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翔 《中国监察》2010,(23):49-50
国有金融企业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其廉洁程度不仅关系到国家金融的安全与效益,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从金融企业的反腐倡廉实践看,注重分析把握自身特点规律,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有效惩治和预防金融企业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2.
何勇 《中国监察》2010,(17):4-8
国有(金融)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加强国有(金融)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探索国有(金融)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防范国有(金融)企业决策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国有(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这是加强党内监督、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国有(金融)企业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把《意见》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保障和促进国有(金融)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监察》2010,(15):18-18
本刊讯7月20日,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面推进国有(金融)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保障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洋 《法制与社会》2013,(16):169-170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企业兴衰。国有建筑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既是贯彻中央纪委第十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化解企业面临种种经营风险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本文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结合当前实际,对建筑施工企业廉洁风险防控进行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邓嵬 《法制与经济》2013,(3):122-123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各类建筑工程是由施工企业完成的,其中关系国计民生的交通、能源、通信等大型、基础性工程大多是由国有大型施工企业负责施工完成。因此,搞好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提高依法治企水平对于保障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效益,确保相关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以及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转,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国有大型施工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对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如何从制度、机构和人员方面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提高企业法治水平,从而有效防范法律风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津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2):117-120
监狱企业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实际上已经处于两难抉择之中,为了实现监狱企业的任务和目标.首先要充分肯定监狱企业的公共企业属性.借鉴西方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学理论.以重建监狱企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把重组公共性的监狱国有独资公司和市场化的监狱国有独资公司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和企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察》2011,(6):46-49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召开后,国有(金融)企业迅速组织学习传达,并结合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计划。本刊特邀请部分国有(金融)企业纪检组长,畅谈落实举措,以推动国有(金融)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9.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召开后,国有(金融)企业迅速组织学习传达,并结合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计划。本刊特邀请部分国有(金融)企业纪检组长,畅谈落实举措,以推动国有(金融)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三、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一)有关立法。2002年11月8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适应于利用外资将国有企业、含国有股权的公司制企业改制或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但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除外。  相似文献   

11.
赵静 《法庭内外》2008,(4):52-54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越来越大。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作为加强中央企业法制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所有中央企业都要结合自身及所在行业的特点,围绕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转型,根据企业各个岗位风险源点的种类、性质及影响范围,制定务实可操作的法律风险防范对策,切实加强对法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雅丽 《法人》2005,(4):52-56
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企业尤其是仍处在体制改革摸索阶段的中国国有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国有企业建立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和全球法律顾问协会联手,于3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办了"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是国有大型企业比较集中的老工业基地。市纪委、监察局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多且正处于发展上升期等特点,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促进国企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抓,收到良好成效。2007年,全市具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加值、利润和税金同比分别增长36%、34.7%、100%和48.9%。  相似文献   

14.
郭惠芳 《中国监察》2010,(17):12-17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地方以及国有(金融)企业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把制定和实施"三重一大"制度作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决策程序、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探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不但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当前中小微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情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法律风险呈现高发、频发状态。主要特点是:1.风险类型集中。法律风险类型主要集中在民间借贷、金融借款等融资领域,买卖、承揽加工、租赁等合同领域,企业裁员、拖欠工资和企业歇业倒闭等劳资领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因腐败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前几年,我市少数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呢?我们的做法是:把积极支持企业改制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主动介入,积极参与,抓住关键,立足防范,全程监督,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企业转制中的消极腐败问题,保证企业改制的健康运行。全面清查,严把资产评估关摸清资产底数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堵塞漏洞、防止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配合有关部门严格…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企业2008年金融衍生交易重大损失事件的总结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企业违规、境外金融机构欺诈以及交易结构分析.衍生交易的性质是各种法律合约,其损失首先来源于合约基础资产的市场变动,因此,交易结构角度的观察是法律上进行归责的前提.本文通过对中信泰富等典型损失事件中合约结构的分析,力图从事实层面厘清中国企业金融衍生交易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探究相关主体违规或欺诈,以及改进对衍生交易的监管提供一种方向性的引导.初步的研究结论是:金融衍生交易是企业控制商业风险的一把"双刃剑".市场风险、知识匮乏、投机等不同因素会增加衍生交易的风险程度,而良好的公司治理以及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培育能佐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13,(12):F0003-F0003
绿地集团是上海市国有控股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沐浴着“92南巡”的东风成立,历经21年发展,已形成“房地产主业突出,能源、金融等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产业布局,在2013美国《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位列第359位,发展增速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列第55位,在以房地产为主业的综合企业集团中位居第1位。  相似文献   

19.
陈杰人 《法人》2005,(4):50-51
3月18日-19日,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和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在京联合主办了"国有重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作为全球资深的企业法律顾问专家,英国路伟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主任、合伙人吕立山在应邀在会上发表题为"中国现代企业法律风险的识别和管理"的演讲,引起了与会人士的极大关注.会后,吕立山又发布了该所历经两年多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对中国100强企业的法律风险作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20.
银行倒闭在中国老百姓眼中是个既陌生又遥远的话题,但当今世界范围内银行倒闭却是已经发生并可能继续发生的事情。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同样要受经济活动规律的制约以及其他社会政治风险的冲击。从理论上讲,银行的生生死死和其他企业组织一样也是不足为怪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金融活动的不断发展,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如果在其经济运行中违背规律,在管理中失范,其高管层决策失误,都可能导致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产生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