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爱蓓 《群众》2022,(17):31-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拥有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干线和400多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大运河一横一纵,构成江苏发展的坐标轴,中央把江苏确立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1]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的全面扩展和深化,改革在深水区奋力前行,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单兵突进、零敲碎打、"碎片化"的办法已经行不通,只有依靠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办法,在统筹协调中攻克重点难点问题,才能将改革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3,(6):I0001-I0001
<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运河城市发展提供了遵循和重要契机。常州市委市政府从水态、文态、业态、生态、形态五个维度科学规划,全力推进世界遗产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创造良好的生态效应、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多彩的空间环境,实现大运河遗产的全民共享与永续传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9)
正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之作为引领性、标志性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立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19)
正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2017年9月15日,省委书记李强就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在淮安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好落实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  相似文献   

7.
赵光君  吴江 《政策瞭望》2023,(11):47-52
<正>立法是法治之基础,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新修改的立法法贯彻党中央精神,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规定要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增强立法“四性”,已成为立法工作的最新精神和法定要求。深入剖析“四性”的理论内涵,从地方立法角度进一步思考其重大意义,明确工作举措,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地方立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更好地发挥立法功能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宝应是大运河起源地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文化与淮河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区域,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生态区域、省“1+3”功能区格局中扬子江城市群的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有机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议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依托运河沿线丰富的生态资源要素,抢抓政策红利,赋能宝应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娄勤俭 《群众》2020,(7):4-6
这次既是调研,也是工作检查,我们用了三天半的时间,全程考察了大运河江苏段以北部分,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工作进行了检查,沿途听取了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徐州、宿迁、淮安、扬州四市的工作汇报,总体感到,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起势很好、成效明显,各地各部门思想共识高度凝聚,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工作举措不断创新,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大运河立法、文旅基金设立、研究院组建、出版工程实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等具有开创性意义,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首届大运河文博会等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0,(13)
正大运河江苏段是江苏珍贵的文化名片,她犹如一条光彩照人的翡翠项链,链接起江苏南北各市的文化瑰宝,让分布在江苏大地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融入水韵江苏的文化版图;大运河在全国是一条线,在江苏是一张网,大运河及其支线运河支撑起江苏13个城市共进取,共繁荣的发展愿景。2020年是大运河申遗六周年,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顶层设计、遗产保护、文化研究、河道治理、文旅融合、区域发展等多个方面多点发力、系统推进,力争建成全国样板段、示范段。  相似文献   

11.
吴涛 《北京观察》2018,(9):52-53
正大运河北京段共42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其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对通州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大运河沿岸景观环境建设为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北起六环路潞阳桥、南至武窑桥,河道全长约8.6公里,总建设面积713公顷(约10700亩),构建了"一河、两岸、六园、十八景",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理想的游玩和休闲场所,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0,(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吴江段时间跨越两千年,南北纵贯百余里。其中,大运河平望段总长18公里,具备地理连通、文化融汇、人流密集等叠加优势,一直是长三角地区黄金水运线。近年来,平望镇举全镇之力绘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笔画,争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模范生。  相似文献   

13.
正大运河不仅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颁布,以及我省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决定的施行,既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保护与传承的新挑战:一是一些地方利用世遗名片意识强,而保护的责任意识不足,对遗产资源过度利用;二是在大力发展运河文旅产业中,重拆迁建设新文物遗址,轻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正黄莉新参加并讲话受全国政协办公厅委托,9月3日至7日,省政协组织部分住苏全国政协委员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情况召开省有关部门座谈会,并赴苏州、扬州、淮安开展专题调研。住苏全国政协委员召集人、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参加省有关部门座谈会,及在扬州的调研活  相似文献   

15.
正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谋划部署了"六个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以文化为魂,以经济为基,以生态为要,文化、生态、经济三位一体,既是实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思路,也是助力江苏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大运河是历史之河,也是时代之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承载了千年文脉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同时,大运河是国家南水  相似文献   

16.
周毅 《群众》2018,(19)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强调指出:"要把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搞好工作作为基本要求,不论是促进改革还是推动发展,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遵循规律、统筹考虑、协调推进。"本文结合学习娄书记关于系统化思维的论述,对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作一粗浅的回顾与思考。一、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把大运河文化带淮安段建设放在"两个大局"中谋划系统思维强调在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关系中把握事物。从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市共有182个小城镇,占全市总面积的77%左右,其中31个已纳入中心城范围,43个纳入新城规划范围,其余108个相对独立发展的小城镇中,北京市政府确定了42个重点小城镇。北京市发改委明确提出:正式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小城镇发展基金,引导北京市42个重点小城镇打造成旅  相似文献   

18.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在25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淮安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节点,历史上漕运总督部院长期驻节于此,是名副其实的漕运之都,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是展现大运河文化最为集中、运河遗存保留最完整的区域.2020年12...  相似文献   

19.
正6月14至15日,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就周岚、姚冠新、杨文喜等委员提交的关于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提案,赴扬州进行督办。省政协副主席周继业参加。委员们实地考察了扬州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和运河沿线文化遗存保护及高邮运河沿线生态保护修复、环境建设和旅游发展等情况,听取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扬州市政府的情况介绍。在15日召开的督办会上,周继业说,中国  相似文献   

20.
政治体制改革攸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循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从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着手,实现三维度有机结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立足于转型之际的现实国情,需要维护宪法尊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现有制度的内在优势,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实现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