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莽 《理论参考》2010,(4):22-24
一、两岸实现定期航班,通航、通邮进一步扩大 空中直航方面,在2008年两岸签署包机会谈纪要、空运协议,实现周末包机和常态包机的基础上,2009年4月,两岸又签署空运补充协议,一年间,两岸航班安排有序、业务运营顺利,为两岸民众往来提供了便捷服务,促进了两岸空运业和贸易往来的发展,得到两岸同胞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2.
开展两岸区域合作试点,要以福建为主体逐步延伸扩展,在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形成两岸合作的紧密区域、两岸往来的综合枢纽、两岸人文交流的综合基地,其主要内容为:  相似文献   

3.
泛滥两岸的电信诈骗犯罪具有非接触性、运作产业化、技术智能性等特点,要求两岸侦查机关简化程序,展开常态化、形式多样化的警务合作。两岸近年来的警务合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这是两岸警务合作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基础。两岸应协商建立和完善定期会晤制、直接联系人制,适时开展犯罪信息互换平台建设,强化培训、交流,以推进两岸电信诈骗犯罪侦查警务合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祖国大陆自1979年实行和平统一政策起,就一贯主张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积极推动两岸通邮、通商、通航事宜。尽管台湾当局一直千方百计阻挠、拖延两岸直接“三通”进程,但是,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三通”的障碍逐步得到清除。目前,两岸直接“三通”的关键问题是两岸直航。20多年来,虽然两岸通航取得一定进展,即从1986年之前的互不通航到之后的间接通航,从1995年起分步开放通航到2001年的沿海局部直航、试点直航获得初步成效,间接通航程序也越来越简  相似文献   

5.
后金融危机时期,两岸若能抓住机遇,顺应两岸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完成两岸经济由正常化向制度化的过渡,并促进两岸经济进一步整合、使两岸经济关系更为密切,将能化危机为机遇,开辟新的经济合作疆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加强农业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应对世界农业贸易体制变化的必然选择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两岸农业合作论坛,10月17日在海南省博鳌举行。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高层领导人及400多位业界学界精英共聚一堂,以“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实现两岸农业互利双赢”为主题,以谋求两岸同胞福祉为宗旨,共  相似文献   

7.
经贸合作日益成为两岸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学者们在两岸经贸合作机制选择方面有很大分歧。大陆和台湾同为WTO成员,两岸经贸合作的底线是“遵守WTO规则”,最高边界是最惠国待遇原则许可的范围。合作底线和最高边界所围成的空间,就是两岸可以选择制度空间。作者认为“两岸共同市场”是当前两岸最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杨琳 《瞭望》2005,(38)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就如此次两岸民间菁英论坛所昭示的,胡连、胡宋会后,两岸民间交往势头大增,有如鲜花着锦。同文同种,手足深情,正打破两岸沟通中的泛政治化阴影,两岸交流日益回复到一家人坐论家务的本色常情。  相似文献   

9.
郭震远 《瞭望》2011,(1):36-37
2010年12月21日,两岸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六次领导人会谈(第六次陈江会),在台北市举行.这是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并生效后,两岸两会领导人的首次会谈,不仅取得了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这一新的具体成果,而且对于认识和把握ECFA生效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特别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区域一体化对两岸四地的意义,以及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法律依据的基础上,论述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实践经验对两岸四地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一、平潭两岸共建特区的概念定义 平潭两岸共建特区是指,在福建省平潭县的海坛岛,采用两岸“共创、共建、共管”模式,创立封关管理、双向开放的特殊安排区域,作为两岸共建特区(以下亦简称为共建特区),加快两岸合作交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两岸经贸交流出现了公开、合法和双向交流的趋势;两岸经贸交流规模日益扩大,今年首次突破20亿美元;两岸民间经贸机构公开接触,协商解决间接贸易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取灵活、务实的做法,积极推动两岸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事宜"两岸真的憋得太久了!"广东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说,"对未来两岸经贸交流的新态势,我们在期待。"连日来,有关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话题日渐升温。将于4月初举行的厦门第十二届"台交会"上,"海峡两岸经贸论坛"成为一个吸引两岸眼球的亮点。接受本刊采访的多位人士预测,将有不少演讲者发出和叶春荣相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据国家科委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为了推动两岸科学园区的合作与交往,促进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大陆有关方面认为可以考虑,借鉴台湾新竹工业园的经验,建立一个以台资为主、政策环境宽松、由两岸  相似文献   

15.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台湾称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两岸在WTO允许的框架内,建立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过去的2001年,由于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两岸政治僵局没有也不可能打破。然而,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仍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两岸政治气氛渐趋融洽之时,盼望两岸进一步求同存异,务实推进,使两岸关系和谐、持续,日有进展中秋节前夕,中台办,国台办主任王毅9月7日在厦门受权宣布了促进两岸交往的五项举措  相似文献   

18.
1月22日,两岸航运界人士在香港就两岸通航的有关业务技术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多项共识。两岸的船舶从福州、厦门港直航台湾高雄港将指日可待。虽然台湾当局暂不允许两岸间的货物“通关、入境”,只允许转运大陆的外贸货物,但毕竟在两岸船舶直航上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整整花了18年。  相似文献   

19.
孙兆震 《侨园》2002,(5):29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合作20多年,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尤其最近几年,无论是两岸贸易,还是台商赴大陆投资,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经贸纠纷,并且纠纷的复杂程度升高,解决难度加大。两岸经贸纠纷如何解决,成为两岸工商界人士尤其是台商非常关注的问题。对此,记者走访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贸促会仲裁委员会)副主任王生长博士。他认为,仲裁是解决两岸经贸纠纷的一条快速、有效途径。据王生长介绍,目前解决两岸经贸纠纷的途径主要有双方当事人协商、调解机构调解、法院诉讼等方式。纠纷发生后,如果当事双方不能自行协商解决,可请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处。鉴于台商投资的特殊性,各级政府台办都设立了台商投诉中心等组织,专门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3,(18)
作为汪辜会谈和两岸谈判进程的亲历者,海协会会长汪道涵4月26日发表《两岸对话与谈判是和平解泱问题的唯一途径》的纪念文章,就两岸同胞关心的对话与谈判问题谈了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