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  相似文献   

2.
2013年12月以来,中央文献研究室先后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和《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三本书,受到了读者和各类媒体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记者就这三本书的基本情况、编辑思路和主要内容等问题,专门采访了这三本书的编者。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张教授,您好!从《中国震撼》到《中国触动》再到《中国超越》,每一本作品问世,都深受读者欢迎。您最初创作"中国模式三部曲"的初衷是什么?张维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这三本书,是我走访百国,思考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心路历程。我想把各种相关的问题思考得尽量全面一点、透彻一点,使自己呈现给读者的东西能真正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这个国家,对得起这个民族,对得起这个时代。中国崛起到今天这样,绝不能再被  相似文献   

4.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还是一个大官儿,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10月,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了一本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书,书名叫《红星照耀中国》。仅仅一个月后,这本书就发行到了第五版,后又多次被多家出版社重印和翻印,从中国走向世界,拥有了亿万读者,成为当时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通俗读物。埃德加·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1930年,  相似文献   

6.
<正>《从第五项修炼到学习型政党》本书是研究介绍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政党的权威力作。本书特别约请世界著名管理学家、畅销书《第五项修炼》作者、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先生撰写了关于学习型组织领导力的文章,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学习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之友》2014,(6):61-61
正《守住中国人的底线》王蒙著北京联合出版社本书为作家王蒙最新作品,有对国家顶层设计的看法,有对年轻人的谆谆告诫,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不同以往,作者以大师的高度,百姓的视角,知识分子的情怀,指点迷津,让读者看清自己,让自己认知他人。对社会热点的独到见解,对国策民生的深刻剖析,以及对国民性的重新发现和力透纸背的解读,既可让作者心灵从容,也可让读者充满领悟。《中国美德读本》苏叔阳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社苏叔阳先生的《中国读本》曾引起巨大的轰动。此次,苏先生续写辉煌,主编《中国美德读本》,约请多位作家,结合中国传统美德和当今社会普遍的价值观,用一百多个感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幸读到吕占斌同志的力作《从创业到成功--与企业家管理智慧大碰撞》一书,感想颇多.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样两句话:一是本书就是中国版的《从优秀到卓越》,看《从优秀到卓越》也难成企业家,不看本书必然成不了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家;二是国外关于中国企业及企业家的论著,吃了可能"不服水土"或"坏肚子",而读了本书就会使您"服水土"、"补肚子",学会管理中国中小企业,并使之"活命"、"长命".  相似文献   

9.
正本书是樊树志先生继《晚明史》之后,对晚明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变迁,在进一步推进晚明史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大历史的变迁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晚明大变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发生颠覆性大变局的思想和文化潜源。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党全社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中外读者见面了。这本书连同2014年9月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  相似文献   

11.
正《宋画三讲》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中国艺术入门读物。本书是对中国艺术普及课"宋画的故事"加以整理而成,以线描人物、写生花鸟、山水长卷,串联起宋代艺术史。力求通俗易懂,线索明了,使阅读体验更加流畅。书中重点选择了3位宋代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李公麟、宋徽宗和夏奎,以及3幅最能展示其个人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西岳降灵图》《写生珍禽图》和《溪山清远图》。传说、八卦、历史、理论……博古论今,谈艺论道,本书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2.
张义平 《先锋队》2015,(8):31-33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每次接一个新班级或带一批青年教师,我首先给他们开的书目就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本书的可荐之处,首先是因为传主苏东坡。苏东坡的人格具有普世的价值,读者可以从苏东坡这里汲取对于人生幸福和精神成长十分有益的养料。本书作者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位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他的智慧,他的豁达乐观,他的多才多艺,包容精神,现代人一样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穆棱县。父亲18岁时从哈尔滨市第一中学考入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政学院。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正在大学读书的父亲积极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唯物史观》,一本是《中国向何处去》。读了这两本书以后,革命的火种就在他心中点燃了。父亲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后,几位共产党员发现他做事踏实、忠诚可靠,几次传送秘密文  相似文献   

14.
华岗与《五四运动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岗是一位国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历史学家,他曾编写了《中国大革命史》、《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五四运动史》、《社会发展史纲》等著作。《五四运动史》是他的一项开拓性的研究。1948年华岗在香港养病期间,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最后一章《五四运动》,修改补充后单行出版。第一次由上海海燕书店出版,很快脱销。1951年新文艺出版社第一版印了4000册,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第二年重版时又印刷34000册。这本书一再翻印,是适应了全国解放后大专院校师生和机关干部配合学习《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共同纲领》的需求。正如作者在1952年修订本题记中所说:“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业已经历了三十余年,还没有出现一本完整的五四运动史。笔者所提供的这本小书……不料出版后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作为圣人的语录,两千多年来,它以不可替代的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思想情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孔子以及《论语》永远是权威的,神圣的。而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开坛论道,却道出了一个温情的孔子,一部朴素的《论语》。一时间,《论语》以这个时代特有的面目感染了众多中国人。其实,对经典的重读和诠释,在任何时代都是不能被忽略的。它代表着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示了人们精神的渊源和寄托。不论在什么时代,不论如何解读,优秀的经典著作总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这正是经典的魅力,也是我们推荐这本书给读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     
《创新与修复: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作者:刘建军周建勇严海兵/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本书提出三个问题:革命为什么会成功?中国为什么没解体?中国为什么会崛起?该书试图把共产党90年的成长作一个整体的研究,从而发现一个新的历史观,或者是通向一个新的政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著作的千千万万读者之中,蒋介石是最特殊的一位读者。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专门写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的。 当年,蒋介石也曾翻过这本书。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50年代的一天,当他已是败军  相似文献   

18.
言青 《新湘评论》2008,(5):63-63
从这份全国畅销书总榜看,有3本书特别值得推介:《沉思录: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从本刊上期总榜的第20位一跃上升为第4位,这自然得益于其思想的深邃,更与印在图书腰封上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是分不开的:“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句话,充分地展示了这本书经久不衰的魅力。同时,中医健康养生秘籍《国医健康绝学系列(一)——求医不如求己》以及实用经管类书《赢在中国:马云点评创业》也处于上升趋势,分别从第3位、第6位上升到第2位、第3位。  相似文献   

19.
明朝的李贽(号李卓吾),是历史中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最近,又读到付秋涛先生写出的《李卓吾传》。这本书考证详实,且有许多新鲜的观点。为李贽的研究开拓了思路,读罢掩卷,不禁勾起我的很多想法。研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中国的读者兴起了“重读热”,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对建国初期的文学名作产生了非常浓厚的阅读热情。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也摆出了久违的《红岩》、《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这个阅读热,不仅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读者,更使许多中年读者对这些“过去的朋友”痴迷地重读,而且正是由于许多中年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