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喆 《公民与法治》2014,(16):12-13
货币化补偿减少公车使用、安装GPS定位系统监测公车使用、在公车上做明显标示方便群众监督……在国家顶层设计方案未出台之前,这些都是近年来一些地方进行公车改革的尝试。7月16日,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徘徊20年的公车改革全面启动,并要求在2015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基本完成用车制度改革。在多地“试水”改革的基础上,国家统筹的车改进程能否真落地、见实效?消化不了的车辆和司机如何妥善处理?诸多难题有待破解。  相似文献   

2.
公车即将面临新一轮的“封存”——不只是春节假日期间,大部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公车进行例行的封存,还有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之后,一些地方政府也封存了超标购买的车辆。封存毕竟不是最终办法,公车腐败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公车改革能否取得实效,车辆封存之后如何处置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有关指导意见和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将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社会化的方式以及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车轮上的浪费和腐败,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巨大"疮疤"。在经过多年准备后,中央推出改革方案启动新一轮车改,改革的手术刀正式斩向公车顽疾。公众对推进公车改革呼声很高,此次车改方案中体现的比较彻底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方向,没有让公众失望。  相似文献   

4.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在党务公开栏上公示了"中共临邑县委领导班子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列出了临邑县委11位领导的姓名、职务,以及车辆品牌型号、车牌号、价格、排气量和购车时间。此举措引发舆论关注,虽然公开车辆信息并未涉及公车治理和改革,却打开了改革的另一扇门。公车可以反映领导的行踪,公开之后无异于置领导于公众的眼皮底下,不免让领导有些不自在。让人不自在且有所顾忌的监  相似文献   

5.
《政府法制》2014,(22):26-2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16日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国公车改革启动。这次公车改革,主要是要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  相似文献   

6.
《政府法制》2012,(21):10-10
《新京报》2012年7月4日刊登王艳明文章:今年4月起,温州推行公务车辆改革。拍卖公车1400辆,约占总数80%;留下300辆左右执法执勤公车。  相似文献   

7.
公车改革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有一些型号各异、颜色繁杂的车辆,大都为国内外友好组织和人士所捐赠,烧着延安土法炼制的汽柴油。那么,伟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公车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安排,去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接管的公车改革要基本完成。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多个中央部委证实,目前中央层面公车封存和补贴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公务交通补贴已从上个月起开始发放。根据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1月4日《京华时报》)根据公车改革制度安排,中央机关先行一步。而从2014年12月开始,中央机关  相似文献   

9.
赵鹏 《公民与法治》2014,(16):18-18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对外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指导意见》,公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力争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基本案情赵某,中共党员,西部某县直单位局长。2014年1月10日,赵某之妻王某突发急重症,当地不具备治疗条件,亟须尽快送省城医院治疗。赵某立即通知单位司机刘某驾驶本单位公车送王某去省城医院,赵某随行。刘某因有事,临时找朋友肖某顶替,赵某夫妇同意。到省城医院后,赵某安排肖某将公车开回单位并交给刘某。返回途中,肖某私自驾车参加酒宴,并在醉酒状态下拉朋友3人打算到别处继续喝酒。因醉酒驾驶车速过快,肖某驾驶的车辆发生车祸,当场造成车内人员1人死亡、2人重伤、车辆报废的严重事故,给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1.
制度创新是公车改革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车改革经历十几年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摸索出不同的车改模式,但多多少少脱离了公车的本质,致使公车改革走向尴尬。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把握公车的实质,才是公车改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地方简讯     
《中国监察》2016,(4):5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公车挂"红牌"严防越"雷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进一步加强对公车的使用管理,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工作。2016年春节期间,师市纪委为近400辆值班公车统一配备"节日值班车辆"标识,制作节假日值班公车"红色身份证"。"红色身份证"正面印有"节假日值班公务用车"突出字样和监督举报电话以及编号,背面印有"公车姓‘公’,不得私用!"警示语,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公车,严防公车"越雷池"。(卢兴华)江西瑞金:实行干部作风"积分警示制"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江西省瑞金市出台《干部作风"积分  相似文献   

13.
公车消费不合理既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也引发了群众的强烈不满,为此,近年来一些地方采取了种种改革措施,而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公车改革长期徘徊不前,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公车改革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新一轮公车改革能铲除公车腐败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车改革之难,一点不亚于上青天。屈指算来,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进行了17个年头。可结果是差强人意,甚至于公车越改越多、越改越乱。有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当  相似文献   

15.
南辰 《法庭内外》2010,(12):44-44
最近,包括几位国务院参事在内的专家就缓解大城市拥堵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建议。值得关注的是,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药方不能只针对私家车等社会车辆,公车改革绝不能成为治理的死角。  相似文献   

16.
最近,杭州推行的公车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10年,杭州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被誉为全国首例。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公众纷纷质疑:这些年和杭州差不离的公车改革,找出几十例来不是难事,杭州的此次改革能有什么新意吗?  相似文献   

17.
最近,杭州推行的公车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到2010年,杭州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被誉为全国首例.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公众纷纷质疑:这些年和杭州差不离的公车改革,找出几十例来不是难事,杭州的此次改革能有什么新意吗?车没来,车贴来了,为何公务员阶层的利益永不落空?中国的公车改革咋就这么难?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政府法制》2009,(15):16-16
浙江省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在全国尚属首例。但与此同时,杭州发放“车贴”的政策,也引发了不少议论。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两年,公车改革一直是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新闻媒体曾一度把这一话题炒得沸沸扬扬,一些地方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车改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整个公车改革还止步不前,估计让公车“下岗”,还有待时日。公车弊端,路人皆知 我国的公车制度从解放初的供给制产生。当时干部按级配车,控制得较为严格,县团级以下吉普车,局级以上轿车,70年代末规定,部长以上干部,每人配备专车一辆;常务副部长、外事和公安部门副部长及65 岁以上年春体弱的副部长,根据工作需要,每人可配备专车一辆;其他副部长一般不配备专…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邦政府有62万多辆公务用车(不含军车),规模十分庞大.各联邦机构必须通过联邦总务署统一采购公车,也可以向总务署或私营部门租用车辆.总务署作为联邦采购机关和公车管理部门,对公车的使用给予指导和监督,并将所拥有的21万多辆汽车租赁给联邦机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