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1991,(3)
无效的借款合同,银行如何承担过错责任,在审判实践中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银行有过错,其承担责任的方式应从减免贷款利息上来体现。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利息是贷款的一部分,不能作为损失,以减免贷款本金或利息来体现银行的过错责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借款合同具有债权文书的性质,合同无效不能免除债务人返还义务。借款合同是单务实践性合同,银行与借款人订立的借款合同,只有在银行将款实际交给借款人后该合同才成立。银行交付贷款后,借款人实际取得该款的所有权,银行对贷款的原所有权即转化为债权。银行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利,而不再承担义务,借款人作为债务人负有到期  相似文献   

2.
当前法院受理的很多金融纠纷案件,不仅涉及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等法律适用问题,还涉及对国家金融政策的把握,司法实践中有不少疑难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结合多年来的金融审判实践,对一些疑难法律问题提出管窥之见,以期对我国民商事审判实践有所裨益。一、借款合同效力的几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借款人往往以银行违反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为由主张合同无效,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借款人以其不具有向银行借款的资信条件,银行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向其发放贷款有过错,主张借款合同无效;二是借款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互联网金融所引发诉讼的情形多种多样,以网贷为例,网贷投资人因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而引发的诉讼;借款人因隐私泄露对平台的诉讼;平台倒闭或跑路所引发的诉讼;P2P网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发行证券等而引发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其中,网贷中电子合同、合同主体和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的认定是解决争议的首要问题。一、电子合同效力的认定因素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认可了电子合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融机构"借名贷款"纠纷频发,此类纠纷能否妥善处理,关系到金融秩序及社会稳定。"借名贷款"纠纷处理的核心问题是法律关系及还款责任的认定。原则上应认定名义借款人为借款合同相对人,并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其与实际用款人之间另形成单独的借款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名义借款人在特定情形下得以依法免除还款责任,但名义借款人必须充分举证。  相似文献   

5.
一、借款合同担保的条件借款合同的担保就是指银行、信用社或其他金融组织将款贷给借款人.使用时,由借款人提出一定的物资或财产,或者由第三人对伤款人的银行债务向贷款方负保证责任.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贷款人有权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借款人作为贷款保证的物资和财产,或者由保证人代为向出借人还款的一种法律制度.借款人以自己的物资和财产作贷款保证的方式,既有信用担保的性质,又有物质抵押担保的特征.作为信用担保,贷款入应当具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这是fir#人能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组织借款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有委托贷款协议的借款合同如何确定诉讼主体问题的请示》(川高法[1995]19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7.
你院《关于有委托贷款协议的借款合同如何确定诉主体问题的请示》(川高法〔1995〕19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坚持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与贷款人(金融机构)在签订借款合同的同时签订抵押合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贷款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贷款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  相似文献   

9.
我国《借款合同条例》第6条、第8条对借款合同的保证作了明确的规定:①凡向贷款人申请借款的都应有保证人或有一定数额的财产保证借款合同的履行.保证条款是借款合同的必备条款;②保证人应具备足够代偿借款的财产.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借款之间的互保行为没有禁止性规定,因而在审判实践中,就民事主体之间为了达到借款目的而设定的互保能力问题产生三种不同的观点:(1)有效说——只要法律无禁止性规定,旦贷款人同意借款人之间互保,就应  相似文献   

10.
[案情]1996年10月4日,华杰公司向信用社申请贷款15万元人民币用于流动资金周转,双方签订了书面贷款合同,合同对借款数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等作了明确规定。塑胶公司对此笔贷款提供连带保证。在签订贷款合同的同时,为增强借款单位还款意识,确保按期归还贷款,信用社与华杰公司签订了一份贷款合同补充协议。协议规定,借款人华杰公司在申请或签订贷款合同前,必须向信用社交纳贷款金额的10%作为履约定金,华杰公司能按期还款,则退回定金,不能按期还款,逾期二个月以上,履约定金全部没收。协议签订后,华杰公司即依协议向信用社…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金融机构开展贷款业务,一般都使用格式借款(包括担保)合同,即合同的条款都是由金融机构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借款人(包括担保人)只能表示全部接受或者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使用,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借、贷、担保各方的融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金融机构在使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不少的弊端和风险。为了充分体现和实践公平、自愿的契约精神,确保信贷安全,金融业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对使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弊端与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和防范。根据笔者的研究和理解,金融机构在使用格式借款(担保)合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和防范以下五大风险: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0月4日·华杰公司向信用社申请贷款15万元人民币用于流动资金周转,双方签订了书面贷款合同,合同对借款数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等作了明确规定。塑胶公司对此笔贷款提供连带保证。在签订贷款合同的同时.为增强借款单位还款意识,确保按期归还贷款,信用社与华杰公司签订了一份贷款合同补充协议。协议规定,借款人华杰公司在申请或签订贷款合同前,必须向信用社交纳贷款金额的ic%作为履约定金,华杰公司能按期还款,则退回定金,不能按期还款,逾期二个月以上,履约定金全部没收。协议签订后,华杰公司即依协议向信用社交纳了履…  相似文献   

13.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乔生彪对欺诈性借款合同与共谋规避法律政策借款合同的界定。所谓欺诈性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银行提供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逃避银行监督审查而与之签订的借款合同。欺诈性借款合同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个方面:(1)借款人必须有时...  相似文献   

14.
周春梅 《人民司法》2020,(11):64-67
【裁判要旨】在存在借名贷款及关联合同的情况下,担保人追偿权行使的对象,不应机械地根据单一合同的相对性确定为借款合同相对方,而应根据当事人缔约真意、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委托代理理论等,适度突破单一合同的相对性,确定担保求偿对象为受益于担保行为的实际借款人,而非名义借款人。  相似文献   

15.
【阅读提示】网络贷款,又称P2P网络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所谓P2P网贷,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贷款方在P2P网站上发布贷款需求,投资人则通过网站将资金借给贷款方,完成交易要向P2P网贷平台支付一定的中介费,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是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  相似文献   

16.
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诸问题略探张必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借款合同纠纷日趋增多,审理这类案件遇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笔者试就当前审判实践中尚存争议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的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对此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以款项...  相似文献   

17.
P2P网络借贷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2P网络贷款,是一种个体通过独立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达成借贷交易的互联网借贷模式。出借人和借款人形成的借款法律关系的性质属于民间借贷。在讨论过程中,倾向意见认为,从目前业界发展状态和监管思路分析,将P2P网贷平台公司界定为金融信息中介更为适宜。在从事居间行为时,P2P网贷平台公司与委托人之间形成居间合同法律关系。目前,我国P2P网贷平台公司除从事居间行为之外,还从事担保、对债权进行期限和数额的错配,进行债权转让等行为,引发各界对上述行为是否属于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讨论。关于P2P网络贷款提供的服务协议(或称注册协议等)条款的效力,应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条、第40条的规定进行认定。线上交易情形下,P2P网贷当事人之间成立的是电子合同。我国《合同法》、《电子签名法》、《民事诉讼法》对电子合同以及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效力予以了肯定。  相似文献   

18.
[案情]1999年11月30日,灵璧县某农村信用社与被告张某、程某签订一份《保证担保借款合同》,约定某信用社向张某发放贷款1.5万元,贷款期限自1999年11月30日起至2001年12月20日止。被告程某作为保证人在合同上签了字。合同约定,保证人与借款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保证期间与贷款期限相同。借款期限届满后,被告张某及程某均未向原告某信用社返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2003年6月,原告某信用社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张某返还借款本金  相似文献   

19.
顾权 《中国审判》2010,(1):90-91
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是高度金融衍生技术的新产物,司法实践中抵押贷款资产症券化纠纷是目前金融审判工作新难问题。在资产证券化纠纷中应如何界定委托人、信托人和借款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和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引子1996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请示作出法复(1996)6号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现仍然有效,该批复内容如下: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有委托贷款协议借款合同如何确定诉讼主体问题的请示》(川高法〔1995〕193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在履行委托贷款协议过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贷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贷款人坚持不起诉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贷款协议的受托人为被告、以借款人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施行,合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