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是大运河沿线8省、市中开挖时间最早、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省委明确提出,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此,必须以更高水平的法治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7,(19)
正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17年9月15日,省委书记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  相似文献   

3.
《群众》2020,(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吴江段时间跨越两千年,南北纵贯百余里。其中,大运河平望段总长18公里,具备地理连通、文化融汇、人流密集等叠加优势,一直是长三角地区黄金水运线。近年来,平望镇举全镇之力绘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笔画,争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模范生"。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江苏是大运河沿线8省市中开挖最早、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被写进2018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扬州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抓住大运河文化  相似文献   

5.
宋江 《江苏政协》2022,(4):22-23
<正>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87公里,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密布。大运河既是交通大动脉,也是高品质的生态长廊、经济长廊、文化长廊。保护传承好大运河文化,要充分利用大运河文化建设契机,促进沿岸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打造新时代的名城名镇名村名企名品。要借助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的机遇,推动区域城市带及特色乡镇建设、文旅项目联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完整的“保护、传承、利用”高质量发展价值链,通过大运河将江苏的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江海文化等传统地域文化联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徐宁 《群众》2020,(20):35-36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运输动脉,凝聚着与自然斗争共处的中国智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国启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带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让这条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河流,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加活起来、美起来、火起来。江苏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江苏示范段建设,其中,运河文旅成为沿运河多个城市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抓手,进一步拓展了"水韵江苏"的文化内涵。如今,挖掘运河文旅资源新活力、寻找和发现文旅投资的新机遇、激发文旅融合新潜能,更好发挥"运河文化+"优势,已成为江苏文化投资事业发展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7.
徐成东 《群众》2022,(12):15-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淮安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识性城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近年来,淮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决策部署,强力推进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建设,着力打造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淮安样板”,现代航运、生态廊道、文化旅游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流淌千年的京杭运河淮安段被赋予绿色新动能,与日新月异的“运河之都”共同谱写新时代“壮丽东南第一州”繁华盛景。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9,(24)
<正>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创新表达和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探索。推进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恢复、再到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发展,以让大运河带给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为追求,中央到地方、各行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省委书记娄勤俭先后到淮安、镇江和扬州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强调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加强整体谋划、做好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淮扬运河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河段,集遗产廊道、黄金水道、输水廊道、生态廊道于一身,其历史悠久、功能多样、效益显著,在中国大运河乃至世界大运河谱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运用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筹,也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被赋予运河文化国际交流平台的重任,发挥好平台、桥梁的独特作用,将会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十分积极的贡献。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重大意义在于:将其打造成展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被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彰显文化自信的地标性工程,中华文脉的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21,(9)
正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之作为引领性、标志性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立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12.
《江苏政协》2023,(3):27-2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为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我省提出“要高品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使之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典范。”围绕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全省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对照中办、国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如何在“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发展中推进此项工作,仍存在难点。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初,淮安市正式将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列为年度"十项重点工程"之一。围绕在启动建设过程中如何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如何整合打造旅游品牌,3月2日,淮安市政协组织委员,专题就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进行协商座谈。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造  相似文献   

14.
正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谋划部署了"六个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基,以生态为要,文化、生态、经济三位一体,既是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思路,也是助力江苏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大运河是历史之河,也是时代之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承载了千年文脉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同时,大运河是国家南水  相似文献   

15.
梅耀林 《群众》2021,(4):33-34
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沿大运河地区突出文化特色和生态优先,一体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打造江苏的美丽中轴”。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约790公里,流经8个设区市,37个县(市、区),沿线常住...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8,(22)
正江苏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大运河江苏段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刻指出,要把江苏段建设成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江苏,欣赏运河之美首选到江苏,研究运河文化必须到江苏,展示运河形象全国向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运河城市发展提供了遵循和重要契机。常州市委市政府从水态、文态、业态、生态、形态五个维度科学规划,全力推进世界遗产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创造良好的生态效应、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实现大运河遗产的全民共享与永续传  相似文献   

18.
陈爱蓓 《群众》2022,(17):31-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拥有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干线和400多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大运河一横一纵,构成江苏发展的坐标轴,中央把江苏确立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  相似文献   

19.
周毅 《群众》2018,(19)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强调指出:"要把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搞好工作作为基本要求,不论是促进改革还是推动发展,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遵循规律、统筹考虑、协调推进。"本文结合学习娄书记关于系统化思维的论述,对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作一粗浅的回顾与思考。一、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把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放在"两个大局"中谋划系统思维强调在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关系中把握事物。从  相似文献   

20.
正长城抗战文化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城文化带建设的闪光点。这方面北京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战略部署。2018年12月,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抓住机遇,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把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的长城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