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胄画狗     
隔山 《党课》2012,(3):119-120
黄胄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擅长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水墨写意画,尤以表现新疆人物生活而著称。黄胄还擅长画动物,除了人们熟悉的驴和骆驼外,他画的狗也是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2.
沈黎明 《廉政瞭望》2011,(23):52-53
说到天安门上这幅全国人民都非常熟悉的毛泽东画像,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因为这幅画像就是根据他制作完成的毛泽东标准像画出来的。他就是被誉为“暗房宗师”的陈石林——我国著名摄影家,照片修版专家。1950年后我国使用过的4版毛泽东标准像,从选片到修整、制版全部出自他之手。除此以外,他还加工制作过包括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我对父亲是那么熟悉,但了解得却很少。他去世后,我从大量资料中和采访中才略知一二。现仅将他在重庆谈判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时期经历的几件大事粗粗地画个轮廓。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23):78-78
“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因为有个戏叫《徐九经升官记》,所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不熟悉的是,他画画也不错,画了棵白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把那棵白菜刻下来,还刻了“勤俭忍”三个字,称之为“徐公三字经”。  相似文献   

5.
山公  章立 《党风建设》2001,(7):10-11,32
提起年逾花甲并有着36年党龄的回族企业家丁吉文,不熟悉他的人,定会被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而熟悉他的人则定会由衷地感叹道:“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叔 《党课》2010,(7):100-102
宋徽宗就是赵佶,赵佶就是宋徽宗。这话有点儿拗口,但知道宋徽宗的人多,知道赵佶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宋徽宗在历史上的名气,和他当皇帝关系不大,但和他画画关系很大。说实话,宋徽宗的画,在中国几千年的绘画史上,也算名列前茅,画花鸟能画过宋徽宗的,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画家敢这么自诩。  相似文献   

7.
郭庆晨 《奋斗》2011,(9):59-59
最近,《文史参考》报道了被称为“华夏辨画第一人”的故宫博物院收藏大师徐邦达的传奇人生。读罢,我佩服徐老独具慧眼。“常于画轴展开半尺之际,已辨出真伪”的辨画能力:佩服他百折不挠,为鉴考征集古书画作品不辞辛苦、不顾劳累的精神,更佩服他作为公家的书画鉴定家而不搞个人书,画收藏的品德和操守。  相似文献   

8.
说起凉城县麦胡图镇党委书记白连中,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敢闯、敢干、敢于探索、敢挑重担的人。  相似文献   

9.
故乡行     
人老了,往往更恋家乡故土。晚年的储江同志,几乎年年回故乡无锡。那里有他熟悉的山山水水,有他熟悉的父老乡亲和喜爱的乌米饭、绿苎头糯米粉团子,更有他青年时的梦想。2005年5月19日,储老又一次回到了故乡。  相似文献   

10.
梦想成真——刘毅与他的“崇光”之路王慕科坐在刘毅的对面,细细琢磨着这张陌生而又熟悉的脸,陌生是因为他与我想像中的科技实业家相差甚远;熟悉是他这张脸放在关中人群中一点也不显山露水,显得格外熟悉。刘毅给人的感觉是朴实、直率,还有些倔犟。刘毅说他做人做事喜...  相似文献   

11.
近来偶读一篇介绍国画大师徐悲鸿画马的文字,颇有一番感触。 徐悲鸿的马与白石的虾齐名,是为国宝。他画的马奔放处不狂狷,细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形神俱足,且赋予了意气风发、奔腾不息的气慨。据熟悉徐大师的人说,他的马之所以堪称一绝,关键在于他作画时“全马在胸”。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09,(6):F0003-F0003
在当今中国书画界,王蓓属于传统功底深厚、作品又富于浓厚时代气息的实力派。如今善书者不会画、善画者不善书太多了,像王蓓书与画均有成就者实属可贵。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刘炳森赞赏有加地说:王蓓的字好、画好,他的花鸟和小动物。没想到西方人也这么喜爱。这不但是他本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13.
散木 《党史博览》2006,(3):40-43
江南才子袁水拍(1916—1982),原名袁光楣,袁水拍是他后来的笔名,它取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句“朱旗画轲一百尺,五有长江水拍天”之意;他另外一个被人所熟悉的笔名是“马凡陀”,那是世界语“M O V A D O”(意“永动”)的谐音,又是吴语“麻烦多”的谐音,表示他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1,(23):61-61
国王提供了一份奖金,希望有人能画出最平静的画。许多画家都来尝试。国王看完所有画,只有两幅他最喜欢。 一幅画是一个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影映出周围的群山,上面点缀着如絮的白云。大凡看到此画的人都同意这是描绘平静的最佳图画。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0,(4):43-43
邓小平涵养极好,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自制力极强,为人和蔼可亲。虽然寡言少语,但难见动怒。可是有两次他是发了大火的。  相似文献   

16.
黄汝清,1952年生,山东沂水县人。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山东《齐鲁晚报》主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他的美术创作涉及剪纸、版画、国画、连环画、漫画等诸多画种。1994、1995、1996连续三年获山东省新闻美术作品一等奖。此外,他特别醉心于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猎,尤以墨竹、葡萄、牡丹、梅花见长,形成了构图简洁、格调清新的画风。他的画用笔飘逸洒脱而有法度,墨色淋漓酣畅而不失凝重,画面洋溢着勃发的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  相似文献   

17.
加歇医生像     
梵高于1890年6月,也就是在自杀前一个月,为他的挚友、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画了这幅肖像。他说:“我希望把我对这个人的感觉和爱慕之心画进作品里。”许多年后,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一同被葬在奥弗墓地的向日葵下面——加歇医生种下的一大片向日葵,加歇医生想用这种方式继续安慰他的朋友。100年过去了,梵高的《加歇医生》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艺术品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8.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热爱艺术,喜欢欣赏艺术作品,而且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常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为革命艺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毛泽东喜欢欣赏绘画作品,对中国传统的国画和源自西洋画的中国油画、木刻都很熟悉。他反对那种否定中国画而盲目崇拜西洋画的民族虚无主义的作法,他在1956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说中国民族的东西没有规律,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不对的。中国的语言、音乐、绘画,都有它的规律。过去说中国画不好的,无非是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认为必须用西洋的画法,当然也可以先学外国的东西再…  相似文献   

19.
朱祖希 《前线》2011,(3):61-63
侯仁之先生,对于北京人来说是相当熟悉的。之所以熟悉是基于他对北京的研究。用他老人家自己的话来说:“尽管历史地理学所涉及的领域很广,但在我这一生当中还是对北京的研究情有独钟,收获最丰。”北京是他心中的“圣城”,而且是“知之愈深,爱之弥坚”的。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7):77-77
知道卢怀慎的人并不多,但他为之效力的皇帝大家应该都熟悉,就是那位风流倜傥的唐玄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