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正>当贪官潜伏现象已比较普遍且还有延长趋势时,就表明主要原因已不在贪官方面了实践表明,潜伏期越长,关系网就越牢,查处难度也越大;潜伏期越长,"污染"范围就越广,官场风气就越坏;潜伏期越长,敛财就越多,国家损失也越重。因而,于社会和国家而言,贪官潜伏延长现象不能不察。  相似文献   

2.
<正>当贪官潜伏现象已比较普遍且还有延长趋势时,就表明主要原因已不在贪官方面了实践表明,潜伏期越长,关系网就越牢,查处难度也越大;潜伏期越长,"污染"范围就越广,官场风气就越坏;潜伏期越长,敛财就越多,国家损失也越重。因而,于社会和国家而言,贪官潜伏延长现象不能不察。  相似文献   

3.
77.8%的受访者表示对"官油子""十分反感,厌恶";基层干部却存有疑问:官油子是不是会做官的表现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官油子被重用,主要危害在于"造就了更多的贪官、庸官,形成恶性循环"(占总88.2%)和"败坏了官场风气,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占总80.4%)68.4%的受访者认为,治理"官油子"病是整顿吏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最近,某报以"办个夫人培训班,回家吹好‘枕头风’"为题,报道了河南省妇女干部学校与宝丰县有关部门联合攀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夫人培训班的消息。笔者认为,举办领导干部夫人培训班的做法值得倡导。近年来,全国侦破的一些大案要案充分讧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贪官背后往往有贪妻。那些贪赃枉法、见钱眼开的人,几乎都有个"夫唱妇随"的妻子。有不少人沦为"阶下囚",其"城门"是从他们的妻子身上开始打开的。中国有句古老的俗话叫作"妻贤夫祸少"。千百年来无数事实证明:妻子在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虽然现今我们的一些领导干  相似文献   

5.
法律责任:人们痛恨贪官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腐败在根本上只能通过法律来惩治,"以恶治恶"的做法不是法治社会的体现近期以来,媒体不断有涉及贪污腐败的揭露性报道,巨贪、大贪似乎越来越多,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前腐后继”的现象。媒体在报道贪官贪污腐败的事实的同时,也披露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把那些疯狂敛财的贪官描写成铤而走险。乍一听,似乎很贴切,但细琢磨,却不是那么回事。铤而走险,据词典上解释,指因无路可走或绝望而采取冒险行动。然而,事实上,真正铤而走险的贪官并不多。一方面,贪官们大多活得很"滋润",即使不大举敛财,也会比普通老百姓过得好,不会"无路可走",更不会沦落到"绝望"的境地;另一方面,贪官们的敛财之举固然有些冒险,但冒险不等于危险。对不少贪官来说,了不起只会吓出一身冷汗,有惊无险。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时下不少贪官"铤"倒是"铤",却并不"走险"——"铤而不走险"。有些贪官一次  相似文献   

7.
读贵刊2004年第1期《清官与贪官的十大区别》一文后,似乎觉得还存在此“十大区别”难以作出区别的:比如清官,未必个个爱民、办事透明,也未必爱才、求知;贪官也未必不好学习、吃喝玩乐,等等。清官贪官区别论,40年前在全国学术界,乃至社会中曾引起一番争议。有一种说法是清官比贪官更坏。此说当然出自以阶级斗争是激化还是缓和来界定“好”、“坏”的年代。那时,清官缓和矛盾、斗争,是麻醉剂;贪官激化阶级矛盾和斗争,是摧化剂。前者被贬为合而为一;后者则被誉为一分为二。这当然是因时而说,是形而上学。但清官贪官区别和优劣,本身应是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8.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进一步完善德的考察办法、提高考察质量、准确考察识别干部的德,树立讲"德"、写"德"、做"德"的良好导向,对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又抓出来一个受贿的副省级高官潘广田,其受贿的手段是利用职务之便,在为有关企业和个人解决贷款规模、审批贷款项目、推荐贷款时谋取个人利益,同其他早己揪出的贪官没有多大区别;其受贿的数目只有153.9万元,同最近两年揪出的其他同级别贪官相比也不算多。如此一个贪官,细细剖析起来,有什么“意义”可言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加大反腐力度之类的话没少讲,可是不少贪官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毫无顾忌地养情人、包二奶,道貌岸然地做“公仆”、当“君子”。如此这般,到底是贪官的脸皮厚,还是反腐的力度弱?  相似文献   

11.
焦利 《中国人大》2013,(17):50-52
大家都知道,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其实,一个贪官并不是一开始就大贪特贪的。这样的贪官不是没有,但是不可能变成"大"贪官。一般来说,凡是"大"贪官,都有一个好的开始,随着步步高升,逐渐开始贪渎,以后越来越贪,最终落马,由"人上人"变成了"阶下囚"。和珅的经历就是这样,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  相似文献   

12.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以来,"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分子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特别是去年12月以来,基本保持了"日打一贪官"甚至"日打七贪官"的强劲势头。对此,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不久前新浪网所作的民调显示:86%的网友对中央的反腐举措"满意"或"很满意",对未来继续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充满信心,对坚决打"老虎"、无论什么人都一抓到底充满期待。有人说,坚决惩治腐败、全力改善民生,是新一届  相似文献   

13.
<正>评述话题贪官玩"潜伏"评述由头在2008年的热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以其大智若愚的敏锐、超强的应变能力周旋于狼窝之中、玩敌特于股掌之间,故事情节与个人演技令人拍案叫绝,"潜伏"成为社会热词。然而到了2009年这一落马贪官"层出不穷"的一年,我们发现,原来能玩"潜伏"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地下工作者,这些贪官基本上都是玩"潜伏"的高手——到被查出问题时,他们其实已经腐败很多年了。他们一身"潜伏"的功夫是如何炼成的?为何总能突破重重制度防线大肆敛财?  相似文献   

14.
<正>但凡留意过贪官案例的人,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几乎没有哪个腐败分子落马前不曾做过廉政报告、发过廉政言论、写过廉政文章。而最典型的,大概要算近日被中纪委"带走"的山东省第一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王敏。作为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曾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单是2014  相似文献   

15.
殷定华 《当代广西》2004,(10):26-27
纵观近年来新闻媒体披露的大案要案,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即有贪污高官,他的身边人往往就有犯罪或腐败的秘书。河北省原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程维高案是被前任秘书李真和吴庆五等人案件牵涉出来的;而陈健等一小批北京市前领导的秘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集体犯罪,是被当时的市委书记陈希同大案带出来的。如此等等,时有所闻。可见,贪官与秘书犯罪互相牵连,形成了权力和犯罪、腐败蜕变的链条值得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2,(11):71
河南省交通厅16年落马4位厅长,各位厅长均有廉政名言。如"我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向组织保证,我决不收人家的一分钱,决不做对不起组织的一件事……"、"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一个‘廉’字值千金"、"常修从政之德,常思富民之策,常怀律己之心"等等。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都被纪检部门调查处理。网民"毛开云":贪官终究会露出狐狸尾巴。不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掩得天衣无缝,最终逃不过人民的眼睛  相似文献   

17.
自王昭耀被“双规”以后,有关他的传闻便在媒体间、社会中沸沸扬扬,甚至还出现了他与妻舅“共享情妇”的“故事”。在这里,我们无意探究这些“故事”的真伪。我们觉得,在王昭耀站在被告席的时候,我们不应只是为又一个贪官被揪出、我们的反腐斗争又取得了一个胜利而欢呼了事,我们应该做的,是认真思考,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造就”了王昭耀一类的贪官。是缺乏监督?放松了对官员的教育?还是贪官不懂法?我们又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防止腐败的产生?这是我们眼下最应该去想、去做的。  相似文献   

18.
"微腐败"隐蔽性强、危害性大、腐蚀党员干部,容易导致群众信任危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微腐败",从基础工作抓起,筑牢风气建设根基;扎紧制度笼子,推进权力阳光运行;以纪律强化主体责任,增强党纪党规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惠民款是低收入群体的救急钱、救命钱。政府倾力"扶贫",贪官却卖力"劫贫",困难群体遭"权力打劫",实在是匪夷所思。基层贪官是如何充当"抽水机"的?一是直接贪污"私分"惠民款。如某乡近期挖出干部集体腐败窝案,12名干部私分公款数十次,侵吞计生款、移民款等上  相似文献   

20.
官场"大忽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败坏了政治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侵害了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肌体上的毒瘤。我们要以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韧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铲除官场"大忽悠"生存土壤,净化政治生态,让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干家、不做空谈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