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全敏 《求贤》2010,(9):56-56
怀揣假文凭进白宫 “文凭”像商品一样生产出来,卖给有需要的顾客,在美国已不算新闻.早在2005年.美国调查人员在调查了一家网上销售假文凭的公司后发现,竟有至少135名白宫工作人员曾购买假文凭.这些官员不仅用假文凭骗取高薪职位,连买假文凭的费用都由公款报销。从造假、推广到销售,美国“文凭工厂”已做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仅“文凭工厂”的网站就数以百计。  相似文献   

2.
国内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增减的人数多出50万。这意味着至少有50万人可能持有假文凭。有识之士遂建言在刑法中增设“伪学历罪”,冀望以此来惩处使用假文凭者。这样的建言不无道理。因为根据现行刑事立法,只能惩治伪造和贩卖假文凭者,而且还要借助于“伪造单位印章罪”这一罪名来定罪处罚。持有和使用假文凭者,应不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十数年的寒窗苦读才辛苦换来的一张知识证明,  相似文献   

3.
去年,全国法院共判处11名省部级高官。在人们眼里,出自基层、一点一点升到省部级别的高官曾为人低调、做事谨慎、工作认真、要求上进。然而,只因一个“贪”字,高官踏上了沉沦之路:记者根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公开报道整理统计发现,落马高官有两个相同的共同点:所犯罪名都有受贿罪,涉案金额都在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资讯     
《廉政瞭望》2013,(18):10-11
专家呼吁成立国家反腐委 8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反腐机构改革再成焦点。学者毛昭晖认为,目前核心问题是:纪委受同级党委领导,办案易受制约。可在地方探索基础上,将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检察院反贪部门整合,这一提议得到体制内高官呼应。不久前,国家粮食局纪检组长赵中权撰文建议,整合成立“国家反腐败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在大中城市建筑物的墙体或公交车站的站牌上,都不时能看到呼某某号办理“文凭”的涂抹。让人感到假文凭市场大有“供求两旺”的势头。虽然有关部门屡屡打击,可是打而不灭。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李倩 《求贤》2009,(12):56-56
瑞典:公务员买房要登广告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政务公开的国家,甚至连《保密法》也避免了相关部门以国家安全为由而拒绝群众监督的情况出现。信息公开的表现之一,要数公务员买房需登广告了。在瑞典,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普通公务人员,都要按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7.
话外音九则     
据《京华时报》报道:记者盘点过去七年间落马的75名省部级以上高官,发现官商勾结收受贿赂所占比例相当之高。在获刑的25名高官中,直接从商人手中收取贿赂的占六成;在间接收受贿赂的四成高官中,妻子出现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严羽 《当代党员》2007,(7):58-59
最近,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涉嫌重婚罪一案在北京首次开庭。在中国腐败官员名单上,邱晓华是第一个因涉嫌重婚罪被追究的省部级高官。据悉,除了涉嫌重婚罪,有关部门还查出邱晓华与多名妇女通奸,并在境外涉及色情活动。纪检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邱晓华被查处,表明官员生活圈已纳入中央反腐视野。把脉近年来被查处的众多腐败分子,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现象:贪官好色,色促官贪——  相似文献   

9.
周亚明 《学习导报》2013,(20):23-23
7月底,港交所一则“三位曾经的省部级高官出任中国重汽独立非执行董事,年薪为18万元人民币”的消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虽然随后不久,中国重汽再发布公告称,上述三人“婉拒”聘任。但公众对退休官员到企业任职却有了更多质疑:退休高官到企业“发挥余热”这一现象该如何看待?企业又为何青睐退休高官?退休高官能到企业任职拿高薪吗?  相似文献   

10.
春夏 《廉政瞭望》2010,(13):58-59
王倩是一名来自山东青岛的留美大学生。在留美期间她亲眼目睹了一位国内西部某市的高官之女,她向笔者讲诉了这位高官之女是怎样从一个奢华无比的拜金女沦落到可悲窃贼的变身过程:无心读书,疯狂挥霍,随着她的高官父亲被查落马,她的人生轨迹骤变……  相似文献   

11.
文凭是学校发给学生的毕业证明,是证明学生学识和能力的重要凭证。正是由于文凭的作用 特殊,才使得它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金字招牌。有人宣称,文凭就是美 好前程的代名词,有了文凭就不愁分不到房子、挣不到票子、用不上车子、坐不上位子。改 革开放以来,文凭越来越吃香,在许多单位,文凭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但“文凭热”的 背后有隐忧:虚假文凭、空壳文凭泛滥成灾。虚假文凭“唾手可买”当今,想买张假文凭唬人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走在大街上,冷不丁就有人往你手里塞 上一张名片:代办各种证件,包括身份证…  相似文献   

12.
三歌 《党建文汇》2002,(15):32-33
用“泛滥成灾”来形容当今假文凭的猖獗或许是过分了点,但是,说假文凭正蚕食着人们对文凭含金量的信任是不为过的。如今,一些人没有经过寒窗苦读.轻而易举就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的“文凭腐败”现象,已惊动中南海,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反腐败的形势严峻,如何防治腐败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近年来查处的136位省部级高官的研究样本,发现省部级高官腐败呈现权钱交易,金钱化;权色交易,糜烂化;拉帮结派,群体化;以权谋私,家族化;蓄谋外逃,国际化;负隅顽抗,涉黑化等特点。省部级高官腐败的负面影响在于:践踏了政治民主生活,挑战和亵渎法律的崇高权威;辜负了党和国家培养,阻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降低党和政府威信与公信力;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阻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发现省部级高官腐败的原因在于:体制方面的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权力被异化扭曲、思想被腐蚀侵蚀、打击威慑不够。研究结论认为,预防和治理省部级高官腐败应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健全和完善反腐败的制度基础、法律基础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国“两会”后,五天之内有四名副省部级高官被宣布接受中纪委调查。按照党的十八大之后中纪委稳、准、狠的“打虎”模式,这四名高官的命运已经确定,审判、定罪只是时间问题。而除了同样身居副省部级高位之外,媒体为这四名高官归纳出另外一个共同特点:都曾被部属和舆论认定为“能吏”。  相似文献   

15.
假文凭的泛滥,直接导致真文凭的贬值,其危害性不仅仅是扰乱了学籍管理秩序。官大长“学问”,钱可以变成“学问”,“学问”可以因官阶的晋升而猛长,其实质是一种社会的腐败。如果对来势迅猛的干部队伍中假文凭现象势头不及时制止,那么对中国社会乃至干部队伍的建设则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廉政瞭望》2013,(16):12-13
新高官卸任后的“五大去向” 忧“电视问政”变“表扬平台”? 近日,新华社发文批评地方“电视问政”变味。湖北一名区委宣传部长称:“部门领导都觉得压力太大,尤其是排名靠后的部门,所以一直录播,不敢直播。”另一名区级政府官员表示:“批评多了让台上领导坐不住,所以问政节目不是纯批评,也耍表扬。”节目遂成领导炫耀政绩的平台。中部某市一期节目中.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当场念稿,被问政官员讲政绩、摆官样,两名现场群众有反对意见,只是稍稍晃了一下“NO”的牌子,不敢高高举起。  相似文献   

17.
说“假”     
一个时期以来,“假”字在各种新闻媒体上频繁出现,假烟,假酒,假药,假文凭,假军官……大千世界,不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广袤的乡村,不与“假”字着边的东西几近无有;芸芸众生,不论是财大气粗的大款老板,也不论是居家过活的平常百姓,都是谈假色变,不寒而栗。 上面说的“假”字,是真假的假,也就是造假。造假者着实可恨,他们能把黄泥制成黄豆一般模样掺在好黄豆里滥竽充数,坑害消费者;造假者也着实胆大,他们敢肆无忌惮地满街散发制作假文凭的传单,使一些沽名钓誉者购买假文凭冒充真文凭。造假者也真费尽了心机,他们会将一…  相似文献   

18.
董伟 《党员文摘》2008,(1):36-37
房价月月飘红,老百姓自然怨言不少。对此,有学者、官员抛出新说法:为什么要买呢?可以租嘛!不过,这种“买不如租”论似乎并不受欢迎。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网新闻中心最新的联合调查,在8729名受访者中,87%的人不愿意租房过一生;64%的人则认为,有关部门光说不兑现,忽悠大家租房却不在政策上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9.
作风建设     
《党建文汇》2001,(1):30-30
高检作出规定:厅局级干部家属经商有“禁区”//广东立法禁止“官出数字”//市长只有30万元审批权//成教处长倒卖万余假文凭  相似文献   

20.
近日广东省开展了一次特殊的打假行动:全省对各级国家干部的学历和学位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让利用假文凭升官晋级者“出局”。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相比,这种打假行动也让人称快。时下,制假、贩假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于是就出现了假文凭、假学位等怪现象。以造假为资本混进干部队伍中的滥竽充数者,本来就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群众怎能指望靠造假起家的干部求真务实、造福于民﹖如果听任干部中的造假之风蔓延下去,只会败坏政风、带坏民风。假冒伪劣产品可能危害一时,而假冒伪劣干部则可能危害一世。广东这么做了,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