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虹 《理论研究》2020,(2):57-6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基础是遗产保护理论。源于其具有的遗产价值,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价值主要包括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个方面。面对城市化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困扰,应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健全法律法规,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提高传统村落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传统城镇化,它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充分说明,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和城市发展、形成城镇体系、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制定城市发展政策密切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等基础产业的关系,探索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103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00m3,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预计到2025年,人口增至16×103时,人均水资源量会降到1700m3,将成为用水紧张的国家。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加速建设时期,各地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和生态足迹赤字的城市更要通过加强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水污染控制、水源地保护等措施来防微杜渐。文章对我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水源保护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成都郫县唐元、三道堰、新民场、安德、唐昌五镇的饮用水水源地走访调查,发现该地区当前面临水源保护和经济发展无法调和的现实矛盾,涉及水源规划、饮水安全、生态补偿、招商引资、农业发展、场镇建设、民生利益等诸多层面。文章研究指出,只有通过落地诸如金融财税支撑、法律法规保障、规划政策调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揽子措施,才能在有效保障成都地区用水安全基础上协调推进相关场镇的经济发展和维护城乡居民的民生利益。  相似文献   

4.
胡彬彬 《当代贵州》2013,(22):30-30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野调查结果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令人堪忧: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发展导向,这种城镇化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动力结构一般可分为农业技术发展的推动、城乡之间收入与服务差距的驱动、城市工业发展的带动和制度改革的促进,四川藏区的城镇化动力不同于城镇化的一般动力系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文在新型城镇化思想的背景下分析四川藏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索出适合四川藏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要可持续发展,不仅需保护好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让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就业收入相结合.政府应负起公共文化服务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供给,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和知识分子参与,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社区营造等手段,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内的传统村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充分利用和传承延续.  相似文献   

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公布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既取得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绩",也凸显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疾",包括新城建设"摊大饼"、粗放发展新区、强制征地拆迁等各种城镇建设"诟病"。解决好过去城镇化建设的"诟病"问题,关键是依靠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为群众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把"群众路线"的"普遍性"理论,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实践当中,发挥"群众路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从而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发展,谱写"中国梦"的"美丽城镇"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辽宁城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辽宁城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辽宁如何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云庆  向怡泓 《求实》2017,(11):85-96
我国传统村落历史悠长,文化根基深厚。既有和谐生态的自然景观,又内涵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生存繁衍的根基。每个传统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回忆和传承,形成了各自宝贵的社会记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对传统村落统筹规划、合理保护、深入研究、科学开发,维系和保护我国传统村落的社会记忆。基于社会记忆理论挖掘村落的内在价值,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与蕴含着民间乡愁的社会记忆理论相结合,才能使这些隐于村落间的民间记忆更好地保存延续下去,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提供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村落保存着浓郁的回族民俗特色,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回族村落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观念民俗和宗教民俗等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因此,要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民俗文化的关系,保护民俗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是优先发展重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问题.要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城市化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煤炭、钢铁和水泥这些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的生产、消费和使用恰恰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模式下,煤炭,钢铁和水泥对城市化率的弹性较小,因此更容易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的城市化之路,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能源消费结构和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实现低碳经济与城市化的兼顾.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以工业为主导的企业经营行为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元凶”。企业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环保能力,使我国城市化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深刻转换的产物,是党的"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切实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包容性、和谐性城镇等要求。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党的社会发展价值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寻求社会价值共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价值共识;追求共同利益,夯实价值共识的基础;重视融合,寻求"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势群体是影响稳定大局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对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实践中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无法很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我国有必要出台专门的单行法规,使社会保障制度明确化、法律化,从而切实地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概念已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跨越国象和民族界限的共同理念。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国际合作的目标。当今世界各国问的经济合作与化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刻,而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成为国际合作的要求。在全球性问题不断出现的形势下,各国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使这一问题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解决。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从而也促使各国经常开展国际合作性的研究与开发。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间的接触和日益密切的交往,不但使多边主义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推崇,而且使国际合作也将进入互信合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廖斌  崔金星 《学习论坛》2006,22(9):75-77
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前提和基础有生态政治理论、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理论、资源生态经济理论、资源生态化和环境资源化理论等。节约型社会的法律内涵是以供定需的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导向型的发展规划,是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道路选择,是对自然资源进入社会经济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规划和调控。  相似文献   

18.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俊海 《新视野》2006,(5):16-17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问肠的提出目前,全国进城务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农民工”)1 .2亿人左右。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工人数已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外出务工,有利于为城市创造财富,为农村增加收人,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之后,还可以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此外,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强大的规范、约束、监督、调控功能,它通过法律制度的规范机制、法治文化的牵引机制、法律实践的调控机制,生成强大的法律控制力,为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提供法制保障。必须建立完善强有力的法律控制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律的控制力,以确保中华传统和谐精神转型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0.
培育和发展山西煤炭商品市场是山西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文章在分析山西经济发展中煤炭资源开发方面存在诸多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努力探求适合山西煤炭开发的目标和发展思路,以达到保护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