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与择业的抉择与争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非要择业不可,不同的大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大学生就业与择业行为也存在争鸣.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期望对大学生就业与择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纵深发展,高校以“自主择业”为主的分配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随之面临许多新的特点和问题。就宁夏而言,当前的就业市场亟需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宁夏几所地方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宁夏经济发展服务的艰巨任务,因而,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和特点,如何借鉴国外就业指导工作的有益尝试,积极探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对于加强大学生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职择业、就业难是当代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客观因素,党和政府正不断努力改善、克服和纠正,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某些主观因素仍未引起大学生们的足够重视.近几年的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践告诉我们,要获得求职择业与就业的成功,有两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就业观念、心态、择业取向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大学生择业中最注重工作的发展机遇,待业期最青睐过渡性就业形式,对中小企业认同度较高。大学生对当前政府和高校出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供的就业服务较为满意,其中准就业政策最受大学生认可。课题组建议,政府、高校和其他公共部门应加强合作,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性制度环境,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专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导向的就业服务,深化准就业政策,继续推进就业政策创新,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5.
杨春郁 《前沿》2006,(2):195-197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究竟是高校近年来的扩招制度引起的人才过剩,还是大学生追求收入高、工作轻松稳定、环境安逸舒适等高择业标准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更有效的人尽其才,均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高等院校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正确认识自身条件、适时调整择业期望值,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与人才市场动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政府也要担当起宏观调控作用。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能够做到毕业生、高校、政府三方面通力合作协调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定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陆乃麟 《人民论坛》2011,(10):166-167
大学生择业行为受到政府、学校、市场以及大学生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日趋多元化,他们把经济状况与预期收入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把大中城市作为最佳择业地点。针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特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平衡。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择业行为受到政府、学校、市场以及大学生自身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日趋多元化,他们把经济状况与预期收入作为择业的首选条件,把大中城市作为最佳择业地点。针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特征,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平衡。  相似文献   

8.
陆乃麟 《前沿》2010,(10):168-170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远大于求,整体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在对广西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影响因素之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无记名问卷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现阶段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择业心态和择业意向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高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开阔就业视野和转变就业观念,顺利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9.
李冬 《时事报告》2004,(3):72-73
巴西:先就业后择业 随着巴西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市场收缩,超过12%的失业率使众多大学毕业生在寻找第一份职业时失去了选择余地。“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已逐渐为巴西大学毕业生所接受。大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社会就业市场因其自身和现实的原因,存在着众多不利于大学生成功择业的因素,与此同时,校内就业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在大学生择业进程中的优势逐渐显现。积极开拓校内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校内就业市场对大学生择业的有力促进,应该成为高校的现实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1.
卿云波 《传承》2009,(16):100-101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一方面随着招生与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择业受挫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对大学生择业受挫的现状特点进行描述,并探讨当前大学生择业受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一方面随着招生与就业制度的不断改革、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大学生择业受挫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对大学生择业受挫的现状特点进行描述,并探讨当前大学生择业受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蒋毅 《理论月刊》2005,(12):180-181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具有导向、渗透功能。校园文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期望值、务实性和择业时的矛盾心态。繁荣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我们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就业意识严重滞后、对相关就业政策缺乏了解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大学生及用人单位等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有效调整大学生的择业期望与标准,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5.
从人力资本产权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对大学生一直都实行"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从未出现所谓"大学生失业"的现象。从1995年开始,我国对大学生就业体制开始进行改革,由"统一分配"改成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现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自主择业:强者的大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 %以上的毕业生已作好了自主择业的心理准备。他用3年的时间学完了4年的大学课程 ,提前一年毕业。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学生处周处长说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要转变。”“我们享受了并轨生的收费待遇 ,却没有享受并轨生的就业待遇。”高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新机制为大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公平的机遇和宽松的舞台,越来越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的理解和认同。但新型的就业办法也在不少毕业生的心中引发强烈的波动,导致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对顺利择业十分不利。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社会竞争呢?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个性品质是心理素质的结晶,是心理健康及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也与其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密切相连。良好个性品质作用于人生逆境的心理机制,即作用—反馈—修正—升华的过程。良好个性品质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设定择业目标;有利于提升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兴趣和能力;有利于提升把握机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其基本模式是"双主体"模式,即对于高校来说,主要是创造良好的塑造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首先,发掘、张扬校内先进典型;其次,实施具有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特质的科学管理;再次强化体育工作。作为大学生,首先注意克服"习得无力感";其次进行"思想锻炼";再次,从时间上说,应该从大一开始。  相似文献   

19.
浅谈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人要想获得理想的职业 ,实现就业目标 ,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 ,进行科学择业。而要科学择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科学择业的前提。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 ,在择业中就能更新观念 ,适应需要 ,选定方向 ,尽快就业  相似文献   

20.
择业渠道、就业经历对农民工工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燕 《求索》2010,(4):58-60
本文以江苏省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托,实证分析择业渠道、就业经历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文章以择业渠道、就业经历以及他们的不同组合作为解释变量,并分别将他们引入拓展的明瑟方程,测度择业渠道、就业经历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择业渠道、就业经历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是正向的、显著的,而且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