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农村信访矛盾突出,县级部门、层级较多,处置权分割,农村群众合理诉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现状,珙县在县乡干部中试行信访"代访制",即对群众反映超越乡镇、部门职权程序,由乡镇或部门代表信访群众向有关部门咨询、反映情况和协调解决信访问题的工作制度.此举有效地破解了信访难题,较好地维护了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2.
王郁 《奋斗》2004,(8):45-4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定位。党委和政府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情系于民,为民掌权谋利,主要看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省、市委开展利民行动以来,我们双鸭山市尖山区委、区政府从解决煤城矿区贫困人口的生活、就业、入学三大难题入手,多载体、多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扶贫解困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代表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3.
走进宣汉县三河乡,看到的是一幅山村新画卷,感受到的是干部用真心真情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项功在全党,利及全民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主要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关键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奋斗》2006,(5):10-10
广东省提出,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设统一标准,不搞示范工程,不增加农民负担。新农村建设立足点是为农民带来利益,解决农民群众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2011,(12):19-20
“驻村夜访”就是纪委干部利用晚上时间进村入户走访群众,与群众促膝交谈,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切实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驻村夜访”较好地解决了“自天干部下村,群众下地干活;晚上干部回乡.  相似文献   

7.
他们从机关大楼走进农村、社区,高职低挂,沉入基层。他们走进田间地头、村村寨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村里破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他们走街串户,结"亲戚"、交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脚下沾满多少泥土,胸中就装满多少真情,这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呼——常务书记。2012年起,云南省从机关选派村(社区)党组织常务书记:任职期原则上  相似文献   

8.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宝贵启示,就要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相似文献   

9.
基层干部要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最盼和最怨的事,让群众得到实惠,这就是"爱民".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13,(7):13-13
西吉县通过组织开展“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落实活动载体,改进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决发展难题。各机关党组织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发展主题,破解发展难题。卫生局深入帮扶点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联系帮扶慰问活动,现场解决群众的就医问题,为群众进行义诊、发放宣传资料和常用药品,组织慰问了150多户生活困难群众。总工会动员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到联系企业,切实帮助企业和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关心群众生活。  相似文献   

11.
华组 《党的建设》2014,(6):33-33
礼县把解决问题和整改落实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走出机关,开门纳谏,倾听民意,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边学边改、即知即改,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难题。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21,(6)
正锡林郭勒盟4100余个基层党组织、7.89万名党员干部坚持将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围绕"服务中心顾大局,亮出身份显担当,为民办事解难题"主题,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分领域做到"七个聚焦",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聚焦"乡村振兴"办实事、解难题。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沈阳市发改委的几名干部马不停蹄地赶到他们的帮扶单位——华晨宝马二期工程项目部和金杯产业园,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难题。这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一个缩影。从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共忙农业生产,到走基层转作风蹲点调查研究;从下厂矿进车间解决实际困难,到走入寻常巷陌破解民生难题,当前,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热潮正在辽宁大地兴起。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结合实际,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摆在突出位置,狠抓落实。全省把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4.
当群众遇到难题时,不是去上访,而是预约有关领导,通过QQ视频、面谈等方式沟通解决。在领导干部值班约谈制度运行的一年里,芮城县从涉农部门到乡镇的主要领导,先后与群众约谈158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54件,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地化解了群众心结,当地信访总量下降了70%。  相似文献   

15.
云瑞 《先锋队》2011,(6):7-7
当群众遇到难题时,不是去上访,而是预约有关领导,通过QQ视频、面谈等方式沟通解决。在"领导干部值班约谈"制度运行的一年里,芮城县从涉农部门到乡镇的主要领导,先后与群众约谈158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54件,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地化解了群众"心结",当地信访总量下降了70%。  相似文献   

16.
干部不希望群众上访,群众也不愿意上访,所以说,平息上访是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但平息上访要以解决问题为前提.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目前出现的信访问题80%产生在基层,80%以上都应该也能够在基层解决,那么,要从根本上平息群众上访,还要从源头做起.  相似文献   

17.
群众公认的导向是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的一个根本方向.干部的道德品质好不好、能力强不强、水平高不高、作风实不实,群众心里最有数,最有评判权,最有发言权.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最终要体现在群众的评价上.所以,要注重选拔心里装着群众,经常联系群众,能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得到群众信任拥护的干部,树立起群众公认的导向.  相似文献   

18.
大地短波     
《天津支部生活》2007,(4):45-45
在构建和谐农村的实践中,蓟县各基层党组织始终坚持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好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群众的需要视为命令,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公开承诺为基层乡村办实事,重在履职实干,时处处以信为先,见诸行动,基层群众自然叫好。新年伊始,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与"聚焦民生、服务群众"主题活动同频共振,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单位在筹划新年度工作时,把承诺为基层办多少实事、解决多少困难作为重要内容列出来,这为部门机关更有效地改进工作作风、疏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抓手"。但有的单位在确定为基层办实事上,为了凑  相似文献   

20.
省委、省政府为“阳光政务”热线定位:“宣传政策法规,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切实把政府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评议权交给群众,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