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建立京津冀地区生态共建共享机制,是新时期京津冀解决重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地区生态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成效突出,但存在未彻底突破行政分割、注重具体问题的合作、地市级协作较少、尚未覆盖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惠益共享机制缺失等问题。应进一步彻底打破行政分割,增强政府主导作用机制,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力机制,保障生态惠益共享,扩大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有效促进公众参与机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重要保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京津冀发展的突破口,因此需要对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京津冀1999-2013年的生态足迹变化趋势进行测定,并对2014年的数据进行预测,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生态足迹增长速度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在环境治理上,"利益分割,各自为政"的条块治理模式,"保障首都"的固化思维与不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国家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成本收益的不对等等因素,都成为制约京津冀环境共建的机制障碍。以"立足长远"的理念为引领,以法治为生态共建保驾护航,以创新科技作为生态共建的新引擎,构建对接京津冀生态共建的信息平台,是协同发展战略下京津冀生态共建的出发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环境监测数据表明,京津冀区域的各项环境污染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最后10位的城市中,京津冀区域的13个城市基本上要占据6个~8个席位。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要求京津冀三省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必须通力合作,通过协同治理使该地区的环境质量取得根本性改善。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治理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如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目标的偏好不同、区域内环境治理的法律规范不统一、环境监管分别执法、环境协同治理缺乏制度性保障等。为了使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治理达到预期目标,应着力统一区域内环境治理规范,建立区域内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和环境监管联合执法机制,完善区域内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并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京津冀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载体多元,产业基础雄厚,这是河北融入科技协同创新的优势所在。但由于过去三地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科技创新的马太效应明显,创新链布局不合理,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转移机制不顺畅等问题,成了阻碍河北科技创新步伐的绊脚石。为此,河北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强化科技协同创新的主体驱动机制,打造科技协同创新支撑机制,完善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链接机制,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不断增强自身融入科技协同创新的能力,促进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推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目前,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的合作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教育资源分布和配置的不均衡是直接制约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探索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由学校到区域,由社会到政府,由科技到经济的逐渐融合,是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重点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实现城市功能疏解、产业布局优化、资源要素转移、区域良性互动等方面势必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切入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8个城市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测评和比较,在厘清各地优势与不足基础上,提出优势互补、梯度错位、多维协同的京津冀一体化城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污染气体排放不断增多,京津冀地区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跨地域治理难度加大,区域合作成为必然选择,而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成为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目前,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机制仍面临着参与主体单一、各组成部分首要目标不一致、合作机制水平低、地方政府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完善京津冀雾霾治理的府际合作机制。在领导机构上,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环保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构成上,设立办公室、专家咨询组两个日常机构;在组织运行上,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京津冀利益协调机制、区域协作长效机制、合作成效保障机制,以推动京津冀的府际合作。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加快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审视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京津冀日益紧密的经济一体化是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与客观依据。近年来,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医疗、养老、教育等主要领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仍存在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供给主体参与度不足、区域整体合作协调机制尚未健全等诸多难点。应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关于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具体要求,结合目标定位与梯度递进模式构建京津冀公共服务顶层设计,辅以建立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治理机制、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配套措施,从而分阶段推进区域公共服务的有机衔接并最终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京津冀区域低碳领域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促进国家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积极响应“双碳”目标的号召,在低碳领域协同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但依然存在合作意愿不足、合作协议的执行成果不佳和协作网络尚不成熟的困境。从制度性集体行动视角来看,主要受到差异化诉求、交易成本与合作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区际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重要内容之一,区际生态补偿有利于生态公平的实现、地区差距的缩小,使得生态安全得以保障,能够促进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需要以法律为保障,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当前需要确立以国家为主导的模式。为促进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其实施范围主要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固体废物生态补偿以及大气生态补偿,同时,还应建立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京津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及养老金待遇差异明显,成为制约三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软性约束,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借鉴欧盟社会保障一体化典型经验,京津冀应着力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横向对接与纵向对接,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协调和建立区域协同管理机构、明确养老金权益补偿责任、提高基金统筹层次及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等支持措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响应,三地正结合地方发展特色研究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基于文化认同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策略是一种全局观,是在明确三地发展战略基础上突出整体优势,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将区域协同发展视作多主体互动的系统工程。本文从经济文化认同、政治文化认同和教育服务文化认同等三个方面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为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是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战略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京津冀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淘汰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不能采取破坏性淘汰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与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京津冀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必然伴随着中国智库的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审计助力我国生态治理中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其自身特性对解决公共服务"诺斯悖论"具有天然优势。国家审计促进生态协同发展需要依据审计自身特征,并结合作用对象生态环境状态,在明确辨析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下构建发展机制。通过聚焦京津冀三地,将该区域作为实证对象,借鉴较为前沿的扎根理论中部分数据分析技术,对国家审计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理论归纳,提出路径框架模型,为在实践中构建生态环境全覆盖审计机制奠定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其详细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目标原则和重大举措等系列基础性问题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和推进策略。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区域,由于其生态环境案件具有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等特点,使得当前司法服务保障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严重缺位。因此,有必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协同理论为基础,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复杂特点及所涉案件违法特征和司法需求特殊性出发,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机制,科学构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司法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主体功能区划分与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生态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实现京津冀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必须统筹规划;京津率先优化开发,大力发展生态人居和高新技术,走高端发展之路;河北省必须大力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争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必须建立健全对张家口、承德各县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洱海流域实现区域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稳定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稳定的需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利益机制,实现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洱海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面临着补偿体系不健全、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等问题,应该将生态补偿作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的重要突破口,在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的有力支持下,通过民族立法、有效行使民族环境管理自治权,统筹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和使用,实现生态补偿法治化、系统化和程序化,推动洱海流域生态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问题,是“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机制。由于现行生态补偿政策和机制不完整,环境利益及其相关经济利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分配不公平。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项真正以生态补偿为目的的政策设计。虽然如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矿产资源税及补偿费等政策涉及到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相关内容,但它们被制定出来并非为生态补偿.因此没有直接的生态补偿效益。尤其像贵州这样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将会带来更多破坏性开采。构建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需要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与补偿对象.确定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及运作模式。其中生态补偿成本核算与补偿标准的确定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合成作战机制是京津冀区域警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警务、大公安、大部制"为原则,京津冀警务合作在信息情报、指挥平台、交通管理、应急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京津冀警务合成作战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战时在勤务联动指挥中心的指挥下,运用"大数据"情报,精准、高效地平息突发性应急事件;平时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社会面控制力,实现三地整体联动联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