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客家文化与陕西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客家有6次大的迁徙;陕西既是客家文化之源,又是客家文化之流,源与流相汇合,在文化的形态上也有异同之处,比如寻根归宗、敬礼重德、宽容融合、安土重迁等;研究客、陕文化的意义在于弘扬敬礼尚德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弘扬“爱家爱乡爱国”的精神,弘扬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从而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一、闽西客家及客家山歌闽西苏区时期的上杭、永定、长汀、武平、连城五县毗邻粤东、赣南,聚居着我国西周、东晋以来北方黄河流域汉族支系困战乱、灾荒多次大规模南迁的客籍人的后裔,俗称“岭南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客家子孙“反客为主”,当地百越土族方言逐渐被客家方言所融化;长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使客家人在“南迁”中带来的灿烂辉煌的中原文明与百越土著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形成了历史上独具一格的闽西客家文化。客家人喜欢唱山歌,他们“日日唱歌润歌喉。睡  相似文献   

3.
客家与畲族的关系前人有过不少探讨。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从村落地名与姓氏、祖先崇拜、神明崇拜,以及其他习俗等方面,钩沉史迹源流、口传文化,藉此查找线索,进一步探寻客家与畲族的关系,以期得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金融是经济的中介和支柱.闽台金融合作是闽台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闽台经济合作将会有更大发展,这又将带动闽台金融合作,进而促进闽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再发展。一福建与台湾同属中华大地,自古以来闽台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台湾宝岛,促进了经济发展,建立了深厚的骨肉索情。公元3世纪到7世纪,吴国的孙权和隋朝杨广曾多次派人到“夷州”、“琉球”(即台湾),为开发台湾  相似文献   

5.
发挥对台优势做好"特殊福建"大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6个侧面分析了闽台之间时空上、文化上的源远流长的特殊关系,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赋予福建9项对台方面的特殊政策以及双方交流所取得的特殊成就,说明了福建在自身发展和祖国统一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文章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应该继续发挥这些特殊优势,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从3个方面实现闽台关系特殊性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逐年推进,闽台间特殊的“五缘关系”所承载的人际关系网络不断被转化成闽台经贸关系网络,成为两岸间及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随着两岸经贸和社会文化各项交流的进一步深化,福建在两岸关系中的地缘优势进一步凸显;而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其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也将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台商在福建的投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四大特点,福建台商的数量缓慢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7.
闽台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代代传承,迄今仍相同或相近,形成了闽台文化命运共同体。闽台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并与海洋文化等相互交融,具有鲜明的内涵特征和精神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推进,历经复苏起步、双向发展、拓展延伸、全面提升4个阶段。在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闽台文化交流始终放射出夺目光彩,呈现其不朽的意义。闽台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开展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缩影,筑牢了"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根基,凸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反对"文化台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求实》2007,(12)
今年以来,赣州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为主线,围绕市委“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大宣传、大文化、大发展、大开放、大市场、大产业、大服务、大作为等“八大理念”,正确处理好宣传文化的政治职能和经济社会职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保护与文化发展、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文化产品与文化市场、文化市场需求与文化市场培育、有限政府与无形文化市场等“十个关系”,坚持…  相似文献   

9.
客家文化的提出和讨论,至今约有100年了,而系统地全面地讨论闽南(河洛)文化,笔者记忆是2003年2月15日在泉州举行的首届“闽南文化论坛”。2月16日,新华社电讯发布“闽南文化论坛”学术成果首次指出: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掀起一股“客家学”的研究热潮。刘大可博士是近年来客家学研究较突出的青年学者,已出版相关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2002年6月出版的《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是他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撰著出来的新作。刘大可博士是闽西武平县人,受过系统完整的历史学训练,成果甚丰,在长期的客家学研究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传统的历史学方法并不足以完全解决客家学的问题,于是他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凭借自己是闽西客家人的优势,在自己家乡闽西武平县北部村落实施了长达七年的田野调查工作,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闽西…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林林总总的著作中,从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入手,探索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谓是一个新视角。开创这个研究新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江西省赣州市研究中央苏区史的专家舒龙先生。由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书,成为这一新视角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在蓉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内地17个省市区的155个代表团的3000多企业代表、知名华商莅临盛会。大会活动除举办世界客属相关会议外,还举办了西部客家文化节、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世界华商峰会、“风华三十五年”客属大会历程暨客家乡情报告会等活动。有专家预言,客家文化必将成为四川文化产业的一个强势发展亮点。四川作为西部最大的客家省区,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探讨如何利用这笔财富,在四川文化产…  相似文献   

13.
梅宏 《党史文苑》2007,(1):79-80
在研究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林林总总的著作中,从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人手,探索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谓是一个新视角.开创这个研究新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江西省赣州市研究中央苏区史的专家舒龙先生.由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书,成为这一新视角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芦丹  林威 《湘潮》2012,(4):13-14
赣南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厚,本文试从赣南客家艺术、客家文化旅游、客家文化的学术传播等方面探讨赣南客家文化的海内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是一项着眼长远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闽台青少年交流作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一环,在两岸青少年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不断深化闽台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两岸交流有着积极意义。文章从闽台青少年交流的独特优势出发,讨论了闽台青少年交流的特点、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客家文化是海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在海西建设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文章试图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就闽西客家旅游的资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发展闽西客家旅游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论闽台经济的互补性与经济互动的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台经济存在互补性也有互动的可能性。互补促进闽台两地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效益,构成闽台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前提。经济互补有利于双方共同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相互合作,最终在可能的范围内实现经济整合,在相互协调与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闽台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并拥有同质相殊的文化资源,应充分重视两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文章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力求多视角、多层面地分析当前闽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便明晰闽台文化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龙岩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龙岩文化自信,抓住天时地利人和,从丰富的红色、客家、生态资源中挖掘素材、激发灵感、编制作品,打造了一大批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力作。特别是反映6000名闽西儿女浴血湘江的32集电视连续剧《绝命后卫师》,成功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全国上下好评如潮。一、顺“天时”,唱响主旋律一是融入“中国梦”。共同享有人生出  相似文献   

20.
女性:客家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客家学研究中男性偏重的倾向,认为应大力开展对客家女性社会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客家女性祖先崇拜、神明信仰、婚丧节庆等习俗,以及与女性相关的故事传说研究;老年妇女生命史的研究;女性社会地位的研究;女性性生活、生育问题的研究;女性社会活动与社会网络的研究等。同时,研究客家女性社会在方法上也应加以创新,即让女性充分参与研究;注重科际整合等。开展客家女性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如具有弥补客家学研究不足的意义;考证传统社会真情的历史学价值;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价值;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实现妇女解放的现实意义;缓解人口压力的社会价值;学科建设的意义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