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以公安部周永康部长在公安大学讲话为依据,论述了公安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即强化公安专业教材 建设;强化公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公安专业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专业教材是体现本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公安管理学专业办学时间不长,在专业教材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为加强公安管理学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应转变思想理念,牢牢把握公安管理学专业学科发展规律,以公安工作对公安管理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的动态调整;健全机制,建立教材编写有效的遴选制度;协调结构,正确处理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稳定性与开放性的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纸质教材与现代电子教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郑群 《公安教育》2010,(11):66-69
<正>近年来,全国公安院校遵循公安部主导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实战为宗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突出公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高度重视"贴近公安实战教学"和师资队伍实务能力建设工作,先后制定多项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特色化建设对培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网络警察有重要意叉实施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特色化建设,以公安部门需求为导向,以实战为目的,以学科建设为主,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教书育人为根本,面向公安实战,贴近公安实际,特别是通过确定可行的培养目标,构建高标准课程体系,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训学研"有机结合等,从而培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网络警察",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公安教育的高要求,是"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强化公安院校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有助于营造和谐交通环境,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升交通警察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公安技术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当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建设仍然存在教学理念陈旧,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学内容滞后、方法单一,专业教材质量不高,实践性专业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应采取转变理念,构建实战化教学模式;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调整课程体系;立足交通管理实战,强化专业教材建设;完善教学条件,加强交通管理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多措并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安教育》2004,(2):42-44
公安院校是为公安事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公安教育必须适应公安工作实践发展的要求。如何在不同的形势下培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公安专业人才始终是摆在我们公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治安专业作为我校的骨干专业,多年来,无论在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还是教学质量方  相似文献   

7.
课程建设是公安高等专科院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也是公安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中心。当前,我国公安高等专科院校刑侦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着课程设置过于死板、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方法手段陈旧、第二课堂开辟不够等问题。为此,应该从确立刑侦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刑侦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立科学合理的刑侦专业课程体系入手,按照各门课程建设的指标要求,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加强刑侦专业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方向受制于社会需求和有效供给两个方面,公安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因此,公安院校及其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要主动协调自身供给与对接社会需求两方面实际,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公安机关的实际需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表明,公安专业包括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大专业门类,其中公安学学科细分为治安学、侦查学、禁毒学、涉外警务等19个专业,而公安技术学科细分为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安全防范工程等7个专业,共计26个公安专业。  相似文献   

9.
<正>公安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需要,进一步突出公安专业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办出公安特色,这是我国公安教育战线必须直面和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能力源于素质,素质始于教育。"向教育要素  相似文献   

10.
公安专业名词术语是以浓缩的形式来概括公安学科知识成果.公安专业名词术语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查询可借助专业词典、辞书,还可选择相关或综合性工具书,甚至还要查阅学科专著、专业论文、法律解释等.  相似文献   

11.
《公安教育》2013,(1):82-8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会议和《公安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公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优秀公安师资队伍,2012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公安部政治部在全国公安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连续举办了两期全国公安院校公安专业骨干师资培训班,299名来自全国公安高等院校的教  相似文献   

12.
对公安高专院校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新文 《公安教育》2007,(12):21-23
<正>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切实解决思想观念更新问题,明确新时期公安高专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职业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新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新的"学本论"的教学观;树立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1月,教育部批准了"警务指挥与战术"为新增公安类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30516S),为法学一级学科下公安类试办专业,这是公安部和各相关公安院校共同努力的结果,使得新兴的公安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新的专业需要新的学科研究、学科建设来支撑,本文仅就警务指挥与战术的专业与学科建设问题谈一点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后,禁毒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要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定要突出公安实战性,要建设一支"双师型"和教官教师队伍,并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做到校内外实验、实训场地建设与公安实战同步。  相似文献   

15.
公安院校一流专业的特色发展,既要立足于专业建设的根本,又要着眼于专业建设的特色发展,聚焦公安行业和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培养新时期复合型警务人才。在一流专业特色发展的路径上,我们应立足课程思政打造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体系;紧跟公安工作变革,培养实战型警务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拓展校局合作渠道,优化协同育人途径;通过与国内政法院校实现学生互派等方式来为公安院校一流专业的特色发展铺平道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公安院校一流专业特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一定阻力,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在保留公安院校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求变、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能积极为公安院校一流专业特色发展建言献策,是每一位公安院校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拓宽公安高等专科教育专业口径是当前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拓宽专业口径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由于公安高等专科教育专业设置当前存在的专业口径过窄方面的多种弊端,在坚持保障专业特色、专业口径宽窄并存、遵循学历教育规律等拓宽公安专科专业口径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从增设部分覆盖面较宽的专业、调整现有专业课程体系、部分专业不再强调其公安特色等基本途径,拓宽公安高等专科教育专业口径。  相似文献   

17.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本科教育方面起步晚、底子薄,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建设任务当中,本科专业建设首当其冲。在专业建设中应遵循资源整合优化原则、实事求是原则、以服务为导向原则、超前开放原则、特色发展原则、重点突出原则,提高认识,科学谋划,完善机制,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结合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建设的实践,通过阐述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在联系,从满足学科建设的视角,分析了本科经济犯罪侦查专业设置的意义和必要性,在整合学科资源和学科管理方面,提出了体现公安本科高校学科能力和影响力的思路,探索建设特色专业,整合新兴、交叉学科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公安教育改革在公安改革的总体设计框架下已率先展开,这对公安教育从招生、教育培养、毕业分配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公安类专业都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发展的要求。网络安全与执法属公安技术类公安专业。目前全国十几所公安本科院校开设有此专业,包括部属公安本科院校和地方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研究型人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和应用型人才(地方公安本科院  相似文献   

20.
论公安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它将理论知识与操作训练有机整合,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实施公安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公安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需要,是为公安机关培养合格警务人才的需要,也是深化公安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包括按公安职业岗位职责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以公安专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