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9,(9):58-58
潜海龙在6月29日的《北京晚报》上撰文指出:近年来,状元备受关注。每年高考分数刚一公布,状元的照片、事迹便会立即登上各个媒体。学校热衷于出“状元”,因为出了状元的学校,就有了招生“金字招牌”,就有了对外宣传的强有力武器!于是,有的学校千方百计地用“状元”来包装自己的形象,提高学校的声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举时代究竟有多少状元(不含武状元和女状元)呢?据史籍记载,有唐一代,共有状元139人,五代十国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沿唐制,有状元11人。宋代有状元118人。元代的蒙、汉状元共32人。明朝有状元90人。清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制时,其间有状元114人。总计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状元504人。辽金两代,实以名列榜首的进士为状元,则辽代的状元为18人,金代的状元为15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的状元有14人。若上述状元可与唐、五代、宋、元、明、清状元同列,则中国历代状元共计552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唐…  相似文献   

3.
南宋两府科举状元具有人数相同、南宋两府科举状元均出于府衙所在地、两府文科状元较多,武科状元绝少三个共同点,明清两代宁波与湖州府科举状元人数存在差异。从古代藏书文化分析,宁波与湖州两府均有藏书家。书籍增多,对促进两府文科状元产生,起到间接作用;宋代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系两府产生较多状元之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4.
状元意指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一名的人。所谓"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名",得状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再加之关乎国家人才选拔和个人功名利禄,上至庙堂下至江湖,对此极为重视。尽管古时的风俗,今天的人们遵从很少,却惟对状元的热情有增无减。每年的当下对节,是举国瞩孽的“高考季”,热闹的节日很多,“晒状元”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她最初在2001年获得全团番茄种植状元是运气的话,那么在2004至2006三年间,先后获得全团甜菜、辣椒、番茄种植状元,蝉联三连冠,那简直就是一种水平,一位名副其实的种田能手。这位三连冠获得者,就是农二师二十七团二连女工、兵团三八红旗手李华英。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的高考过后,一些大学准备花重金揽得"状元"归。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某名牌大学,开出10万元的价码,争夺各地状元。进学校后,院系还会奖4—5万元。这样算来,一名"状元"的报价,大约为15万元。去年,南方某省"状元"最终的"成交"价格为20万元。  相似文献   

7.
状元意指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一名的人。所谓"十年寒窗苦,一朝金榜名",得状元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再加之关乎国家人才选拔和个人功名利禄,上至庙堂下至江湖,对此极为重视。尽管古时的风俗,今天的人们遵从很少,却惟对状元的热情有  相似文献   

8.
夏日的黑河,江水丰盈,万木苍翠,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 前不久,黑河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了全市第二届普通劳动者"百业状元"命名表彰大会,园林管理处党支部的王辉、张殿奎双双获得"绿化状元"称号.同一行业、同一单位竟有两人获此殊荣,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一天,在园林处的三楼会议室里,班子成员和党员们相聚在一起.一来为两位"绿化状元"祝贺,二来谈谈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相似文献   

9.
《党史纵横》2009,(12):F0003-F0003
2007、2008、2009年,三年的锦州市高考状元,让这所有着“状元摇篮”美誉的学校,着实让人惊叹。而与之辉映的,还有一个又一个省高考状元:1980年胡清海、1989年魏德辉、1995年李松、2009年马长春。状元星座深深刻写在北镇高中蔚蓝的天空。近年连年抬升的一本率和二本率又不断为北镇高中带来“千人上线”的高考奇迹。  相似文献   

10.
每年高考后各地总会上演不同版本的“状元秀”,而且越演越怪诞。不信,诸位请看:报载:公元2005年6月27日,烈日当头,某省今年文理科“全省高考第一名”的两位同学,头戴官帽,身披状元袍,装扮成“唐朝状元”,走进整修一新的曲江杏园。许愿、祭拜、题词,大红的花儿把他们的脸映衬得灿若苹果。不仅如此,有人煞费苦心,把状元夏装搞成了冬装,让我们的“状元大人”哟,汗珠儿浸透锦袍,他们的爹妈直嘟嚷:“简直活受罪嘛!”这些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学子,在历经炼狱般的高考后,却被有些人用来作秀,受尽折腾。这不,两年前,某市一个小村庄举办了一个什么“状元…  相似文献   

11.
汉代俗赋与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乌赋>的出土让学界注意到汉代俗赋文体的存在.<韩朋赋>残简是其佐证,汉代大量说书俑的出土是其旁证.由此推想,汉代文献中有一些夹杂韵体的故事应该也是对俗赋的记录.这些俗赋讲诵虚拟故事,演绎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小说特征,在中国古代小说发生研究中,也应居于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主要由铧嘴、大小天平坝和南北二渠、秦堤、陡门等组成。也许开凿之初没有现在这样完善,但是,史实表明灵渠北渠是秦代史禄所创建应该确信无疑。伍镇基先生所提出的灵渠北渠不是秦史禄所修,而是东汉马援创建的观点,无论从证据还是从逻辑上讲,都是无法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从《周易》发轫,经过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的确立和发展,到宋明理学时代趋于成熟。理学诸子从宇宙本体论与人生境界说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说,使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成为更加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资金匮乏是六盘山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的最大困扰之一,执行全国高度统一的金融政策意味着竞争力相对低下的连片特困贫困地区面临进一步资金紧约束.制订全国统一性前提下适度区域差别化金融政策符合我国金融政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越  张杰 《理论学刊》2006,(12):102-106
富民是齐国治国思想的基石。它源出于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思想,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现出愈益丰富的内容。齐国的富民思想和举措是齐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基石,是齐国称霸诸侯、争雄天下的前提,同时也奠定了百家争鸣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赵志成 《理论建设》2020,36(1):55-60
近代以来,中国自主创新实践与自主创新思想发展大致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自主创新思想都各有其明显的精神内核及其演化历程。中国自主创新思想的精神内核由此经历了从科学启蒙到科学救国再到科教兴国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7.
古相思埭运河修筑于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其旅游资源兼有人文与自然结合的特点:历史底蕴浓厚,湿地景观独特。应当通过合理开发,以建立具有人文景观与湿地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新的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乡村民主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支持,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应用于乡村民主建设之中,有助于夯实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的政治基础,有助于提高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有助于推动乡村民主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洁 《理论建设》2020,36(2):85-88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夯实党的领导的强基固本之策,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活力来源。基层党建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党的未来发展。新时代的基层党建工作应严格遵循党章要求,落实十九大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20.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都以治国、治军为首要。依法律作为治军的有效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有值得后世警醒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