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张彦 《学习月刊》2011,(24):36-37
从1985年起.迟子建的小说始终以故哆大地民间小人物的人生与命运作为书写对象.就其内容而言,前期作品较之于后期作品显得更纯真一些.随着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她后期的小说.除了纯真之外.我们还感觉到了辛酸和忧伤。她近年的小说.对生活苦难的描写明显加重.对现实世界的勾画日渐深刻.  相似文献   

2.
李枫 《世纪桥》2012,(21):25-26
《门镜外的楼道》是迟子建都市题材小说创作的成熟标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中情感本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本质主要表现了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和对关爱的呼唤,批判了一部分都市人狭隘、冷漠、自私、缺少温情的文化心态。这种情感本质正是其乡土小说情感品质的继续和发展,在创作上表现出继承性和拓展性。  相似文献   

3.
任金凤 《世纪桥》2012,(21):29-30
迟子建的小说常是在满——通古斯文化背景下展现原生态的生存空间,用温馨和爱意来承担着人生的苦难,用温情的力量来阻止人性良知的堕落,展示满——通古斯语族中的民族风情的宁静悠远,为我们寻找精神的故园,实现精神和灵魂的返乡。  相似文献   

4.
宁肯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作家,成名于网络只是一个偶然,他对于艺术的孜孜探求和丰沛的生活体验是其作品光芒四射的真正原因。宁肯的小说既有厚实的生活基础,也有艺术哲思的精神深度;有通俗侦探小说叙事的悬念与曲折,也有现代心理小说的细密和繁复。宁肯的艺术探求启示我们思考现代小说的艺术走向。  相似文献   

5.
艺术的美有多种显象,然而,真却在所有美的显象中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它是艺术的灵魂。失去了真,艺术就会黯然失色,当然小说艺术更是如此。小说艺术的坚实基础就是社会现实,其中包括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小说如果能选  相似文献   

6.
宋子牛 《前线》2020,(3):94-96
小说《白雪乌鸦》是当代东北女作家迟子建取材于历史上爆发于哈尔滨、死亡数万人的鼠疫事件而创作的。作者以颇具地域风情的笔触,讲述了鼠疫流行时生活在哈尔滨的老百姓的故事,表达普通人在灾难面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抗争的斗争精神。根据真实历史人物塑造的华侨医生伍连德,虽未施重墨,却令人印象深刻,留给读者长久的回味。  相似文献   

7.
将徐枕亚的《玉梨魂》和《雪鸿泪史》置入现代中国小说史,就会发现,它们集问题小说、文人小说、诗化小说和性格小说于一身,不仅思想主旨具有启蒙价值,其艺术创新更是在中国叙事学的发展和文学抒情传统的赓续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是现代中国小说艺术进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重读两部作品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学的递嬗变迁,从而发现古代与现代文学之间并非“断裂”关系,通俗与严肃文学之间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代小说创作中,张天翼是左联时期出现的具有光辉成就和深远影响的著名作家之一。他继承了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致力于讽刺艺术的多样化的探索与创造,根据不同的讽刺对象,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创作上取得了成功,并对我国现代文学讽刺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笔者认为,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湘潮》2007,(6)
波普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波普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模糊分际,既将生活内容整合进艺术,造就了新的艺术形式,又将艺术引向日常生活,从而对现实展开了评说。波普对日常生活的"亲近"只是消除"艺术"自视的优越性、高尚性,而不是"点石成金"地消除"非艺术"与艺术的界限。迄今为止艺术与生活的模糊分际依旧存在,艺术与生活间的张力关系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批评实践中 ,现实主义常被用作小说文体的批评标准。事实止 ,评价小说的根本性的美学标准是形式上的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认识论的有机结合 ,而非内容上的现实主义要求。在批评实践中强调小说文体根本性美学标准的自觉意识 ,有助于以更清晰的艺术标准评判小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上世纪中期形成于美国的公共艺术,以往的研究偏向实践层面,理论探讨十分缺乏,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定义,这影响和制约着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通过对公共艺术内涵的梳理,可以看出,公共艺术只是在大众艺术与精英艺术间实现一种完美的无缝对接.它不像精英艺术那样寻求与日常生活拉开距离,也不像大众艺术那样完全与日常生活没有分别.公共艺术以其特有的张力,以社会文化为主要背景,填补了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12.
马立荣 《求实》2006,(Z2):290-291
一、先锋派小说与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马原、莫言、残雪等以前卫的状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与艺术的可能性的小说实验运动,不仅在艺术上与传统表现手法有更大的不同,而且在思想感情上也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相去更远,表现出与现代主义的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先锋派以马原为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稍晚出现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在小说中,他们对故事和意义进行消解,以话语欲望的表达颠覆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模式,以叙述迷宫的设置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期待.由于这些小说文本实验的超前性,被人们称为"先锋派小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理性化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波 《理论学刊》2003,4(2):125-128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叙事艺术问题 ,构成了研究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向来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当乡土叙事被纳入到现代视角中重新进行结构时 ,即呈现出乡土理念的现代哲学意蕴。从鲁迅开始的现代乡土小说叙事不仅打破了古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而且深刻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小说叙事的发展。民间理性参与乡土叙事的过程 ,是对叙事方式的不断认同与选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民间理性潜隐于乡土叙事范式 ,使乡土叙事既符合乡土民间的叙事美学要求 ,又呈现出现代叙事学的结构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合作化小说"的叙事裂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世连 《理论学刊》2008,4(3):118-121
合作化小说的叙事裂缝,主要表现在于多种话语的对抗和互渗中显示出主流话语自身的虚伪或滑稽,并造成艺术价值上的矛盾、结构上的失调等.首先,它在小说文本与现实这个大的社会文本的对比参照、互相解读中呈现出来;其次,如果把所有合作化小说看作一个整体文本的话,叙事裂缝还在这些文本之间的互相矛盾和否定中体现出来,造成互相颠覆、互相消解的效果;第三,合作化小说的叙事裂缝更多地是表现于同一文本的内部,其典型形式是同一文本明显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立话语,从而产生反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部产生于戏曲鼎盛时期的长篇巨制,《红楼梦》中蕴涵着丰富的戏曲质素。《红楼梦》对于复杂社会生活的反映,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小说这一艺术形式的性能和长处;同时,小说在穿插描写、表现手法以及叙事技巧等方面适当地吸收和融汇了戏曲艺术的养分,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创作经验,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水平。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创作思维和创作心理的角度,就古代戏曲对《红楼梦》在情节设置方面的影响进行力所能及的开掘,以期寻求《红楼梦》小说戏剧化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尽情演出,不仅充满戏剧张力,也展示着领导与管理的艺术。曹操割发代首,展现了领导者的自律,阐释了以身作则、为人典范的领导主题。诸葛亮说:  相似文献   

17.
吕秋薇 《世纪桥》2011,(11):20-2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不仅在日本风靡一时,在中国也拥有大量读者,甚至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村上热"。这部小说韵味悠长,娓娓道来,感人至深,村上春树式的独特表达更使小说显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人性的描写、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和作品深度等方面分析《挪威的森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王帅 《世纪桥》2011,(5):41-42
文体学一词源自于拉丁语中的stilus,是一门研究文章风格的艺术,本意是指古人在蜡板上书写用的铁笔,后来用来指艺术形式和在某一特定时期艺术家风格特点。文体学是一门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文体的理论,它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用文体学方法分析《嘉尔曼》一文,主要从词汇、语法、修辞以及叙述方式等角度来了解相关的背景,分析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写作风格,说明小说的内容与主题如何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本文意在通过对《嘉尔曼》这一小说中的文体学特征进行解读,使读者更好的欣赏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9.
细读鲁迅小说,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33篇小说中,共有12篇28处出现“月亮”意象的描写,可见月亮意象在鲁迅小说中出现的频率之多。这些常人司空见惯月亮意象,在鲁迅笔下却蕴涵着独特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作用。本文试着对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的作用简要地加以分析,帮助阅读者加深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刘农宏 《世纪桥》2007,(12):91-92
《夜色温柔》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力作之一。小说运用了诸如名称、事件、颜色等象征,这赋予小说语言巨大的艺术力量,揭示了人物及作者隐秘的情感、作品的主题与人物的命运,并加强了对"美国梦"的社会批判,从而彰显了超越作品题材本身的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