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8,(1):59-64
2007年4月24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并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许多老百姓说,这是“用法律打造透明政府”,是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跨越,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具有了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信息公开与保密是政府信息化工作中两个同等重要的课题,公开是为了促进政治民主,社会和谐,保密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商业、私人利益。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虽只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但在大力倡导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民主政治的国际形势下,信息保密的问题也值得关注。保密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信息公开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对我国保障公民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而且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公开状况与法律规定的状态尚有差距。本文以“黄由俭案”为例分析公民知情权的实现以及《条例》立法的缺憾和实践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条例》对信息是否公开,公开多少、怎么公开、什么时候公开进行了约定,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刘恒 《理论研究》2011,(4):51-52,65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完善、现有《条例》本身存在不足、执行过程中问题较多等问题,要从加快信息公开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进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内部推动力等方面完善我国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7,(10):44-44
中纪委领导同志近日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办事公开为重点.继续全面、深入、扎实地推进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要通过政务公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公开促监督,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以公开促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公开带服务,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基本框架的初步形成。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政府信息公开的立法位阶较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不够完善,监督救济机制不健全,配套法律制度缺失等。实践中,应将公民的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上升到宪法层面,给予切实保护;适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提升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面临公开范围不明确、公开方式滞后、监督和保障不力等难题,严重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因此,对《条例》实施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是政府信息公开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刘君 《新长征》2008,(8):20-22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公共危机事件之一,且恰逢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不久。地震发生后,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大篇幅、不间断、多角度报道这场危机,境外记者第一时间获准奔赴灾区采访,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灾情、澄清谣言……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对抗震救灾信息及时有效传播、凝聚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抗天灾的意志和决心、汇聚国内外抗震救灾巨大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舆论引导能力极大释放的明证,被称为“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典范之作”、“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极致”。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24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并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的情形作了简单规定,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豁免公开理由的频繁使用及法院在司法审查中的艰难作为,使得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成为近年来数量上升快、引发争议多的一类新型案件。文章在分析信息不存在、信息内容涉密、信息为过程性信息等政府豁免公开理由的基础上指明,法院应加强在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的司法审查力度,加强行政机关对各种信息公开豁免理由的说明和举证义务。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初经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出台的意义有哪些?什么单位的信息该公开?公民知情权被侵犯怎么办?……在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张穹介绍了《条例》制定的情况和确立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廉政瞭望》2012,(22):25-25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山东省见义勇为奖励和保护条例》。《条例》明确规定,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同时,各级政府及部门应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子女在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知恩图报是不是法律该管的事儿?道德的裂缝是否需要法律来弥补?  相似文献   

14.
从行政伦理上讲,政府是公民联合聘请的大管家,公民申请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就好像主人要求管家报一下账,说说钱都花哪儿了,这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况,《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亦有明确规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应当主动公开。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非但没有做到主动公开,面对公民申请还充满了傲慢和偏见。河南省南阳市青年王清对当地181个政府部门,提出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7项信息公开申请,许多部门没有实质性回复,他本人反而被当成了间谍跟踪和监视。  相似文献   

15.
政务公开是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2009年,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政务公开必须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着力在“深化”上做文章,下功夫,在创新内容和形式上谋举措,求实效,全力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指出: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我国政府信息的成本是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支付的,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产。自本世纪以来,随着政府对信息资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给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带来共赢,简要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政府迫切需要建立、落实的相关保障制度和规定。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对内有助于规范权力运行、提升管理精细化程度,对外则是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重要举措。分析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实施情况,可以发现,编制和披露年度报告不但有助于落实公开要求,也有助于推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治理效应。未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仍应回归内外均衡的价值属性,充分发挥其对内摸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底数和对外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的功能,并应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面向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环太湖区域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民主政治建设也应当走在全国前列。《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至今已有两年,环太湖区域政府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环太湖五市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对于研究其它地方相关情况具有重要样本意义。本文介绍了环太湖五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拉开我国政府向公众公开财政预算的序幕。公开政府预算信息,打破政府对预算信息的垄断,是现代民主国家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应有之义,也是打造“阳光政府”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述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府公开预算信息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