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民族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它的生存期比阶级和国家的生存期更长。民族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问题决不会因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而消失,做好民族工作既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十分重要的工作。昭通地区是一个地处滇川黔三省结合部的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工作寓于全区各项工作之中,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寓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民族工作在阳通地区工作中具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特…  相似文献   

2.
浅探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探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经验启东明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党的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辽阔的民族地区,地广物博,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在革命和建设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列主义民族问题基本理论历来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受着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发展过程;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这一部分能否正确解决,将对整个革命产生重大影响;民族平等、各民族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团结,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在私有制社会里,剥削制度是造成民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要表现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和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的趋势。民族间的差距,是当今世界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它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形成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发展轨迹是单向的,即先…  相似文献   

5.
略论中国封建王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二重性与云南社会经社发展的关系马曜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和探讨历史上的民族政策是否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国家统一及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今天解决民族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和今天的民族政策,既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保持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建设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特别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和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建立了以平等  相似文献   

7.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探索毛建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近一亿。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富强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一直比平原地区落...  相似文献   

8.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并指出:宗教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祖国的统一,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究竟如何才能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稳定宗教领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正确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的必然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消…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及国家的命运,历来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根据我国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为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十年动乱期间,党的民族政策和统战政策遭到严重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着如何彻底清除“左”的影响和破坏,迅速走上健康轨道的繁重任务。197…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全国大部分物产资源都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当前更多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在这种新形势下,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民族工作的中心,一是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一是狠抓经济建设,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而这两点恰恰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历史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大中型企业,如何围绕大局认识并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这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民族心理是指民族群体本来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等特点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实行改革开放,不能不考虑到民族心理因素。所以,有必要探讨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优化民族心理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民族振兴和发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是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它的存在和解决,是与社会总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李瑞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观察、...  相似文献   

14.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它们都有自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能混为一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使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落后。因而宗教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法律、感情、风俗等,都有较深的影响,有的已成为某些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难以分割的一  相似文献   

15.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历史表明,民族一经出现,民族问题就随之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和格局。作为一个多民族且人口居世界第一的国家,中国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政策一直备受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一、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历来就是中华各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和创造历史的舞台。自从秦、汉建立统一的中央王朝起,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历代王朝如何更替,统…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也随着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而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为指导,结合新时期我国的国情、民族地区的现状,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展团结、平等、互助、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工作是社会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并涉及到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因而我国的民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广泛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了二百余年的春秋时代。春秋及其以后的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各民族迁徒交流、聚散离合急剧发展的时期,它以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向人们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社会基础,展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创建的必然性。研究春秋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状况,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认清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史实,从而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迁徙、…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情况、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具有本国的特殊性。因此,我国民族政策研究主要是指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的研究。然而,由于民族和民族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客观社会现象,各国对于解决各自的民族问题所实施的政策不一,且基于民族差异所产生的民族问题广泛存在于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交往关系之中。因而,我国民族政策的研究,不仅离不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般原理的指导,同时也离不开世界民族和民族问题以及各国民族政策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和特征是不同的。爱国主义又是一个政治道德范畴,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体现一定阶级、民族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论。本文试图运用价值论的范式和方法阐明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所体现的政治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邓小平有国主义政治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政治价值是指满足社会主体(公民、阶级、民族、国家、人类)政治生活需要的客体的价值。政治价值观的实质是一定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所有的多民族国家,都是建筑在一个民族即这个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其他各民族的统治上面,这就是民族压迫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根源。我国的历史也是这样,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历史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汉民族的统治阶级对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征服,各民族的抗御抵制,构成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一个主要史实。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交往,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政治上日趋统一,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祖国疆域。这种民族关系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的趋势,它符合客观历史的发展规律,虽然它往往是通过痛苦的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