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一种“超当事人主义”现象,其暴露出司法的信任危机。“超当事人主义”现象的背后,正是我们对司法民主观念的误读。司法民主的核心内容是为民众提供可实现的公正裁判。从法律修辞学的视角而言,具备可接受性的裁判必须以司法权威为前提;在提高法官人格魅力的同时,淡化整个司法过程的人格化因素;司法体系在信息认知方面必须对当事人足够开放,而在规范层面则应该严格限制法外因素进入。法官对裁判后果的评价,应超越于“让当事人满意”的简单后果论,在司法过程中坚守并追求“规范性共识”。  相似文献   

2.
1月22日上午8点30分,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审判庭。由来自洋浦经济开发区法院民事经济审判庭法官主持的一起房屋预售合同纠纷案的庭审正式开庭了。庄严的法庭里坐无虚席,旁听席上就座的大多是海南省各级法院的法官。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与传统审判方式大相径庭的审判。整个庭审过程中,原告海南世通房地产公司和被告海南华美房地产公司平等地“对簿公堂”:原告代理人陈述投诉理由后从容举证,被告和被告代理人——应对辩驳,当庭质证。双方唇枪舌箭,你来我往。法官则始终居于“主持人”和“裁判员”的位置,依法对当事人双方提出的证据表示确认或不能确认。经过150分钟的庭审、答辩和最后陈述,主审法官和两名陪审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依法成功地作出了调解。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之际,有一种“好心”却出奇地多。先不论这种”好心”是否货真价实,单见其往往出现在败事而非成事之后,就足以让人生疑。“好心”办了好事,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好心”办了坏事,也确乎难兔。但办了坏事之后都一概用“好心”来宽宥,倘是旁观者,则糊涂得紧;倘是当事人,则狡猾得紧。 有记者到福建泉州采访,了解了这样一件事。(见6月8日《经济日报》)一位农民养了10多头牛,小日子过得不错。县领导听了镇领导的汇报后,说:“好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嘛,争取培养成养牛专业户。”镇领导便…  相似文献   

4.
瞭望哨     
“谁有本事谁上”,这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常听人强调的一个道理。说者多了,听得久了,似乎成了一条绝对真理。其实只要你细一琢磨,就会明白并非如此。当然要“上”必须要有本事,但首先必须弄清本事的含义。我们所需要的本事,首要  相似文献   

5.
国徽顶在头上,天平扛在肩头,并不等于就是人民的合格法官;有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也不就算是合格的法官,人民的法官关键是要有一颗公正的心。公正是法官的天职。“案子一进门,双方都托人”,这是当今司法工作面临的活生生的现实。在诸多“说情人”、‘“拉关系者”之中,不乏位高权重的领导者,出手阔绰的“大款”,面对社会上刮来的“东西南北风”,黑龙江省五常人民法庭庭长孟宪福头不晕,腰不软,秉公办案,严肃执法,成为群众心中“公正的法官”。权势,必须给法律让路。一次,一位局长的女婚,自恃“门子”硬,公然将法院…  相似文献   

6.
日前,有机会到苏北某一偏僻小村进行社会调查。刚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写在墙面上那林林总总的标语口号:“要脱贫,先养禽”、“要致富,先栽树”、“经济迈大步,集资先修路”、“粮食创高产,先扩水稻田”。正当我驻足凝视那条“要想达小康,先把电话装”的标语口号时,一位老农一本正经地向我投来一句话:“这叫我们到底‘先’干啥?” 凡事这应“首先”、那须“第一”,这要“大干快上”、那是“当务之急”,不仅使群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而且还加重了百姓的经济负担。到头来,只能是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标语口号,作为置身于…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建邺区法院民庭法官金立安“制造”了江苏省第1份带有“法官后语”的判决书,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其买这已不是新鲜事,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从1996年6月开始,在1份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的第二审民事判决书上,首次附设“法官后语”,然后有选择地在二审、再审民、刑案件裁判文书中试行。而建邺区法院附设“法官后语”的判决书则是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案情如下:  相似文献   

8.
彭志忠  黄卫华 《学理论》2009,(9):120-122
法官释明权是法官的职权,被称为实现民事诉讼制度目的的修正器。为准确而公正地适用法官释明权,本文认为释明权适用应遵循尊重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坚持法官中立、坚持公开透明、坚持适度的原则;应在诉讼请求、当事人举证、法官法律观点三个方面进行释明;释明的方式应分为口头和书面二种,口头方式以发问、晓谕两种为宜;法官行使释明的时间应是在当事人举证期限过后、法庭辩论结束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一片辽阔的大草原上 ,就曾有这么一群千里马 ,它们个个都能日行千里 ,每匹马都在心里热切地渴盼着有一天伯乐能来这草原一次。终于有一天 ,伯乐真的来到了这片草原 ,并欣喜地发现了这么多的千里马。伯乐想让这群马一个一个地跑一下看看 ,于是问 :“谁第一个先跑呢?”这时 ,所有马心里都异常高兴 ,因为终于见到了伯乐。可所有的马也都恪守“谦虚”的古训 ,谁也不愿因抢先亮相而遭众马非议。于是 ,个个都想一试身手 ,又个个都看着别的马 ,面面相觑 ,谁也不好意思先跑。伯乐一连问了五遍 ,终于有一匹年轻的白马向前踏了半步。这时 ,后面跺脚…  相似文献   

10.
周叶茂同志作为一名资深法官。在目己的岗位上,多年来公正司法,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他目身的人格魅力,体现着法治的强音、正义的呼唤。在担任准安币清浦区法院院长的短短5年中,他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带出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全院有80名法官先后被区文明委授予“文明法官”称号,有13位同志被区人大评为“人民满意法官”,一名同志被省高院荣记二等功。周叶茂同志1999年被淮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币“十佳政法干警”称号,2000年被淮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双争”活动先进个人,2001年被江办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相似文献   

11.
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在体制转换中,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过程,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整合与调适过程。谁先认识到这一点,谁就能主动地驾驭变化万千的竞争局势。笔者以为,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曾有过象“鞍钢宪法”、“大庆精神”那样可引以为荣的企业文化,但那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相契合的文化,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它需要不断地发展以相适应。重塑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当前国有企业应亟待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二十一世纪国有企业的企业家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一、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刚柔与文…  相似文献   

12.
张兴伟  文冠斌 《学理论》2010,(23):149-151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模式分别表现为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当事人主义模式更多地体现对抗辩论,而职权主义模式要求法官在民事诉讼审理过程中行使释明权。对抗式辩论原则的实现与法官行使释明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冲突。对此,应加强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纠纷,限制法官行使释明权的范围,使民事诉讼向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转变,实现对抗式辩论原则与法官释明权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作了规定,即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显然,民事诉讼法一方面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放在“当事人”一节中加以规定,使其成为当事人的一种;另一方面又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时,其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这显然又将其与当事人区别开来。基于这一规定本身存在着内在…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一事不再罚”的理解和适用。所谓一事不再罚,是指行政主体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但是,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显然不完全等同于“一事不再罚”;它对“一事不再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所限定,即规定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处以两次以上罚款,但可依法以其他形式进行处罚,比如可以给予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这是属于并处和多个处罚的问题,而不再是“一事不再罚”的问题。所谓并处是指同一机关对同一违法行为给予不同形式的处罚。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什么叫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第一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内涵外延和判断标准,第二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三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宗旨和目的,第四个内容主要是回答发展的方式方法和基本要求。我们党所提出的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论断,侧重阐述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又进一步阐明了什么叫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把上述内容综合起来说,这就是我们党所提倡树立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晏国政 《瞭望》2021,(15):1-2
如何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克服新时期的各种风险挑战,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这是上一程“赶考”试卷的答案,更是我们成功作答新时代考卷的“核心密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成、无盐同淡。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跨地域流动性越来越大。民事诉讼迎合时代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便利当事人参与诉讼和法官审理案件,网上审理孕育而生。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均处于隐性保护阶段,更无从谈及对网上审理中当事人隐私保护问题,这在实质意义上对当事人隐私保护造成不可避免的困难。本文从网上审理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的认识出发,分析司法实践中的现存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阎长贵  王大宾 《各界》2014,(11):11-15
“文革”初期,即1966年12月到1967年7、8、9月(或更长一些时间),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而后多次批斗,是“文革”中的一件大事。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有关彭德怀的著作和文章出版和发表不少,对这个问题也多有谈及,但仿佛还没完全说清楚,而且错讹不少——我们作为这个事件的主要当事人,尽量把它说得清楚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20.
单位里组织学习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一人念,大家听。念完之后,主持人让谈心得。说什么好呢?很是沉默了一阵,都在琢磨:想说出超出文本的话吧,实在不易;说“大路话”吧,没意思;不说话,都闷起来,又不是事儿。正踌躇间,屋角炸开一串“响雷”——  “我是越听越高兴,越听越生气。高兴,是文件上的话说得实在太好了;生气,是改革这么多年,上边开了这么多会议,议决了这么多重要问题,可是,都落实了吗?该谁落实?怎么样落实?落实不了是谁的责任?对责任人该不该有个说法?……”  “就说这官僚主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