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工运》2011,(9):3
<正>李春霞,农十二师一○四团九连职工。她善于学习、勤劳致富,通过科学种田,在农业生产一线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成为团、连有名的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2008年,荣获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致富女能手称号;2009年,荣获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被授予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2.
正9月12日至14日,兵团工会组织劳模代表赴首都北京,观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梦·军垦魂"兵团成立60周年历史文物展,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和北京市总工会机关举办兵团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并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活动期间,有关媒体采访了兵团工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广申。李广申介绍说,参加此次进北京活动的劳模,全部是荣获"兵团成立60周年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先进模范。根据兵团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统一安排,从今年6月开始,兵团工会牵头组织开展了"兵团成立60周年最具影响力劳动模范"评选活动,从兵团成立以来荣获全国劳模、自治区劳模、兵团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1200多名劳模中,评选出60名最具影响力的劳模。经过基  相似文献   

3.
单家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一个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回汉杂居村。早在康熙二年因商贸发达被载入地方史志。改革开放以来,单家集村以率先在西吉县村镇中兴建了村级大桥、村委会办公楼、村级信用社、民族工业园等20多个“第一”而闻名。近年来,该村有两人荣获全国劳模,近10人获得自治区劳模和县“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单家集村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并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单家集人为何能率先走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呢?又是什么激励和感召着单家集成为贫困地区新农村的典范呢?  相似文献   

4.
说起阮小平,四师七十团的职工都不陌生.这个50岁的兵团汉子,多年来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凭借着自己对团场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和顽强的拼搏,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认可.2003年,阮小平被兵团评为“青年创业致富能手标兵”、“自治区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全国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2004年被评为兵团劳模、兵团庭院经济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兵团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团里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致富能手,受到了国家、自治区、兵团、四师和团场的隆重表彰.  相似文献   

5.
工会经纬     
工会帮我致富 □徐淑萍讲述 罗会文整理 我叫徐淑萍,是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七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在农场这片土地上风风雨雨耕耘了27个年头。近几年,靠农场的富民政策,靠农场工会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我一步步走向富裕,成为农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1997年被兵团工会评为“巾帼立功”先进个人,2001年被评为自治区劳模。  相似文献   

6.
老劳模杨登贾是农五师八十九 团一连职工,自1984年至1998年退休 前,曾因开荒造田、科学创高产的事迹 先后多次被授予自治区劳模、兵团劳 模、兵团优秀共产员等荣誉称号。 早在1984年,杨登贾就曾带头承 包了20亩棉花地。创下了当年籽棉单 产280公斤团场最高纪录,并连续保持 了3年,成为当时的致富明星。1996年 至1998年,他靠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 拼搏精神,自建家庭农场,个人开荒造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阮小平,四师七十团的老百姓都不陌生。这个50岁的兵团汉子,多年来在七十团这个广阔的天地,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凭借着自己对团场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和顽强的拼搏,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2003年,阮小平被兵团评为"青年创业致富能手标兵"、"自治区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全国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2004年被评为兵团劳模、兵团庭院经济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兵团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多年被评为团里的先进工作  相似文献   

8.
1992年12月,全国劳动模范张成哲“下海”了。他把“劳模公司”这面旗帜突然地竖立在沈阳人面前,开创了劳模办公司的先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那时他说:“劳模要转换脑筋,劳模不等于清贫,劳模要敢于致富,劳模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那年,他60岁。  相似文献   

9.
正在美丽的克孜尔山下,达海·努格曼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1990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他默默无闻、奉献青春,在养育他的这片土地上引领了一批又一批的兄弟姐妹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近年来,他曾被九师一七○团多次评为先进生产者、致富能手、和谐小康家庭,曾荣获"兵团劳模"称号。由于他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积极能干,依靠科技勤劳致富,走上了以现代畜牧养殖技术为主的幸福之路。达海·努格曼利用自己的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下旬,农六师新糊农场一分场一连农工魏丽光光荣地出席了自治区劳模表彰大会,一回到家,她就把一颗滚烫的善良之心献给了贫困的小学生和在病困中倍受折磨的兄弟姐妹,并把自己多年勤劳致富和科技致富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家乡的职工群众。新湖农场不少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深受鼓舞。目前,农场上下掀起了一个全社会关注、关心并为困难群体捐衣捐物捐粮捐油的热潮。千元学费温暖十位花季少年的心参加劳模表彰大会,自治区奖励魏丽光5000元奖金,刚回到家的她,得知一分场小学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学费、生活费等困难造成学业艰难,她禁不住想起自己当年上小学时,因  相似文献   

11.
我叫徐淑萍,是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七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在农场这片土地上风风雨雨耕耘了27个年头。近几年,靠农场的富民政策,靠农场工会大力帮助和支持,我一步步走向富裕,成为农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1996年被师工会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1997年被兵团工会评为“巾帼立功”先进个人,1998年被工会评为“优秀女职工工作者”,1999年被评为市劳模,2000年被师工会授予“女科技示范户”,2001年被评为自治区劳模。  相似文献   

12.
杂文 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当代孟泰”的张成哲一语惊人:劳模要转换脑筋,劳模不等于清贫,劳模要敢于致富。”这是他咀嚼了自己近40年当劳模的酸甜苦辣,又调查了30多位劳模时现状后悟出的道理。张成哲所做出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共实现各种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近千项,其中18项填补了铸造行业的空白。可发明创造应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元旦前夕,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第三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八师石河子市天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杨建立创新工作室名列其中。据了解,目前兵团已有两家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九家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22家兵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朋友说他傻,父母瞒怨他蠢,都说他放着正式教师不当,非要自谋职业讨苦吃。唯独爱人李新兰和他一条心,帮他买小四轮、跟随他十里八乡锯木料、种蘑菇、养蛋鸡,在短短7年中,夫妻俩奋力拼搏,挣出近50万元家产,成为石总场小有名气致富老板、荣获师市、兵团、自治区“青年标兵”,“科技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15.
正4月30日,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平,工会主席吴存远一行,对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模范和企业一线困难职工进行了走访慰问。周平一行先后慰问了杨永林、郑炫、罗小玲等自治区劳模和兵团劳模。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对劳模们在该院建设发展中所作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6.
乌盟和林县舍必崖乡科技示范户、共产党员郝天河20多年来始终坚持科技示范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为群众闯出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路,曾4次被评为自治区劳模,连续10年被评为盟、县、乡三级劳模、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科技工作者。 郝天河1971年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他立志要改变这里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带领广大群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选定了科技兴农这条路。 搞农业科技试验是非常艰辛的,他家7口人承包的40多亩地,全部成了他的试验田。他从大量的科技实践中,总结出适合本地条件和特点的土壤改良、良种选育、配方…  相似文献   

17.
依明托合提,1989年6月光荣入党,由于他工作中成绩突出,曾多次被农三师五十三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2001年荣获“兵团劳模”的光荣称号,并作为一名农工党员代表,出席了农三师第四次党代会和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在改革的春风涌入大漠戈壁时,他看准了党的富民政策,多次带头将棉花承包面积扩大到80亩、110亩、180 亩,并全部实行了“两费自理”。同时,出资购买了两台机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莲花池村劳模山庄创办人、北京市"劳动模范"常俊英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女能人。从致富能人成长为一名合格党员,她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至今,每当她回想十几年前那段历程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9.
<正>农十师一八八团职工牟秀庆参加工作十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国家、兵、师、团先进个人,荣获农十师"弘扬兵团精神模范个人"、农十师"十佳女杰"、"十师骄傲"年度人物、"海川之星"、"兵团优秀青年致富标兵"、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以及"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殊荣。  相似文献   

20.
<正>在九师一六八团的劳模中,虽然他们职业岗位各异,但他们都用自己的劳动,在团场这片土地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他们是社会、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正能量。致富路上的引路人周翠兰是一六八团北区二连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她踏踏实实,辛勤劳动,由于工作努力和成绩显著,她多次荣获师团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兵团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1981年初中毕业后,周翠兰回到团场参加了工作,与父辈们一起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