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15,(7)
<正>近年来,海门市始终瞄准促进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建设富有海门特色现代化农业的主攻方向和现实载体,因势利导,全力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2014年,村营收入超过1.48亿元,其中收入超过100万元的村较去年翻了一番,被农业部评为"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19元,同比增长10.9%,增幅继续超过城镇居民;按  相似文献   

2.
<正>兴化作为苏中苏北结合部的人口大市、水乡文城,近年来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推动"六个高质量"。对照全国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我市2018年人均GDP达到6.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万元,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90.9%,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增强。站在高质量建设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我们将对照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7,(14)
正海门的家纺产业始于清末张謇创办的纺织工业,改革开放后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发展壮大,并于上世纪90年代步入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阶段。步入新世纪后,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叠石桥家纺产业集群进入深化发展阶段。产业集群覆盖了周边8个县市(区)、30多个乡镇,从业人员50多万,拥有各类企业2500多家,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外贸供货额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江苏的二分之一。以高度内部专业化和外部规模化优势为特征的产  相似文献   

4.
岑文华 《今日浙江》2021,(13):60-63
成功筹办G20杭州峰会,申办2022年亚运会,常住人口超千万、经济总量超1.5万亿元、人均GDP超2万美元……在浙江省会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三张"名片"熠熠生辉.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进道路上,杭州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2,(8):2-F0002
海门:东揽黄海,南倚长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和“金三角上小浦东”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人口101万,下辖2个省级开发区、2个市级园区和17个乡镇,是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故里,是全国著名的“科技之乡”、“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生态之城”,是我省长江以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  相似文献   

6.
吴钩 《创造》2019,(5):83-83
胡雪岩、盛宣怀与张謇这三个晚清商人,生活的时代大体相当,但他们的人生轨迹与商业理念又大异其趣,恰恰代表了不同的商人境界。张謇是甲午年恩科考试的状元,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等官场大佬都与他有交情。但张謇却选择"下海"办实业。张謇比胡雪岩、盛宣怀更有独立诉求。他是最早提出设立商会的倡议者之一,因为他认为官应还权于商。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9)
<正>在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区域间人才政策日益趋同的当下,处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泰州靠什么吸引人才?泰州自2015年始,创新推出"三张券"人才政策,用"购房券"保障人才生活安家,用"创业券"支持人才投资兴业,用"创新券"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截至2016年底,共发放购房券7489万元,兑现700万元;发放创新券5亿元,兑现1.6亿元;发放创业券56张1.792亿元,兑付6440万元。"三张券"的效应逐步显  相似文献   

8.
杨江华 《群众》2022,(11):31-32
<正>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深化机遇,锚定“对接沪苏桥头堡”目标,传承先贤张謇先生“为天下惜人才”的宏大志愿,积极推进“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全链条建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生态圈,打造创新要素富集、创新活力涌动的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全区人才总量超过23万人,  相似文献   

9.
沈敏 《政策瞭望》2022,(4):9-11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鄞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考察调研鄞州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坚持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两手抓两促进,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二,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2∶1,连续3年荣膺中国最具幸...  相似文献   

10.
2005年,中国GDP增长率达9.8%,2006年仍可保持在9%左右。2005年,中国农业增长速度达5%,2006年仍将实现5%左右的增长。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同比增长9.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04元,同比增长11.8%,均超过GDP增速。截至200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4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上学难、看病难成为目前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消费者负担加重。2005年,就业形势恶化趋势得到控制,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97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2006年,就业形势总体上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紧张局面。人口净增数逐年减少,人均GDP和人均生活水平得到更快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到2005年底,全部取消农业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近6%。  相似文献   

11.
王斌 《同舟共进》2022,(2):44-45+48-49
<正>张謇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为建设“新世界之雏形”作出了不少开创性建树。而作为一位生活于社会巨大转型时期的历史人物,他身上同样无可避免地烙下时代的印记。这在张謇的婚姻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充满着新与旧、落后与进步、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观照张謇的婚姻情感生活,可以让我们更为立体地认识张謇,还原其有血有肉的一面。邂逅“桐花女史”张謇的情感生活可以追溯到他青少年读书时期。他的前半生,走过了30年漫长而痛苦的科举之路。  相似文献   

12.
时针倒拔20年,这里的一个劳动日是两角三分钱,人均年收入不足70元。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 而今,这里的人均年收入达7100元,人均拥有家庭财产8万元。吃的讲营养、穿的讲漂亮、用的讲高档。改革开放20年,经济腾飞的快车把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三靠村”带上了文明、富裕的小康路。  相似文献   

13.
陈旭  王志高 《群众》2013,(8):61-63
钟山叠翠,太湖扬波。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蓬勃生机。无论是经济综合实力,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是城乡建设面貌,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2012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重庆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如何抓住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一、没有区县小康,就没有重庆的全面小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重庆许多经济指标已经接近、达到或者超过基本小康的标准。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971亿元,按3100万人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3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重庆目前小康“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8,(2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振了广大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海门市是著名实业家张謇先生的故里,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从上世纪初张謇先生创办大生纱厂开始,民营经济逐渐萌芽。历经百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海门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  相似文献   

16.
梁保华 《群众》2007,(1):4-11
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目标,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增长14.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500美元;财政总收入超过3900亿元,增长25%以上。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分别增长14%和10%以上。全省经济保…  相似文献   

17.
<正>7月3日至6日,台湾青年企业家张謇精神研修活动在江苏南通举行,来自台湾岛内及大陆60多名青年台商,通过聆听专题讲座、实地探访城市风貌、参观当地企业、参加两岸青年企业家张謇文化交流会等,了解张謇生平事迹,体会张謇家国情怀、实干精神、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增强“两岸一家亲”的认同感,让张謇企业家精神在海峡两岸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京高淳武家嘴村,30多年前,是石臼湖畔的一个“渔花子村”。1980年,这个人均3分地的村落,辛苦一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9.13元,1983年,村集体账户上仅有126元钱。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武家嘴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村党委领头人带领全村人民创新、创业、创优,超常发展,率先发展,2010年,武家嘴人均纯收入超过9万元,  相似文献   

19.
《山西政报》2013,(16):2+36+34
朔城区是朔州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793平方公里,辖9乡、2镇、4个街道办事处、299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近年来,朔城区突出"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立足建设"自然生态精致宜居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定位,按照"改造老城区、拓展新城区、打造生态区、提升中心区"的建设思路,以及"南移、中改、西拓"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城中古城文脉、城南湿地水系、城西园林生态三张城市名片,拓出城市发展新格局。累计投资520亿元,拆迁面积54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新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总量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95933.3亿元。 二、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超过800美元,2001年超过9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或中低收入国家水平的下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