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反官僚主义斗争中,笔者听到一些人发这样的牢骚:咱一不是什么长,二不管什么事,官僚主义与我有何相干?反官僚主义应该谁有病谁吃药,让大家都反对官僚主义,这岂不是让没病的人去“陪绑”?这句牢骚有些片面。“谁有病谁吃药”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无病也打预防针,...  相似文献   

2.
李实 《奋斗》2005,(8):56-56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十常八九”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3.
姬建民 《求贤》2007,(5):29-29
有位在经济强市分管过招商引资的领导同志说:“我之所以这几年没有在同客商打交道中出事,是因为我始终坚持与客商不同行、不同钱、不同事。宁可让外人说咱‘傻冒’、‘二百五’。”  相似文献   

4.
周国允有三个梦想:作为在京务工的河南人,他的梦想很朴素,“要让北京人看得起咱,让外地人不敢小瞧咱”;作为安阳华都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他的梦想很单纯,“把更多的家乡人带出去,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作为滑县高平镇周谭村党支部书记,他的梦想很执著,“要让全村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腐败现象往往都是千方百计披上各种冠冕堂皇的外衣,让人觉得正常,甚至可以理解。据《半月谈》载,某县委、县政府在制造腐败上,便创造了充分的“理由”,而且“合理”地延续了长达十多年。据说,该县从1987年以来就执行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大凡副县级以上的领导调出本县,都要送一套大理石云木雕花家具。目的有二:一是代表全县干部群众向该领导表示心意;二是让该领导不要忘记这个县,今后有事好联系、多关照。听听,这两条“理由”多有人情味,而且还尽显当地领导的一心为公的感人公仆形象。为啥非要送家具?原来,这…  相似文献   

6.
孙之 《前线》2013,(4):80-80
“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约法三章”,让笔者闻之眼前一亮。而这“约法三章”,来由是政府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就得过“紧日子”。“好日子”百姓无不向往,无不期盼。而今百姓,沫浴改革开放之阳光,大都过上了“好日子”。就像《今天是个好日子》那首歌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咱赶上盛世享太平。”“好日子”不是从天降。在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记账单上,分明写着政府一系列的利民富民政策,也写着政府行政开支的历年缩减。政府过“紧日子”,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民生,让更多百姓过上“好日子”,已成为政府多年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7.
提起写年终工作总结,我的头就像担筐大。因为对一年来方方面面的工作进展情况不甚了然,至于基层单位在工作中有哪些新鲜经验,存在哪些不足与薄弱环节等等,更是马马虎虎。无奈求助于领导。领导答复:年初部署工作的主题讲话不就是你起草的吗 ?怎么连一年来干了些什么,要求是什么都不知道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显然这是领导对咱带有批评意味的点拨。于是翻出年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进行改造,譬如把“开展××活动”,“实施××工程”改为“开展了××活动”“实施了××工程”,再加上在开展、实施中领导同志的一些活动介绍和他人提…  相似文献   

8.
贾楠  翁淮南 《党建》2011,(12):43-45
这是一位被村民们称为“最有文化的人”,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位“王电影”、“王文化”、“王站长”。这是一位最受老百姓尊重的“干部”,热情、随和,透着认真、执拗。七里八乡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张罗,“领导在的地方有他,领导不在的地方也有他”。  相似文献   

9.
咱自从熬上了在百姓眼中算是很大的官之后,各种“陪同”就多了起来,甚至有人说咱是“三陪”官儿。其实,“三陪”还不算啥,有时还要达到四陪、五陪、六陪,甚至更多的陪。说实在话,咱工作上感到还不是很累,可天天当“三陪”却是好辛苦。陪不好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比工作还要重要的工作,上级领导把握着咱单位、个人的前途命运,陪不好领导,说小了,咱个人要吃不了兜着走,命运前途会受到影响;说大了,那可是影响到单位的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您说这“三陪”重要还是不重要?不过要说起陪的学问,这些年咱还真总结积累了不少。陪好…  相似文献   

10.
“团党委重视,政委、团长支持,各部门密切配合,这就是咱工会工作的好环境,就是咱干好工会工作的理由!”今年,农八师一四七团工会主席拜芳在该团十届九次职代会上说的这一番话,真切地反映出近年来该团工会工作得到了党委正确领导、行政全力支持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1.
“黄支书,真是好,是咱社区好领导,心中装着老百姓,社区建设搞得好……”这是盐津县艾田社区业余文艺演出队赞扬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德府的一段快板说词,反映社区群众对黄德府的由衷称赞。  相似文献   

12.
甜美的歌唱起来,欢快的秧歌扭起来,大红的绸带舞起来。2006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首届邻居节闭幕式晚会让全省的老百姓“今夜无眠”。“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坐在一起咱唠唠家常/谁家他都有那高兴的事儿/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有乐咱同乐/有难咱同当/和睦相处/亲亲热热情意长……”邻居节节歌《唠唠家常》,唱出了人们期盼邻里一家亲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正"咱连的干部真好,什么事都告诉咱,让咱们自己议事、自己干事、自我管理,人家说叫"阳光连务"可真好,让咱心里亮堂堂的。"这是农七师一二五团十五连职工韩天朋说的话。今年,该团规范了连队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推行阳光连务,使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和  相似文献   

14.
蔡建军 《前线》2014,(8):117-117
最近,笔者常听到一些秘书抱怨:“领导学习一篇讲话,我就得给他写一篇心得体会;领导是不学不行,我是不写不行”;“熬了两天两夜,领导还不满意,嫌不深刻、没新意,让重写”……有个朋友戏言,这是领导整风,“整疯”秘书。  相似文献   

15.
2002年2月4日,平顺县北耽车村在乡党委的指导下,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出了支部书记张春科。拿村支部副书记张海科的话说,张春科几个子女都在外工作,自己也有工作,实在没必要来受这份罪。家里人开始都反对他干,但张春科想:既然党员群众选择了咱,就是信任咱,咱决不能让群众失望。上任后,张春科就开始用股份制的形式带动群众致富。正好省贸促会作为北耽车乡的扶贫单位,要在乡里推广蜗牛养殖,并承诺哪个村发展,他们随后援助哪个村20万元。还在其他村犹豫不决时,张春科便在北耽车村“两委”会上提出:用股份制的办法组织群众养蜗牛。这个提议…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0,(4):68-70
[场景]某县委大院,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议论:“刚刚接到通知,省委派的巡视组就要来了。”“巡视组?到咱这里来干嘛?”“放心,跟你没关系,人家‘关心’的是县领导。”“看吧,有人要害怕了。”“别瞎说!你知道巡视组是咋回事?”“那就问你了,请给说说吧!”“具体咱也不清楚,等咱找个明白人请教请教再告诉你。”“好吧,那就拜托了。?  相似文献   

17.
立身靠什么     
春节前,一位青年同志悄悄问一位老同志:“过节一定要给单位领导送礼吗?”老同志一怔:“嗯?我工作几十年,从没给哪位领导送过礼!”青年同志纳闷:“您真不知道?咱单位有些人每年春节都给领导送礼。”老同志摇摇头。青年同志半开玩笑地说:“怪不得您的仕途不够顺呢!”他告诉老同志:自己心里很矛盾,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本不该沾那些庸俗的事,可又怕领导在乎,日后真给“小鞋”穿。还说,我就是想在30岁前把基础打好,也叫立身吧。  相似文献   

18.
领导职务有高低,级别有大小,层次是泾渭分明的。一般情况下,上层领导下来检查指导工作或顺便走走,都称为视察。领导下来视察,必定有充分的理由和明确的目的,老百姓是欢迎的,可对下来视察的领导常常被下面“牵着鼻子走”,老百姓的嘴上就颇有微词了:如今的大小官儿啊,个个都是聪明绝顶,人人都会“牵鼻视察”,前呼后拥保驾引领之处,全是精心打造的“形象工程”,让领导一看就满意,或当场口头赞赏,或会上提出表扬,或点名报送经验,或表态现场推广。在这些被“牵着鼻子走”的领导眼里,此地的形势无疑是一派大好,可那些未走到从而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如果没有头脑,干起工作来只能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再怎么卖力也没啥出息。这本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问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出现与常识相反的结果。阜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傅洪杰,在未居高位时曾经对市长王怀忠说过一句感情“朴素”的话———“市长,我这个人没什么头脑,你咋说,咱咋干。”“我没什么头脑,你咋说,咱咋干。”这话我们听起来耳熟得很,与“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没什么头脑”意即没自己的想法与做法,潜台词是“头脑是克隆的,与领导你的想法绝对一致”。“…  相似文献   

20.
“兵僚”,是指那些供职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没有什么职务,或虽有职务但低得不入“品”,可“官气”却盛得吓人的一般工作人员,是介于“官”与“兵”之间的层次。相对于官,他们是“兵”;相对于老百姓,他们又是“僚”——故称“兵僚”。《官场现形记》中有位名曰钱伯芳的小人物,甘愿做个典史,人称“钱典史”。用他自己的话说,“州县虽是亲民之官,究竟体制要尊贵些,有些事情自己插不得手”,而典史呢,“倒可以事事躬亲”,“认得咱的,都是咱的子民,谁敢不来奉承;不认得的,天子也罢,等到有起事情来,咱也还他一个铁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