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之 《检察风云》2013,(12):42-44
2011年,由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生产销售"黑工厂"六个……2012年8月22日,最高法院指定宁波市中院审判,2013年4月16日,宁波市中院对这起轰动全国的"地沟油"系列案作出了一审宣判。自此,一个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节于一体的地沟  相似文献   

2.
图说法律     
最近,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历时4个月,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案件。这也是全国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侦破非法收购地沟油炼制食用油并通过粮油公司销售给群众的案件。由此,地沟油流向餐桌的传闻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司法业务文选》2012,(17):2+49
明确七种违法行为三部门此次出台的通知,首次明确了"地沟油"违法行为的七种情况以及定罪量刑标准,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根据通知,七种情况包括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明知是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而进行销售等。  相似文献   

4.
苏中辉  宋松 《检察纵横》2012,(12):39-39
近期,我省检察机关依法起诉了被公安部列为制售“地沟油”犯罪十大典型案件之一的抚顺市郭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2010年4月间,郭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经营食用油过程中,从山东省肖某、柳某等人处购进利用“地沟油”生产的“食用油”,在对外销售时,或将“地沟油”与正常的食用油勾兑,或告诉买家自行勾兑,自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间,以低于市场价格将“食用油”销售给辽宁、吉林等地粮油经销商1771.71吨,金额1558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2012年针对地沟油加工、销售愈演愈烈的形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了《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但该《通知》的规定只作为一种参考提供给公检法部门,它本身不具备刑法的强制力。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对涉地沟油犯罪作出系统的规定,给今后办理地沟油类犯罪案件提供明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6.
重拳出击,公安机关摧毁"地沟油"产业链山城重庆,"秋老虎"甚过往年.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重庆市高新区南华街,一队警察的到来引起轰动.警察直扑这条街的964号——泰鑫油脂门市部,在控制店老板后,将其查封.此时,居住在周围的群众才知道,这个位于闹市区众多五金门市中的所谓正规食用油销售点,竟长期勾兑和销售"地沟油".此前的9月8日,重庆市公安局统一部署九龙坡、永川等7个区县公安机关一举捣毁了永川冠南烽烁油脂厂、永亨油脂有限公司等6家"地沟油"提炼厂及生产线.  相似文献   

7.
郭佳 《法制与社会》2014,(15):126-127
明知所收购废弃油脂为仅能用于制作化工原料的废弃油脂仍私卖给他人用于"食用油",其将所收购废弃油脂放置并进行简单沉淀的行为属于生产有毒、有害食品行为,将所生产"地沟油"售予炸薄脆煎饼商贩行为属于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符合"地沟油"犯罪规定。  相似文献   

8.
陈玉峰 《法人》2013,(3):69-70
白银"3·03"特大制售假冒伪劣油品案,给国内石油业敲响了警钟,再一次证明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12年7月17日,被公安部列入2011年度全国"亮剑行动"十大精品案件的白银"3·03"特大制售假冒伪劣油品案一审在白银中院开庭审理,制售假劣油品的兰州海洋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及该公司5名中高层管理人员、1名协助安装造假设备的外省工作人员,分别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骗取贷款罪,由白银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  相似文献   

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安机关打响了围剿地沟油违法犯罪第一枪,共侦破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35起,抓获涉案人员近800人,基本上摧毁了地沟油犯罪的网络和利益链条。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依法严厉打击地沟油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所能做的只是第一步。涉及地沟油的违法犯罪问题十分复杂,一方面,地沟油的检测标准至今都还无解;另一方面,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性也没有一个科学的结论,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0.
2014年2月,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国27个省、区、市统一行动,一举摧毁了"圆梦收养送养之家"、"中国孤儿网"等4个特大网络贩婴团伙,382名被拐卖婴儿得到了解救。其实,早在2000年4月1日,公安部就开展了首次全国规模的"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活动。被称为"云南第一拐"的特大拐卖妇女儿童案就是公安部特别督办的案件。  相似文献   

11.
一部地沟油的历史,就是一出出食品安全的悲剧。但令人遗感的是,悲剧还在不断上演。2000多吨已售出地沟油、案值6000多万元,案件涉及12个省市117家大中型食用油、食品加工企业和粮油店——近日,一起特大制贩有毒食品案件在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随着庭审展开,一个地沟油制贩网络清晰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刘武俊 《政府法制》2012,(10):11-11
为确保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通知。对生产、销售“地沟油”的7种情况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根据通知,涉及“地沟油”犯罪的,最高可判死刑。  相似文献   

13.
要点解读:1.对于被告人制售"地沟油"的行为如何定性?在无法鉴定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情况下,如何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地沟油"犯罪定罪量刑?解读:对于"地沟油"犯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且对于"有毒、有害"的认定不应单纯依据司法鉴定,而是结合案件各类材料综合判断。2.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否具有溯及力?  相似文献   

14.
李云 《政府法制》2013,(16):18-18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明确界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利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最高判死刑。男性保健食品添“伟哥”将获罪,将重罚食品添加三聚氰胺等。  相似文献   

15.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仅20岁出头,他却亲手炮制了一宗引起公安部关注的特大网络赌博案;他开设的"世纪星"网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引发了全国9万余人参与投注,非法经营额高达3.9亿余元。不久前,"世纪星"网站经营者李贺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16.
涉案3000余万元、由公安部督办的"8·2"全国特大制作、传播系列木马团伙案,8月11日在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共有16个省市的110人涉案.(<新京报>8月13日).  相似文献   

17.
“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曾对记者说。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相似文献   

18.
读者     
全聚德何以沦为地沟油源头小贩王某在7年间持续从全聚德多家门店收购鸭油及废弃油脂转卖给他人用于制作地沟油。最近,王某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公诉至法院。餐饮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将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卖给不法商贩"废物利用",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一些小餐馆和小企业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难免会见钱眼开。而像全聚德这样的大企业,理应具备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怎么也见利忘义了呢?贪图这点儿卖鸭油的蝇头小利,  相似文献   

19.
9月4日,台湾刑事局南部打击犯罪中心侦破郭姓男子等6人在高雄市、屏东县等经营10多处地下炼油厂,涉嫌回收馊水油、皮革厂废弃皮脂油制成劣质食品油,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转卖给强冠食物油公司,并制成“全统香猪油”,销售给多家下游企业,爆发全台首宗地沟油事件,继黑心油事件后,台湾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再次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20.
曲宣 《法律与生活》2013,(19):28-29
正当全国严打地沟油、科学家研究地沟油“上天”成为飞机航行燃油之时,云南一家被誉为“明星”企业的油脂公司却将地沟油送上百姓餐桌,以非法手段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舍弃了基本的企业良知与道德。企业因此而土崩瓦解,相关人员受到法律的严惩,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