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高等学校行政主体地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崇慧 《思想战线》2002,28(5):133-136
长期以来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模糊不清 ,学校仅具有民事主体资格。重新界定高等学校在新体制下的行政法律地位 ,即“公务法人”地位 ,运用法人制度来处理高等学校与政府、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关系 ,是实现“以法治教”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杨星灿 《湖湘论坛》2005,18(6):79-80
电子政务将网络技术运用到行政领域已成为一种必然,电子政务对行政主体具有较大的影响,应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3.
曾洁雯 《求索》2011,(7):145-147
现代国家的行政职能日益扩展,现有的行政主体制度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法治的发展需要,行政主体的外延范围应当扩大,除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外,还应将承担行政任务的私人也纳入我国行政管理主体体制,这对于在法治背景下更好地促进行政任务的完成不仅有其现实意义,而且也存在着丰厚的行政法治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产生了公域和私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行政主体,这是行政分权理论的必然结果。然而,由于政治国家存在扩张的天然倾向,原本应当由社会组织行使的行政权力被国家吞噬。随着市民社会的成熟与完善,被吞噬的行政权力又逐渐回归到市民社会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从而,“行政还权”理论成为了认识行政主体多样化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行政主体的社会关切回应是我国行政法治中一种新的行政法现象,有着非常特殊的法律地位.其具有改换行政主体执法理念、革新行政主体义务体系、构型行政法治内涵与和谐社会关系的价值.然而,我国目前似乎更多的侧重于其作为行政主体职权的属性,我们认为,应将其看作行政主体的一种法定而积极的义务.使行政主体对社会关切进行积极梳理,慎重解读社会关切焦点,严格社会关切回应的时间节点,切实把握社会关切回应的内容,并对迟滞回应社会关切问题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的行政主体资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行政法的角度分析,高校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涉及到学生的受教育权等重大权益,具有强制性、单方性、自由裁量性的特点.因而应把高校的管理行为纳入行政法治的轨道.而现实中因高校性质不明而导致学生救济不力,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议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建立行政复议前置的行政诉讼体制,以维护高校管理的威信,保障学生的合法受教育权益.  相似文献   

7.
补偿主体的确定是行政补偿的首要环节。我国现行与行政补偿有关的法律没有确定补偿主体的指导原则,补偿主体往往就是征收主体,这种政府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模式极易引发“政群对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行政补偿应以“受益者补偿”作为其主体确定基准,同时探讨了我国行政补偿主体的现存类型及存在问题,提出健全我国行政补偿主体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龚钰淋 《重庆行政》2013,14(3):68-69
高校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身份,即作为行政主体的高校、作为民事主体的高校、作为行政相对人的高校,高校在不同身份中具有不同的权利义务。本文主要是从高校作为行政主体的角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杜玉韬 《前沿》2008,(7):132-134
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问题实际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归属问题。综观世界各国,由于历史背景、社会现实、法律传统以及行政法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差异,由此形成各国不同类型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模式。我国目前关于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归属还没有定论,笔者认为应将国外现行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制度进行厘清,以期对我国行政强制执行主体设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牧 《理论月刊》2010,(9):66-69
行政主体义务的设定模式对于科学设定和有效识别行政主体义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主体义务设定模式可归为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具体又可分为义务模式、权利模式、推定模式等。行政主体义务的设定应以义务模式为主,兼采权利模式和推定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行政违法救济应遵循校内途径首先救济、教育行政机关救济优先、司法机关最终救济、合法和公开公正等五项基本原则。我国应加快完善高校行政违法救济制度体系,建立校内申诉制度、行政申诉制度、信访制度、行政仲裁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使行政救济权在高校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行政管理中泛行政化、官僚化以及在制度创新和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高校行政管理理念;汲取院校研究成果,创新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善泛行政化、官僚化现象等几项对策。  相似文献   

13.
谈公安高校的警务化管理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概念的诠释,指出公安高校发展警务化管理模式,走警务化管理道路的必然性。继而提出实施警务化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完善公安高校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高等院校贷款的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对高校举债的风险性、效益性、偿还性作出思考。政府应当加大投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支持高等院校化解债务。银行可以将对高等院校的短期贷款转变为长期贷款。校园房地产置换也是一种偿还高校债务的方式。加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提高高校贷款使用效率,挖掘高校自身还债潜力,把化解高等安院校的资金风险放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来解决,是化解高等院校债务最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的一种投资,相关各方都迫切需要进行成本核算。但是我国的公安院校还是执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接受财政的预算管理,在观念上、会计理论上、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观念的转变上、会计理论上、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上以及过渡期配套工作上突破原来的管理瓶颈,以期实现我国公安院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谈当代大中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不应只是在大中专学生毕业前夕才大呼"狼来了"的一项工作,而应当把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跳出单纯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局限,从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出发,把职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中专教育过程的始终,帮助大中专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能"水到渠成"地面对市场。  相似文献   

18.
论公安院校法律课程的特色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课程在公安院校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其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法律课程相比有自己特殊的任务目标和侧重点。充分考虑公安执法一线需要、人才培养目标层次、专业方向、警察职业特色及行业特色等因素对公安院校法律课程进行特色挖掘,这对实现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公安院校办学特色、满足公安一线实际工作需要以及推进公安院校法学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是青年学生全面成才的基础和前提。关注、探究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助于科学、全面地了解贫困生的内心世界及其情感需求;有助于及时、有效、全方位地做好贫困生的各项工作,积极为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创设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安实战提出的需求,针对公安工作的长期性、社会性、复杂性、变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公安队伍建设必须走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公安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业专业人才;决定了公安院校教育应该彻底改变传统学历教育的定位、向公务员职业化教育发展、走警察职业化培训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