成链     
《江淮》2007,(8)
人物简介郭兰,女,1971年生,中共党员,高中学历,蚌埠市淮上区高吴村计划生育专干,蚌埠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蚌埠市淮上区人大代表,2006年年初创办饰品加工厂。创业格言创业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创业。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