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开国元帅聂荣臻重情重义,至情至性,被毛泽东称为"厚道人"。对于曾经共同生活和战斗过的革命战友,他始终难以忘怀,思念不已。现撷取其中几则故事,以飨读者。关心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聂荣臻先后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的战斗中,与周文雍结下了真挚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6日是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在刑场举行悲壮的婚礼83周年的纪念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爱情的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相似文献   

3.
深表感谢     
《党史文汇》2010,(10):56-56
《党史文汇》编辑部:今年是父亲赖若愚诞辰100周年。父亲的一生仅有48个春秋,是短暂的,他告别人世已长达半个世纪,但是人们没有忘记他,仍然深情怀念他,为他革命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正问:冯白驹将军家喻户晓,他是怎样开始革命的?答:我父亲是1926年参加革命的。爷爷是个石匠,靠打石头供父亲上了学。后来爷爷的石场被富人霸占,就失业了,没钱再供父亲上学。1925年,父亲就读上海大夏大学预科。读书期间,他参加了秘密共产主义小组,经常看《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和一些同学开秘密会,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思想比较进步。1926年,父亲停学回乡(海  相似文献   

5.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位于开平市百合镇茅冈圩广湛公路旁。陵园坐南向北,北靠325国道,建有高13.7米、宽36米的牌坊。陵园内,在20多米高的平台上,建有高31.6米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碑座正面镌刻着纪念碑碑文,记述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周文雍(1905—1928),广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穆棱县。父亲18岁时从哈尔滨市第一中学考入国立北平大学俄文法政学院。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正在大学读书的父亲积极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唯物史观》,一本是《中国向何处去》。读了这两本书以后,革命的火种就在他心中点燃了。父亲加入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后,几位共产党员发现他做事踏实、忠诚可靠,几次传送秘密文  相似文献   

7.
1993年11月26日,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丹东为我的先父赵宝城烈士隆重举行诞辰90周年纪念会,并决定将《赵宝城传》列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写计划。革命老前辈薄一波、刘澜涛、伍修权、马文瑞、黄华、郑天翔和山西省委书记胡富国.辽宁省政协主席孙奇、副主席林声等为我父亲题词,深切缅怀这位共产主义革命战士。 我的父亲赵宝城,原名赵城壁,字元和,1903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三岔镇。祖父赵世禄清末考中“秀才”,民国以后祖父作为新兴官僚南佩兰的幕友离开故土,长期就职于太原。父亲自幼随祖父在太原读书,1922年离晋赴京,在祖父的帮助下,考入“民国大学”,并寄居在北狮子胡同张作霖、张学良家中。在此期间,他直接  相似文献   

8.
70多年前,广州起义失败后,曾发生过一个“刑场上的婚礼”的悲壮故事。参加起义的共产党人陈铁军和周文雍,因叛徒的告密不幸被捕,临刑之际,陈铁军和周文雍面对刽子手的枪口,高声宣布:“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清末女诗人秋瑾的这句名言充分地肯定了妇女在拯救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在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年代,中华民族涌现出一大批为革命而英  相似文献   

9.
晓琳  晓铁  晓青  晓云 《党史文汇》2002,(6):29-31
在中华黄埔同学会会员中,有一位革命老人,当年曾被阎锡山确定为"天字第一号共匪",密查严拿.他就是我们的父亲乔丁珊.父亲一生追求真理,出生入死,有勇有谋,令敌人闻风丧胆,为开辟太岳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解放后,父亲却甘于淡泊,长期居住乡下,直到1979年才搬到城里.如今,父亲已去世15个年头了,但他献身革命的奋斗足迹在我们的心中仍然是那样清晰.  相似文献   

10.
正"书呆子气"1902年,父亲出生在湖南衡山县南湾村一个富裕的乡绅家庭,名字取自《诗经》中的"桓桓于征"。25岁之前,父亲一直在青岛、上海、广州等地求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希望当一名建筑师。然而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父亲看到"大好革命形势就这样被他们给毁了",气愤至极。父亲加入共产党,走出心爱的课堂,奔赴地处湖北南部深山的通城,参加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1.
惠延虹 《世纪风采》2022,(12):22-25
<正>1942年,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召开的高干会上,时任靖边县委书记的父亲被评为模范干部,受到大会表扬。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毛主席的题词高度概括了父亲的革命品质和工作作风,成为指导他一生从事革命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2.
春秋代序,时光荏苒,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这名二十几岁的青年党员,虽说党龄不长,但与《共产党员》结缘已经十年了。 说起相识,纯属偶然。那是1987年我读高一的时候,到同学家里玩,无意之中发现一本《共产党员》杂志,并一下子就翻到了“先驱者”这个栏目,其中介绍的是周文雍与陈铁军的故事。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着,此页中间周文雍在左、陈铁军在右的两人全身照,右下角写着他们英勇就义时,陈铁军的“就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典礼的礼炮吧!”那段慷慨陈词,跟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中的台词一模一样。没有想到,从此,我就同《共产党员》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24):80-82
鲁迅是文化革命的闯将。因他擅写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人就认为他一脸正气,为人严肃,缺少人情味。其实,鲁迅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他在家庭中,便是一位宽厚的丈夫、慈爱的父亲。且看他1932年一首题为《答客俏》的诗:  相似文献   

14.
孟红 《党史纵览》2022,(12):27-30
<正>著名词作家乔羽生前曾戏称自己一辈子没干什么事,就写了几首歌而已。然而,他创作的作品传唱不衰,成为经典,感动了无数中华儿女,拨动着几代人的心弦。从《让我们荡起双桨》到《我的祖国》再到《难忘今宵》,他深情讴歌心中的祖国,热情赞美伟大的时代,被誉为“一生为祖国而歌”的词作家。为革命而改名1927年11月16日,乔羽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大运河边(今任城区冯家大院18号)一个生活贫苦却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家庭,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乔庆宝。  相似文献   

15.
罗亦农7岁时被父亲送到离家不远的白云山下一家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他的记性很好,《人之初》、《增广贤文》、《幼学》等书,不到1年就读完了。两年读完《四书集注》,3年读完《四史》、《文心雕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书。他读书用心,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主张他很赞赏。罗亦农住在易俗河挂嘴洲时,他父亲罗子厚开了“石昌发”米行,雇请了不少工人。他放下了少爷公子的架子,不耻下问,拜工人为师。他也很佩服母亲的“慈善”心肠,有时跟着母亲去附近的“慈航寺”听尼姑讲述观世音菩萨“为广化众生的…  相似文献   

16.
被徐向前元帅称为“土马克思主义者”的徐朋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可他的革命事迹却鲜为人知。徐朋人,字仁洪,又名继玉,1903年出生于黄安县(今红安)紫云区高徐家村。父亲徐型仪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旧式知识分子,朋人幼时随父读书。他学习用功,还在课余阅读了《水浒》等优秀古典小说,对书中的英雄人物非常崇敬,幻想将来长大成人后,也当一名劫富济贫、改天换地的英雄。1921年,徐朋人考入黄安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入学后,学习了国文、算术、常识等新课程,并接触到教员中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他的眼界扩大了,学…  相似文献   

17.
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身于会同县枫木树脚村一个破落的侗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不落第秀才.整年不出门,只是一心想培养儿子继承和振兴祖业。然而时移事易,粟裕走上了与父亲愿望截然相反的道路。投笔从戎粟裕少年时代正处在五四运动时期。革命的进步潮流影响着少年粟裕的成长。他从小勤奋好学,热爱劳动。课余喜读《三侠五义》等剑侠小说,崇拜  相似文献   

18.
<正>《李鹏回忆录(19 2 8-1983)》2014年7月出版发行。在书中,李鹏回忆了和妻子朱琳相识、相知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也记叙了自己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颖超、李富春等革命元勋交往的经历。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1928年10月20日李鹏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父亲李硕勋曾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去世了。我闻讯急忙骑上自行车赶往北京万寿路13号中组部招待所,看望临时住在那里等待中央给他平反的父亲舒同。“文化大革命”中,在陕西任省委书记处书记的父亲被打成了“叛徒”、“特务”,受到长达8年的残酷政治迫害。在狱中,父亲曾写下被后人称为“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檄文”的《致专案组的“新年贺辞”》,表现出了一名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相似文献   

20.
最恨与最爱     
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写道:伯父几十年间一直未能回故乡,父亲周恩寿曾不止一次向他提出回家看看的请求,可他就是不答应。有一回,父亲被伯父叫到中南海西花厅观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