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西屏 《江淮》2012,(12):20-2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省第九次党代会也指出,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将安徽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按照"我省到2020年总量争先进位、人均进入中等、收入赶上全国,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大致测算,2020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要达到1200-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要达到250-3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左右,各类  相似文献   

2.
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2010年超过12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000元以上。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重要步伐,特色优势产业突出,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4.5%,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06,(6)
指标单位2000年2005年2005年比2000年增长(%)一、人口和就业年底总人口其中:男女其中:城镇乡村就业人数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二、国民经济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比重(G D P=100)第二产业比重(G D P=100)第三产业比重(G D P=100)三、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其中:城镇其中:房地产投资农村其中:农户投资四、物价总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  相似文献   

4.
梁曙霞  祖强 《唯实》2015,(2):47-5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江苏经过30多年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已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开放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利用外资是江苏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实现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型增长、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是江苏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和打造中国开放型经济升级版的关键所在,还将为其他地区利用外资起到示范和引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利润增幅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NO.1。“‘十五’期间,成都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5%,工业经济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38.2%,特别是2005年,在速度、投资、效益方面创下10年来最好成绩,工业已成  相似文献   

6.
用数字说话     
科学发展观△GDP总量:2004年我国GDP总量159878亿元,与2001年GDP总量95933亿元相比有显著增长。△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2004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1%、46.2%、40.7%,与2001年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15%、51%、34%相比,结构更加合理。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万元GDP能耗:2004年约为1.5吨标准煤,与1990年相比下降45%。△科研投入:2004年,科技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44%。以人为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年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4年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十五”…  相似文献   

7.
新成就 十五大以来,湖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7年的2918.8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9.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9%提高到4.2%,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28元增加到6054元,年均增长8.5%。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提前4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9年又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农业稳定增长,20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23亿元,年均增长4.3%。工业快速增长,2001年工业增加值达1309.5亿元,年均增长11%。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1584.3亿元,年均增长10.9%…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18)
近年来,我省经济指标逐年好转,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2120.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249.2亿元,年均增长11.8%。去年增长15%,增速居全国第2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02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33倍。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1亿元,比上年增长46.9%。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19.3:40.2:40.5调整到16.1:44.4:39.5。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3.3%、25.6%、27.8%,医药、冶金、建材等产业也都年均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开始形成,新型产业基地建设进展加快。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外资的直接经济效果评价(一)外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从动态的角度看,利用外资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在于其对资本积累的作用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看,利用外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已经由1981年的3.8%提高到1996年的11.81%,随后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在7%左右。自1992年起,利用外资在资金规模上已超过国家预算内投资,成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仅次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的第三大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0.
《云岭先锋》2017,(10):15-15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迈上万亿元新台阶;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新成效,非烟工业比重提高至67.9%;民生福祉明显改善,贫困发生率从21.6%下降到9.8%……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  相似文献   

11.
开放新高地     
<正>2022年初,国发[2022] 2号文件赋予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从“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迈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高水平开放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发[2022] 2号文件出台以来,贵州省立足新定位,不断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畅通对内对外开放通道、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2022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增长22.7%,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180%,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3%。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迈入2023年,贵州全省上下正开工快干、开放大干,切实增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坚定决心、超常规举措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一、贵州产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贵州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3%,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0.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O%,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4%,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6%,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1.9%,境外入黔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0.2%。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5%,油菜籽产量年均增长11.O%,猪牛羊肉产量年均增长11.5%。粮食生产在1998年首次实现自足有余。 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已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三次产业结构已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1990-2003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7%,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速,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5.8%提高到35.3%。服务业对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不断增强:2003年服务业GDP的贡献率为35%,比第一产业高出24.2个百分点;2003年与199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7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上升9.5个百分点。服务业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2003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达353.31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162.96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数的比重由1990年的11.5%提高到16.5%;与第二产业比较,服务业从业人数是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两倍多。服务业成为全省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2003年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三年来,辽宁已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三年来,辽宁省生产总值连续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06年增长13%左右,是1994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高于振兴前三年年均增长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高于振兴前三年年均增长22个百分点,且新增投资主要用于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00%,高于振兴前三年年均增长70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将突破50亿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高于振兴前三年年均增长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5.
“十五”以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就业结构等进一步优化,呈现出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二产业比重加快上升,三产业比重趋于稳定的态势。农业结构继续优化,优质、无公害农产品面积有较大增加,畜牧业在农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竞争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崛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农村道路、电网、能源、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年——2003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4…  相似文献   

16.
今后五年,石阡县将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战略机遇,立足"资源大县",倾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确保到2015年,石阡县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达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达67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4.8亿元、3.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  相似文献   

17.
王晓光 《当代贵州》2011,(16):33-33
为力争"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0%以上,累计完成招商引资额8000亿元以上,2015年当年完成3347亿元以上,我们要做到"七个强化"。强化政策制定。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遵义实际,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制定完善《遵义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增强投资吸引力,形成聚集外来资金的"洼地"。强化项目储备。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06,(8)
一、经济运行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人均GDP接近上中等国家平均水平。2005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8%,实现了自1999年开始的连续7年两位数增长。“十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2%,超出“十五”计划目标3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2.7%、11.4%和12.7%。2005年,我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5627美元,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2002年上中等国家人均GDP平均为5040美元)。二、“三、二、一”产业格局得到巩固,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突出。自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之后,北…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时期是黄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极其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以上的发展目标,把自治州建设成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层面讲,开放型经济承担着宜春市获取资源、增加就业、扩大贸易、提高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200年,开放型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0%,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42%,对财政收入贡献率为41%,对新增就业岗位贡献率为45%。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