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庾新顺 《传承》2014,(10):28-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始建于l961年,是南宁红色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陵园内部依次可分为陵园大道、中心广场、广西革命纪念馆、中央山顶亭廓、抗日战争景区、解放战争景区、和平景区和烈士墓区等部分,象征先烈革命精神万古长青,浩气长存。另外,李明端、韦拔群等百色、龙州起义烈士纪念碑园,雷经天同志故居,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遗址,南宁革命烈士纪念碑,洋关码头遗址等更体现了南宁红色历史文化的沉重、光辉和不朽。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1,(16)
正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相似文献   

3.
<正>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习近平“听父亲讲湘江战役的故事,我挺受触动的,于是决定前来参观,想给学生讲授思政课时也加入这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3)
广西东兰武篆是韦拔群的故乡,是中国农民运动重要的发祥地。东兰有45处极具教育意义的革命遗迹遗址,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是广西红色历史资源积淀最深厚的地区。其中,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东兰革命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些革命遗迹遗址是传承红色历史、发扬优良传统、传播廉政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革命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微媒体"的出现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传播,应以革命历史、革命人物、革命遗存、革命精神四大基本内容为重点,创新传播方式,满足当代人解决问题的需求,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即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的特质。作为其载体的红色文化资源,既是红色文化的创新之源,也能为新时期传播红色文化提供实践基础。在实施时,应通过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和文化渗透来提升其价值,并拓展育人途径来强化其功能。  相似文献   

7.
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6,(11):16-16
我们到革命老区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加强红色文化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作用,创作生产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大力传播红色文化,编写出版革命传统文学作品,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突出红色主题,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表现为教育形式单一,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投入严重不足,红色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红色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够顺畅。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广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全区有84个县被列入革命老区,范围占全区县市区总数的75.7%。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用好广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树立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作出指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我区红色文化资源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使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产生于革命年代,是党长期革命奋斗的文化留存。现阶段我国的红色文化的产业架构正在逐渐的细化、分层,自觉地从文化的收集逐渐转换为在现有红色文化基础下的自我生产。文章立足红色文化发展现实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索,有针对性地聚焦于当前红色文化开展所需要发挥的优势和关键,试图提出红色文化具体应用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委及四套班子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前不久专程来到地处南昌的方志敏烈士陵园,上了一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现场课”:通过敬献花圈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并参观了方志敏烈士生平展览将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是江西省委启动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1,(7)
正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通过地方立法对红色文化实行保护,既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又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路径。南京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运用法治方式对南京红色文化保护工作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实践中所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奋斗史,是青年人文素养培养的"活教材"。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和奋斗故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进一步提升当代青年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二十二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经过综合修缮、环境整治和精心布置,以全新的景观面貌向社会集中开放,成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课堂。北京革命旧址资源丰富,既有北京李大钊故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等重要党史人物故居,又有陶然亭慈悲庵、"亢慕义斋"旧址等重要会议场所,还有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赵家楼遗址、二七惨案长辛店旧址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以及李大钊烈士陵园、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马骏烈士墓等重要纪念设施。  相似文献   

16.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是党领导革命军民践行初心、牢记使命之精华的积淀与凝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土、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江西红色历史的独特地位和思想文化价值,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更是红色革命道路、革命文化、革命精神最直接、最深刻、最生动的教材和课堂。2014年4月,在公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我市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有数以万计的烈士为革命献身。全市各地先后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121处。国务院先后批准我市张自忠烈士陵园、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杨闇公烈士陵园、万州革命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直辖前,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我市库里申科墓、杨闇公烈士陵园、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酉阳县烈士陵园为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目前,市民政局在全国、原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批重庆市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共8处),已经市政府同意,现  相似文献   

19.
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承载民族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建立的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并具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资质条件的重点场所,包括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烈士陵园、文化遗迹、革命遗址、爱国名人故居,以及反映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名胜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先进单位、重大建设工程等。目前广西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9处,其中国家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意义上,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世界优秀文化,创造的红色精神和红色资源的总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红色记忆与红色精神、远大理想与现实奋斗,这三者是构成红色文化叙事结构的核心元素。新时代需要发挥红色文化叙事的导向、凝聚和传承作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精神指引,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守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