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晶 《世纪桥》2024,(5):76-78
新课标持续推进的当下,中职思政教育重要性日益突出,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关键目标。议题式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有序教学,为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中职思政教育需要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合理设置议题,构建其真实而生动的学习情境,围绕议题优化课程与活动设计,为学生们提供更加贴近成长实际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途径,促进中职教育良性发展并凸显议题式教育价值和作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持续提高,强化知识储备的同时发展关键能力、高级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将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实需要。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需要解决好理念、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并需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形成合力,增强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进课堂、进头脑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余义平 《世纪桥》2023,(3):1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大使命。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培训学习、整合教材内容、创新传播载体、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具有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和立德树人的时代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塑造坚韧品格、提升道德修养有着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应当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教育,把握教学重点、拓展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发挥社会大课堂和校园文化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弘扬光荣传统、龄续红色血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杨梅 《世纪桥》2022,(9):58-60
新时代的发展对于社会人才的思想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建设较为薄弱,更须加强思政课建设。要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除了要不断强化理论深度,还要以行促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作用,这也意味着思政课实践教学也须不断与时俱进。基于此,从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背景、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索三个方面,展开对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经环节。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实施者,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是课程本身和教师自身的需要,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面对其提升实践教学能力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须以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构建顺畅的社会实践渠道为主要路径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建国 《世纪桥》2022,(10):33-35
党史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党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效果。目前党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也面临一些问题:课程资源不足、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针对相应情况,高校通过挖掘党史思政元素,构建完善的思政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8.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思政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传授,又要重视情感熏陶,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将党史与思政课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课程,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意义及党史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党史教育融入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以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深化,如何结合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提升“四史”教育质量并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文章以当前高等教育环境为背景,探讨了加强“四史”教育在大学中的实施策略,如深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关注学生的接受度和认知水平等,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深入、与时俱进的学习体验模式。期望通过这些策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四史”教育的兴趣和认同,同时也希望能够对他们的核心素养、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观念等方面的培养有所加强。结合现代技术和方法,助力学生形成全面的世界观、科学的方法论和坚定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主题明确、思想深邃,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是最生动的思政课教学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师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中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大学生所处历史地位的政治要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实践教学,运用新媒体技术,切实提高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效能,对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曲雪松 《世纪桥》2024,(1):103-105
统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课主题教学运行机制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专业特点出发,通过提炼教学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匹配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拓展课堂实践等环节,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将专业元素融入思政课的各个环节中,建立互补式的课程体系,增加思政课的亮点和出彩点,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林炜 《实事求是》2023,(3):76-83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并对此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传承红色基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红色基因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赓续党的百年红色血脉和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此,高校思政课要着重把握用红色精神沟通心灵、用红色历史启智润心、用红色信仰激扬斗志的三维要求,做到讲准、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发挥红色教育的育人效果,确保党的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3.
贴近艺术,艺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创新才有根本活力。把握艺术院校和艺术生的特点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前提;研究、运用艺术资源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基础;形成适合艺术生的教学方法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关键;培养双誉型师资是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高低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必须坚持育人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知行合一的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泗铮 《世纪桥》2024,(4):75-77
“山海协作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期提出并推进的重大工程,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将山海协作实例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深入挖掘运用地区社会资源、上好大思政课,有效提升理论的说服力、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增强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整理收集经典实例素材的基础上,通过走进课堂讲好故事、挖掘内涵分析经验、实地走访探察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16.
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主要体现在: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任务;强调思政课是关键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贯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强衔接贯通和协同联动;坚持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念,提高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相对接等方面。这些理念创新,对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支撑.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及模式去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高校正在讨论、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高校思政课如何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使思政课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是筑牢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推进党史元素融入思政课,需要做到“五个结合”,即准确把握党史知识与深入挖掘党史元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高校实际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把握整体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挖掘党史元素,丰富党史资源,不断推动党史进课堂。  相似文献   

19.
申勇健 《世纪桥》2023,(7):68-70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面对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趋势,提出大学思政课教学实现高效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阐释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实现高效性的主要方法。通过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大学思政课教学实现高效性进行实践探索,提出实现大学思政课教学高效性的对策,以及如何实现大学思政课教学高效性的改革,以期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晶。在全球教育创新实践中,慕课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为未来高等教育课堂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面对高校学生这个最活跃的群体,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注重结合慕课平台等优选慕课资源积极探索和改革创新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