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前农村与城市初中生学业成绩归因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杏 《青年研究》2002,18(3):32-37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 ,讨论城乡初中生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研究认为 ,城乡初中生归因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归因训练应引起教育界重视  相似文献   

2.
归因作为一种社会判断过程,指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心理学上的归因与科学研究中的因果分析不同,它不甚严密,容许错误,属于一种价值判断。关于归因问题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海德的二元论、琼斯与戴维斯的相应推断论、凯利的三度理论和维纳的归因效果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管理人的行为的活动,那么,作为解释人的行为原因的归因理论必然可以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由于尚有大量中职生对自身的学业成绩存在着归因误区,所以,让学生自己真正认识到正确的学业归因,是教育中的首要问题.通过对相同班级、课程及任课老师教育下的学期"题库静态(闭卷)/题库主动式动态(口试)复合考 懒散系数刺激"教育模式下的数据分析,探究出让学生有效地认知正确的学业归因,提高学业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孤儿作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双重弱势群体”,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农村社区艾滋病孤儿社会支持情况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艾滋病孤儿的社会支持中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谢海波 《学理论》2011,(2):331-332
高职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介绍了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调查了学生的归因倾向,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说明了归因方式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几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做积极科学的归因,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6.
贾向阳 《学理论》2013,(32):257-258
归因理论也称动机理论,动机理论有多种类型,归因理论是其中的一种,多种动机理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研究动机。通过学生的归因分析可以找出不同的归因对其动机与态度造成怎样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搞好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已经从一种疾病演交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从深层背景看,艾滋病问题与社会性别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艾滋病防控、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结合到艾滋病防控之中,纠正由于忽视性别差异或公共政策视野中性别意识的缺失所造成的被动,是在新一轮的艾滋病防控中取胜的关键.深入研究艾滋病与妇女和社会性别的关系,提高领导干部的社会性别意识,使他们对防艾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领导措施不断强化,是新形势下防艾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儿童虐待问题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儿童虐待问题的界定开始,探讨了儿童虐待问题的现状、危害,分析了这一问题的归因解释,由此得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严尔玮 《学理论》2011,(2):298-299
基于安顺市专升本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英语学习动力等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测评发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能改善这些状况。通过对归因理论的概述,分析了归因理论与大学英语学习的关系,探讨了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归因训练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危机事件为中心展开的网络场域,呈现出公众的差异化认知,反映了公众责任归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然而,目前学界对公众责任归因的议题还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有必要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从归因的概念本源出发,梳理客观信息资源与情绪扩散对归因方向和强度的影响,以信息资源占有量和情绪扩散程度为划分维度,事故灾难中的多重归因可被划分为:信息资源占有量多、情绪扩散程度高的显性表达型归因;信息资源占有量少、情绪扩散程度高的惯性偏差型归因;信息资源占有量少、情绪扩散程度低的慎重延迟型归因;信息资源占有量多、情绪扩散程度低的隐性间接型归因.同时,结合无锡高架桥坍塌事故,整理公众评论及其话语指向,强调四种归因类型的外在表征,以弥补当前公众责任归因研究的不足,进而为政府舆情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裴岩 《学理论》2009,(21):94-96
当前,伴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量的上升,艾滋病患者违法犯罪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实践中对艾滋病罪犯和艾滋病吸毒人员进行保外就医的做法影响社会公众的安全感,严重威胁社会秩序稳定。艾滋病患者原则上不应适用保外就医;对于违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应建立专门监管场所进行集中关押和治疗。在现有条件下,对保外就医的艾滋病患者,应形成监所监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基层组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运用自编的就业压力归因问卷,拟研究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归因方式,研究结果如下:1)高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归因的任务难度、运气、能力、努力四个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高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归因的运气、能力、努力三个维度上学历差异不显著,在任务难度维度上学历差异非常显著,研究生明显高于本科生;3)高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归因的任务难度、能力、努力三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在运气维度上差异显著,理科生明显高于文科生。  相似文献   

13.
吴晓琳  骆华松 《学理论》2009,(32):104-106
艾滋病自一发现就迅速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艾滋病的出现,也逐渐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而这在艾滋病高流行的地区更加明显。云南省德宏州毗邻国际毒品生产地“金山角”地带,毒品的过境和贩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正常社会安全,也使当地艾滋病问题逐渐突显,而艾滋病本身的特殊性对当地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 6月底在联合国总部闭幕。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召开以讨论艾滋病问题为主题的特别会议,显示了联合国对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艾滋病传播的坚强决心。出席会议的包括2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艾滋病肆虐的非洲地区,体现了他们希望早日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急迫心情,他们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向国际杜会,特别是西方国家政府与西方制药公司发出强烈呼吁:希望发展中国家每个艾滋病患者都能够得到价格低廉、疗效明显的艾滋病药物。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2,(30)
·事件· 第1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大会议题涉及与艾滋病有关的各个方面,从疾病的治疗、控制,到艾滋病引发的社会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环境话语是试图明确环境价值承诺、定位环境制度、引导环境利用和改造活动、形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话语实践。西方环保主义基于话语框架理论特别是话语即权力与权利的理念,把环境问题裁定为危机、困境、灾难,进行归因分析,然后从伦理修辞、政党规训、仪式话语和全球动员多个维度,探讨环境问题的消解,建构了包含环境问题性状话语、归因话语和路径话语于一体的环境话语体系,是我国环境话语建构的有益养料。  相似文献   

17.
信任修复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归因理论构建了政府信任修复的总体框架,试图考察公共危机事件后,公众归因(责任归属、可控性、稳定性)对政府信任受损和修复的影响,以及政府对危机事件四种解释策略(否认、借口、道歉和理由)的修复效果。研究基于中国现实案例,采取情景实验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内部归因、稳定性归因越强,政府信任受损越大;(2)增加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外部归因和不稳定归因,有利于修复政府信任;(3)否认和借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能力信任,但不能修复诚信信任,而道歉和理由对政府信任没有显著修复效果。本研究拓展了政府信任修复领域的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理论上理解政府信任修复的内在机理,以及指导政府部门更加有效地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9)
调查高校本科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心理状况,为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提供意见与建议。本文采用毕业生特殊群体筛查表、心理健康量表、就业挫折归因量表、就业社会支持量表对西安某高校1 423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类特殊群体毕业生占比3.9%30.7%不等,就业焦虑、学习困难、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女毕业生、自主创业、就业迷茫学生更多采取自我归因,就业焦虑学生更多采取外在归因,女生和创业学生得到更多社会支持。得出以下结论,学校需要针对特殊群体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与帮助,增加其应对现实困难的能力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27)
研究中调查了464名大学英语不善学者学习成败归因的具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不善学者将自己英语学习的失败更多地归咎于教师、环境以及天赋等外在因素,未能认识到自己才是决定其学习成败的关键所在。研究建议有效利用不善学者错误的归因观念,积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成败归因观,着手对其实施相关的英语学习策略培训。  相似文献   

20.
孟建辉  肖祥敏  年婕 《学理论》2010,(19):123-124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民办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针对民办学校师德的现状问题及问题归因进行探讨,从四个方面系统地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