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洪江 《党史文汇》2002,(10):37-39
东北三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工作,并从1921年末开始,就陆续派人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5月,中共“五大”闭会不久,中共中央就决定成立东三省省委,即满洲省委。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于1927年10月末,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在哈尔滨宣告成立,省委机关驻地奉天(今沈阳)。1928年9月,中共满洲省委正式成立。1928年12月23日,中共满洲省委在奉天大东门外一党员(牛恩玉)家开会,被敌人发觉,与会的14人有13人被捕,满洲省…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1,(2):48-49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光芒街40号(原小戎街2号),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之一,也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在哈尔滨保存下来的唯一旧址。  相似文献   

3.
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陈为人、李子芬、林仲丹,领导抗联的灵魂人物、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南杨北赵"的抗联英雄杨靖宇、赵尚志,以及中共满洲省委、中共奉天特支、抚顺特支的许多著名领导人,都曾被关押在奉天第一监狱。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成立党支部,宣传革命思想,并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敌人作斗争。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陈为人、李子芬、林仲丹,领导抗联的灵魂人物、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南杨北赵"的抗联英雄杨靖宇、赵尚志,以及中共满洲省委、中共奉天特支、抚顺特支的许多著名领导人,都曾被关押在奉天第一监狱。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成立党支部,宣传革命思想,并凭借顽强的意志与敌人作斗争。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协报》在哈尔滨发行量居全市中文报纸之首,是当时哈尔滨影响最大的一家民办报纸,它与萧军、萧红、杨朔、舒群、白朗、罗烽等东北作家群主要成员的成长有着血肉联系。1937年,该报被日本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强令查封。那时,我在《国际协报》主编文艺副刊,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做党的地下宣传工作,经历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中共满洲省委在《国际协报》建  相似文献   

6.
奉派奉天,突遭逮捕1929年7月14日,刘少奇一身工人打扮,同妻子何宝珍来到奉天。奉天,就是现在的沈阳,当年就是东北的名城,曾是奉系军阀的老巢,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据点。刘少奇这次来,是受中共中央的派遣,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在此之前,已有三届满洲省委机关遭到敌人的破坏,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最严重的一次是1928年12月,省委20多人在举行扩大会议时,被敌人包围。省委委员除团省委书记一人逃出外,省委书记陈为人和全部常委以及几名外埠负责人共13人被捕。由于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工…  相似文献   

7.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东北地区也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并速成燎原之势。为强化党组织的力量,统一思想,统一行动,1927年8月,中共北方区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派陈为人到东北负责筹建中共满洲省委工作。10月,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通过了《我们在满洲的政纲》决议案,产生了第一届中共满洲省临  相似文献   

8.
正刘少猷是第四届中共满洲省委代理书记。他原名刘平楷,曾用名刘少游、刘绍猷,字履瑞,1902年出生于云南彝良县,1924年入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年初在昆明工作期间被捕,同年7月被敌人用刺刀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8岁。受任危难之间1928年12月23日,满洲省委在奉天(沈阳)大东门外党员牛思玉家召开扩大会议,主要讨论党中央对满洲工作的指导,满洲省委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各地工作的成绩和缺点,满洲的政治形势及省委下一步工作,在东北几个主要城市建立工厂党支部,以及在奉天如何设  相似文献   

9.
张葛 《党史纵横》2001,(9):35-35
一九二七年十月。在党中央派遣的陈为人同志主持下,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并确定省临委机关驻奉安天福安里十四号。一九二八年九月。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二十一人。  相似文献   

10.
马少辉  陈学良 《世纪桥》2012,(16):11-15
1932年秋,满洲省委委员孙广英与驻苏联海参崴的共产国际太平洋工会秘书处建立联系,秘书处建议满洲省委在吉东建立一个省委常驻机构,以便就近与秘书处联系。1933年4月满洲省委决定成立满洲省委吉东局。5月吉东局在穆棱县正式成立。1934年由于中共吉东局被破坏,中共满洲省委及时做出决定,撤消吉东局,吉东地区各地的党组织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11.
  韩峰 《奋斗》2021,(4):46-49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建立1927年八七会议后,为恢复和重建因大革命失败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出党员干部到东北开展工作,着手筹建东北地区统一的党的组织。同年10月,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正式宣布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12.
罗重一  胡伟 《世纪桥》2010,(1):15-17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中共六大以后,他先后两次到东北地区指导和主持中共满洲省委工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满洲省委的各级组织快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推动了东北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他在哈尔滨被捕后,不仅保持了革命者的气节,而且积极领导狱中斗争,给满洲省委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1933年5月2日,在磐石中心县委所在地--生财沟子,时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七军南满游击队政委的杨靖宇接到满洲省委的紧急通知,要他即刻启程赶赴哈尔滨,参加5月15日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1933年1月26日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的任务>的指示精神.杨靖宇接到通知后马上动身.  相似文献   

14.
正军旅作家历经20年心血磨砺,重现东北14年抗战残酷真相——赵尚志第一次丢了党籍赵尚志和张甲洲、吴福海等人来到哈尔滨,找到满洲省委。省委几次召开会议分析巴彦游击队失败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赵尚志右倾,执行了地主富农路线,不讲少数民族政策,是巴彦游击队溃败的主要责任者。省委决定,开除赵尚志的党籍,给予吴福海留党察看处分。因为张甲洲已不被视为党员,也就谈不上处  相似文献   

15.
马彦超 《世纪桥》2012,(10):18-21
无论是东北抗联各军还是其前身人民革命军成立之后,东北的抗日队伍~直没有建立总的司令部。尤其是在1936年初,中共满洲省委被中共代表团撤消后,东北地区党的组织也失去统一领导。此种情况造成各抗日部队无统一指挥,绝大部分时间没有相互配合,各自为战,缺乏对敌人合力打击:个别部队出现困难时,不能相互帮助;同时,面对敌人的“讨伐”,如何定位当时的形势,如何抗击敌人的进攻也没有总的、一致的部署;  相似文献   

16.
1927年10月,中共满洲临时委员会成立(1928年9月改为省委),统一领导东北地区的革命运动。至1935年4月,前后共有12届省委班子,其中较出色的省委书记是刘少奇。刘少奇为什么会出任满洲省委书记?这与谢觉哉的一段特殊经历是紧紧联系的。原来,谢觉哉曾于1928年12月末受中央的委派到东北巡视工作。12月23日,他到达沈阳。就在这天,满洲省委在沈阳市大东边门外地下党员牛思玉的家中开会,省委的主要负责人陈为人等以及东北各地党组织的负责人共14人参加。由于警惕性不高,会址选择不当,开会时被敌人发现,除一人脱险外,其余13人全被逮捕。谢觉哉了解到省委遭到破坏后,心情非常沉重,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他想方设法打听党的组织,为尽快恢复满洲省委不辞辛苦地到处奔波。刘少猷是较谢觉哉早些时候到达沈阳负责党的部门工作的。满洲省委遭到破坏后,他与12月23日脱险出来的团省委书记张任光召开了满洲党团联席会议,重组新的省委。谢觉哉分工抓宣传工作。此时,中央又委任谢觉哉为中央特派员、负责对东北地下党的工作作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七年十月,在党中央派遣的陈为人同志主持下,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并确定省临委机关驻奉安天福安里十四号.  相似文献   

18.
奉命赴哈 1933年5月2日,时任中共满洲省 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 游击队政委的杨靖宇接到中共满洲省委 文件,其中一条重要指示是“通知省委 委员回哈尔滨,参加5月15日召开的省 委扩大会议,贯彻1933年1月26日《中 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 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陈为人     
陈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第一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20世纪二十年代曾两次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和东北三省党的统一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他为开创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追求革命真理——求学陈为人,原名陈蔚英,曾用名陈洪涛、陈涛、张明、韩天民、陈天  相似文献   

20.
中共满洲省委自1927年成立就以反帝国主义入侵为己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随即发表宣言,阐明时势,表明立场,号召广大群众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三省;同时,积极组织协调领导各种抗日力量,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可以说,在被撤销以前,中共满洲省委是东北抗战思想的指引者、抗日力量的组织协调者和武装抗战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