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兴鹏 《学理论》2010,(22):282-283
社会自我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觉知,是自我概念中的一个重要子成分。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会自我问卷对363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旨在研究其社会自我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发展不存在性别的差异,但是在个别维度上存在显著性。(2)大学生社会自我的发展状况表明,大学生社会自我总的发展趋势是:大一〉大四〉大三〉大二,发展趋势图呈现u型曲线状。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什么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理论界和实践界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从社会管理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管理的相关理论出发,社会管理包括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在本质上应该是社会自我管理。社会管理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是服务性管理,也是非强制性管理。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是公民参与管理的过程,社会管理要实现由社会控制向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上具有何种应然理念、选择何种模式,是重要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否定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是一致的。我把这两者看作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否定和新陈代谢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自我否定,就不可能进行新陈代谢;如果表面上经过自我否定,却不能实现新陈代谢,这就不能称作社会主义辩证法的自我否定。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5.
黄建 《党政论坛》2015,(2):23-26
对社会失灵的研究,最早可见政治思想家对自然状态下社会自我运行的缺失分析。在当下的研究背景下,它更多意指作为公共治理主体的非政府组织失灵。当前,社会失灵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能为如何更好地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完善非政府组织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型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6.
季燕霞 《理论探讨》2012,(2):149-152
社会管理是政治管理、社会自我管理合与分的辩证统一.如何在加强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管理,巩固权力合法性的同时,有效增进社会主体的权利,增强社会力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消除权力结构失衡带来的治理障碍,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现实问题.任何层级的管理都需要有相应的体制依托和运行基础,而管理体制的选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现实的治理需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需要正确把握“强政府”、“强社会”的发展逻辑,构建相应的体制运行基础,其中特别要坚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协商原则、管理主体行为的法治和规范原则、公共权力运行及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概括起来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看法。自我包含着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理自我是指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自我指的是自己的心理状况(如兴趣、情感、意志等),社会自我则是指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作用、责任等。相比较而言,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要容易些,而社会自我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要涉及自己同别人的关系,因而难度也大些。  相似文献   

8.
刘羽 《学理论》2012,(16):61-62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通过社会批判理论得以阐释的,马克思的思想由重视自我意识和理性转变到科学实践观的确立,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也经过了生成、深化、成熟的演变过程。就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的逻辑演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义是实现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统一,就个体而言,就是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实现社会意识向个体自我意识的转化。实现道德内化的过程主要涉及自我意识运动的三个环节,即自我意识的觉醒环节、发展环节和完善环节。觉醒环节是道德内化的前提,是自我意识的萌芽状态;发展环节是道德内化的关键,是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转变状态;完善环节是道德内化的旨归,是自我意识最终完成转化的理想状态。自我意识的环节转换与运动演进,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引导受教育者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养成,以推动自我意识运动,促进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0.
卢梭的"自然状态"范畴,作为其全部政治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一直为学界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卢梭"自然状态"指的是何种状态、"纯粹自然状态"是否真实存在、"自然状态"范畴是否是对文明社会的否定等问题争论较多。通过对卢梭相关著述的考论,可以发现作者的"自然状态"并非仅指最初的原始状态,其中"纯粹自然状态"是作者的一种历史假设,应辩证地看待作者对于文明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1,(2)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补充,是实践批判原则在意识形态批判中的运用。霍克海默基于辩证哲学方法,由反对形而上学的体系出发,一方面批判唯心主义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而抽象地谈论理性,另一方面批判唯物主义机械地把理性看作是某种物质本原的附属品。这种内容与形式看似冲突的批判,恰恰是其"开放的辩证法"的体现。既可以克服唯心主义的理性批判的脱离实际的弊病,又能避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批判的僵化。霍克海默在否定和批判意义上的"社会批判理论",用以清除意识形态遮蔽,并试图突破和超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的感性意识。而理性究竟如何恢复其独立自主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出走”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显示了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并自觉对束缚自我的“文化圈”突围,从而又完成了对文化的批判。从文化的视角审视这一现象,以“出走”为镜子,可以折射出中国文学乃至文化转型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辩证法:辩证法不是本体论;自然界不存在辩证法;辩证法只存在于社会领域;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否定.这些观点尽管有不足之处,并未从根本上为人的解放指明道路,但它们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对外在客体的客观性扬弃,为指导人实现自由和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员的理论学习自觉是由理论学习义务自觉、理论学习方法自觉、理论学习使命自觉、理论学习党性自觉等基本要素构成的党员主体意识,是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党员自我意识上的鲜明体现,是共产党员学习掌握党的理论、加强自身理论武装的极其重要的内生动力。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需要高度重视并着力增强共产党员的理论学习自觉,从而构建党员善于学习、善于进步的内生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是以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为显性特征、以黑格尔哲学为理论底色的。马克思吸收黑格尔哲学体现在本体论、辩证法和国家观三个方面。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哲学只是阐发了自我意识哲学的一个环节即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以透视伊壁鸠鲁哲学为契机,马克思赋予了自我意识哲学新的内涵,改变了自我意识哲学的结构。以自我意识哲学为武器,马克思展开了宗教批判活动,并且批判了以宗教为基础的国家观、道德观、法律观等。  相似文献   

16.
改造国民性应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 ,那么在他们身上还有“五四”以来人们一直关注的国民性问题吗 ?本文描述了自我意识、公民意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在肯定经济改革开放增进了这些意识的同时 ,又分析了其严重不足之处 ,以实例说明当代青少年仍存在国民性问题。而作为现代社会所必备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的增强恰是对国民性的改造。继续推进改革 ,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使青少年成为现代人 ,是新世纪必须完成的课题 ,因而应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7.
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青年文化创造力衰微的现象十分突显:青年文化理想缺乏,文化批判能力不足,文化自觉意识不强.必须通过培养文化创造力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即用崇高的文化理想激发青年的文化创造力,用自觉的文化批判实现文化创造力的发展,用高度的文化自觉保障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问题是现代性问题的核心。东西方文明在主体性发育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差异。通过比较和批判两种主体性发育的道路并用唯物史观加以分析,探索中国现代性发育的走向显得十分必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进入了自觉地自我意识的反思时代。中国的现代性发育应确立现代性立场和后现代眼光,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主题之一。作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不管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还是马尔库塞,他们都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给予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对于中国当下大众文化的泛滥、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人的单向度化越来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感到不安和担忧。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于我们反思当下中国文化的问题,探索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苏磊 《求知》2011,(10):7-9
根据《辞海》的解释,批判,是指分析、否定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就是依据唯物辩证法,对一切不合理的言论、行为、政策、措施、制度等进行理性否定并寻求完善的精神。批判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通过批判推动对象的前进和发展。批判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必然和精神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