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严复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末很有影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1866年,严复以优异成绩考入沈葆桢创办的海军福州船政求是堂艺局,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被清政府公派到英国留学,在那里依然学习海军军事。与严复同时赴英留学的还有刘步蟾、蒋超英、方伯谦、叶祖珏、萨镇冰等一批精英。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先锋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5):77-77
施世纶系清朝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靖海侯施琅的次子。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年仅27岁的施世纶就任泰州知州。康熙二十八年,他被提拔为扬州知府。当时,扬州一带民间争讼颇多,但施世纶经办的案件,既无久拖不决,更无冤假错案,他长于断案的美名由此远播。又因其廉己恤民、刚正不阿,深受民众爱戴,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相似文献   

3.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时,沈葆桢受命巡防台湾。这次抵御外敌入侵的经历,使沈葆桢对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沈葆桢是近代杰出的闽籍封建政治家.他在1874年日本制造的侵台事件中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监理各国事务,处理台湾危机.在危机中他调兵遣将,积极备战,加强防务,切实部署"理谕"、"设防"、"开禁"三者相结合的有效方针,挫败了怀着狼子野心的日本,保卫了台湾.  相似文献   

5.
没收金鼠参赃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拒收烟具斥义律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  相似文献   

6.
提到琼瑶,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琼瑶原名陈吉吉,乳名凤凰,湖南衡阳人,是名满海内外的台湾女作家。1989年5月7日,琼瑶偕同丈夫平鑫涛返回家乡扫墓祭祖,在修整一新的祖父陈墨西墓前行三跪九叩之礼,此事轰动远近。陈墨西辞世已有43年了,他既是爱国人士,又是一位重操守的教育家。他生前交游不为广,但他与小他33岁的湖南同乡黄克诚却曾经是同学,且保持过真诚的交谊。一陈墨西,名贞瑞,号潜斋,湖南衡阳县人,生于1869年,家中世居渣江鼓峰乡兴隆村。祖父陈维之曾任过江西九江府知府。陈墨西幼年时,家道日衰,难以为继,但父母仍克服困难,让他读完私塾。19…  相似文献   

7.
隔山 《党课》2010,(23):108-109
苏东坡是北宋大文豪,又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首。伊秉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他自幼聪敏好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进士,曾任刑部郎中,惠州、扬州知府等职。伊秉绶虽然终身为官且清正廉明,但他为官的声名却远不如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影响大,他所作隶书风格独特,举世称绝。  相似文献   

8.
在1884年至1885年法国殖民者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有一位奋起抗法,勇猛顽强,为保卫祖国宝岛台湾作出重大贡献的清军将领,他就是湖南慈利人孙开华。孙开华,字庚堂,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生于慈利县(今属张家界市)岩泊渡的一个贫寒之家,他幼年丧父,少年落拓,以剃头为业,但膂力过人,爱打抱不平,富有胆识。咸丰六年(1856),以武童投入湘军,隶湘军骁将鲍超部霆军为亲校。初屯湖北薪水,随鲍超侦骑队出行,陷入太平军包围之中,同骑皆没,鲍超亦中矛坠马。孙开华奋不顾身,救鲍超掖登自己的座骑,横刀跃马,挡者披靡,竟护鲍…  相似文献   

9.
古雯 《红岩春秋》2012,(5):128-131
20世纪上半叶,有这样一位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阴谋、阻止帝制复辟等活动而不惜毁家纾难的爱国台胞——他以大量金钱资助日本在野大党“民政党”要员,利用两党政争矛盾智取《田中奏折》;他以私人交情说服日本政府内阁司法省法务大臣尾崎行雄阻止了阁议通过赞助袁世凯变更国体改行帝制案;他出钱出人出力,助蔡锷从日本假道台湾赴滇,进而完成维护共和的护国壮举;他受托调查皇姑屯炸车案,确定日军为始作俑者,促使田中内阁垮台……这位因从事秘密活动而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就是蔡智堪。  相似文献   

10.
《红岩春秋》2012,(1):74-76
喻家坡太平寨喻家坡太平寨位于永川区五间镇景圣村。1851年,因当时社会常生乱,反殖抗英英雄、台湾知府黄开基因病辞官还乡后,在他出生地永川五间乡,与黄保元、喻可人、凌陶庵等人合资修建了太平寨。太平寨地势较高,居高临下,所筑墙高两三丈,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13):74-74
张镇周,隋唐时舒州同安郡(今安徽省潜山县)人。他本是隋朝的功臣,以功授为金紫光禄大夫,但他没有死心塌地效命于那个残暴荒淫的隋炀帝,而是跟着同样是隋朝大臣的李渊一起打天下,后被授为舒州都督。他就任舒州都督时为整治吏治而做的一件事情,被传为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2.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部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南扼闽江出口.北控闽浙通道,是“福温古驿道”必经之路。连江建县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始称“温麻”,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称“连江”。因县城形似展翅凤凰.雅称“闽都金凤”。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中,特别是青少年中,不知道陈然烈士的人不多,因为他的遗作——(我的“自白”书)早已收入全国统编的初中语文教材。但大多数的人只了解他及他办的(挺进报),都为他在狱中“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的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很少有人知道陈然被捕后在狱中积极进行策反工作,使狱中19人在lop年11月刀口大屠杀之夜从白公馆魔窟破狱脱险成功、虎口金生。陈然烈士的父母都是江西人,父亲陈凤书因生计考进海关,离开家乡到北京。lop年12月他日陈然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1939年春年仅16岁…  相似文献   

14.
叶绍芬是解放战争时期福州一中地下党领导人。后来事业发展了,他又被推选为福州地下党——联合小组负责人。他是1944届福一中(当时校名省立福州中学)毕业的学生。籍贯福建福州,家庭小商贩成分。父亲开设角梳店并参加劳动,绍芬18岁那年店铺受洋货充斥而倒闭,家庭生计难以维持。父亲经常外出躲债,他同情革命,常帮助叶绍芬搞地下掩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江丁”客轮过长门 1931年10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决定派邓子恢(化名林祖清)到连江巡视指导革命工作。为保证他沿途的安全.市委通知中共连江特别支部(县特支)派人护送。当时特支决定由定安党支部书记林兆新担负这一任务。于是林兆新便带着支部委员吴开淳、林武锦.以小学教师身份和外出采买教具为名来到福州.住在泛船浦市委第一交通站。  相似文献   

16.
为地球播绿的使者———记“中国单骑第一人”、农民杨金贵郎益和农民杨金贵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历时两年半,单骑自行车跑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台湾、香港),行程4.6万公里,途经588个县市。沿途拍摄的近500个胶卷,记录下了他义务考察...  相似文献   

17.
王淼 《世纪风采》2014,(1):32-37
邵式平,江西弋阳县邵家畈人,1900年1月生于农民家庭。他幼时在乡村读私塾,由于家境贫困,常常辍学,直至1916年虚龄18岁才考入弋阳县高等小学。在这里,他与来自漆工镇的少年方志敏“同窗三年,结为至友”(方志敏语)。  相似文献   

18.
闽都文化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界有识之士提出“闽都文化”一说。“闽都”一词,早已见于明代福州人王应山《闽都记》(原名《湖山纪胜》,1612年编成)。清乾隆年间,署名“里人何求”者在福州说书艺人所讲民间故事基础上撰写《双峰梦》(又名《闽都佳话》),此书最早在福州文人中传抄,1911年南后街衣锦坊口举人董执谊根据各种抄本,编辑整理成书,改称《闽都别记》。  相似文献   

19.
习骅 《党员文摘》2023,(6):57-58
一想起1813年秋天那件事,嘉庆皇帝就感到窝囊:他差一点就成了大清的末代皇帝,并且,各级官员早就知道要出事,却都像请客一样,把问题迎进了紫禁城。1812年一个宁静的仲夏夜,台湾知府汪楠,被淡水同知查廷华扰了美梦。原来,查廷华抓了一个传教的人。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朱熹是一代儒学大师,可他还是一位反腐斗士,这一点就鲜为人知了。在他短短的9年从政生涯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曾六次弹劾当朝宰相王淮的亲家——台州知府唐仲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