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曼  韩锦伟 《世纪桥》2023,(3):69-7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因,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行力量,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在10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形成的多种精神形态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2021年9月,中宣部公布了第一批46个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相似文献   

3.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与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突出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意志的凝聚。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对崇高理想与信念、对正义事业坚定执着的追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类矛盾彼此交织、彼此碰撞,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考验。为此,要充分发掘长征精神所具有的新时代价值,凝聚起克难攻坚的巨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使命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丰厚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辉煌业绩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涵丰富、特质鲜明,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继续增进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好其传承和发展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要科学把握其基本内涵,明晰其鲜明特质,更要关注其生成逻辑,深刻挖掘其现实价值,科学构建其传承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历史空间,纪念空间以空间形态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运用纪念空间开展纪念活动绵延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全过程,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可以有效保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记忆,拓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表现方式。纪念空间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功能在于其可以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赓续场域,突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赓续的时空界限,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赓续实效。当前,纪念空间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必须创新纪念空间表达方式,统筹整合网络纪念空间,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记忆之场,做好纪念空间的当代阐发,构建精神谱系的常态化赓续机制,形成纪念空间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6.
雷锋精神是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视角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构成了雷锋精神的现实根基,科学的理论、各级党组织、英模的实践活动构成了雷锋精神永恒的活力。与此同时,雷锋精神本身也体现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格典范、改革开放时期的道德引领、新征程所彰显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清薇 《世纪桥》2023,(5):69-71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同步生成,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同根同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以此深化大学生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认知,增进大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8.
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百年党史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史,也是精神锻造史。一百年来,接续奋斗线与精神锻造线相互交织、互为支撑,共同书写了蔚为壮观的壮丽史诗,共同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政党之问。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纵向上表现为伟大建党精神百年演进中的历史轨迹与完整形态;在横向上表现为作为整体的一代代共产党人特定的精神境界与精神状态。从建党精神到精神谱系,深刻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鲜明特征与历史走向,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凝聚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心血与奋斗,蕴含着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新的征程上,全党必须在接续精神源流中保持政治定力、增强奋斗动力、激发斗争活力、凝聚复兴合力,继续谱写新时代的精神史诗。  相似文献   

9.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总称,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精神不仅是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重要资源,而且对于其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激励担当作为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要通过营造红色氛围、激活红色资源、加强红色精神教育等进路,充分发挥红色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伟大斗争,源于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原点,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与概括。  相似文献   

11.
理解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需要秉持整体性的历史思维。将大历史观作为解释框架,从规律史观、长远史观、整体史观分析,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定位是“承前启后”。从规律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两个务必”的认知根基上。从长远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内涵里。从整体史观看,“承前启后”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深刻理解“两个务必”的内涵和“承前启后”的定位,对于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占可 《世纪桥》2023,(2):63-67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了气壮山河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奠定了重要基础和前提。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全面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自信于伟大梦想、积极投身于伟大事业、直面困难于伟大斗争、自律自强于伟大工程,不断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伟大光荣。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要求。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有3个重要问题需要把握:一是深入理解党的伟大精神及谱系的形成与提出。它们不是同一个概念,精神形成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党对精神的培育和铸造,精神提出则是党对这一精神的认识及概括。二是深入认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的基本构成。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展现了这一精神谱系由伟大建党精神开始,在不同时空条件下从抽象到具体、从唯一到多样的历史传承进程。三是深入认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的重要价值。要进一步增强践行这一主题的自觉性、主动性,必须对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的重要价值有一个清楚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兵团精神植根于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代代兵团人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凝结而成的精神财富,承载着兵团人的价值目标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和弘扬兵团精神,从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闪耀着理性光辉和人格光芒的科学理论,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习近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在价值上、内容上、时机上具有契合性、关联性、恰时性。结合高等院校的特点,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政理论课创新的讲述方法;融入青年人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地域性精神谱系融入课堂;优化顶层设计,将精神谱系融入高校制度建设,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这一重要命题一经提出,就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历史逻辑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纵向历史分期、横向类别划分、历史源头、构建经验等内容;在理论逻辑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成机理和内在逻辑、核心理念与精髓要义、鲜明特质与价值意蕴等内容;在实践逻辑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发展的实践主体、实践载体、实践路径等内容。在通过重要时间节点整体了解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要认识到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更注意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更重视历史分析和现实需要的融会贯通,更注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更广泛促成专业研究与交叉研究的协同合作,进而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的独特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在党治国理政的新时代,习近平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自觉,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精神谱系、核心要义、时代价值、弘扬传承进行了新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红船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处于历史转折点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营养剂。分析共性,两者都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都明确标识或包含着对坚定理想信念的表述和创造精神,都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分析差异,两者着力于不同的阶段目标,体现了不同的思想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架构中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地位。新时代继承与弘扬红船精神与西柏坡精神,要依托物质载体培育直观的情感认同;要融入党建实践,确保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有效链接;要紧跟时代潮流,以新媒体技术实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0.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和建设活动中通过不断积淀、整合、创造出来的一种特定的资源,它弘扬了中国共产党光荣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了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的产物。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对于坚定广大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挥其激励人、鼓舞人、启迪人和警示人的价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