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定海位于浙江的舟山岛上,三面环山,一面靠海,与镇海城隔水相对,是我国沿海的重镇之一。1841年2月24日,浙江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浙江处州总兵郑国鸿统兵三千,驻守定海。三镇总兵齐心协力抗英,积极备战加强防御措施,分兵三路据守。王锡朋率兵守山势陡峭的晓峰岭,竹山门由郑国鸿驻守,城南为道头,是海陆往来的必经之处,由葛云飞坐镇。定海曾一度遭受英军的攻占,人民苦不堪言,面对饱受躁蹈之苦的百姓,葛云飞非常愤慨地表示:“各位父老乡亲,敌人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进犯。只要我们同仇敌汽,齐。C协力,就一…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15日上午,我拜访了慕名己久的甘国宝故乡——闽东屏南县甘棠乡涤下村。一进涤下村,一条500多米长的龙潦溪蜿蜒村中。龙涤溪溪水清澈见底,众多肥硕的五彩鲤鱼徜徉溪中,摇头摆尾自在安详;溪头,矗立一座两人多高的水车,在溪流的冲击下,巨大木轮牵引石碓舂谷捣米——象征农耕文明在中国乡村源远流长;溪边,淳朴的村姑在浣衣濯足淘洗猪菜,一派久违的乡村景致。甘国宝的祖祠就在蜿蜒的龙涤溪溪畔。祖祠中供奉着1768年,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6,(5)
吕海寰,字镜宇,莱州府掖县人,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出生。清末著名外交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历任工、兵、外务部尚书,曾出任驻德国兼荷兰国大臣,著有《庚子海外纪事》、《奉使金鉴》等。在维护主权等方面,较之当时的“道歉”使节,功劳卓著,遂以善办外交而著名。遭嫌赴京攻习制艺吕海寰,少时家綦贫。祖父书成,经年外出就馆;海寰3岁时,父晋陟亦游幕外省;全家赖母李氏精女红刺绣维系生计。海寰启蒙从师罗先生,及至祖父归来,即随祖父课读。海寰12岁时,能作八股  相似文献   

4.
光绪廿八年 (1902年 )以后,清朝政府仿效东西方各国,警察机构在我国北京和各省相继建立。但警察服饰从形式到章程,无统一规定。各省依地方风俗习惯而自定,因而出现警官警士等级互异、形式参差现象。为改变警服制式不统一之弊,清政府主管警政事务的御前大臣、民政部尚书和硕肃亲王耆善与民政部左侍郎袁树勋、署左侍郎乌珍、右侍郎赵秉钧等,参照清末陆军服装章程和图案并旁采东西各国警制章程,拟定全国统一警服章程和制式,于光绪卅四年 (1908年 )六月廿四日联合上书光绪皇帝,经光绪皇帝批准后,颁行全国各省地方警察机关按章实施。…  相似文献   

5.
杨彩云  刘瑞川 《春秋》2010,(5):39-39
张宪周.字道东.生于清同治壬戌年间(1862年),郓城县张楼村人。他出身豪门,自幼聪明好学,尤喜习武。其父兄于村外置96杆长的场地,供其跑马射箭。15岁。拜武解元李凤山为师。习练刀术、箭术和志石。练刀术时,习坐卧击刺之法.所练大刀由90斤更换至120斤,皆浑铁打成;所练举重志石,  相似文献   

6.
清末官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不适应,清政府不断进行官制改革来协调各种矛盾,开始只是小修小补,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清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实施大规模的官制改革,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尽符合既定目标,也不能满足各种势力的利益需求。但不能说这就是清政府的一场骗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春秋》2001,(5)
张鸣岐,字坚白,号韩斋,生于1875年,山东无棣人。1894年考取举人,次年会试落选,留南学(国子监一部分)就读,自蓄羽翼,待时而飞。一1898年初,张鸣岐经人举荐到岑春煊府上供职幕宾。岑春煊,云南总督岑毓英之子。戊戌变法时,因倡言“发奋自强”而受到清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5,(3)
王寿彭,潍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癸卯科状元。山东省在清朝一百一十二次进士科中,共有六人中状元,潍县即有二人,王寿彭是其一。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本不是考选进士的年头,按制度要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举行会试。只因光绪二十六年庚子正值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逃往西安,到二十七年辛丑,侵略军还没退走,仍不能举行考试大典,所  相似文献   

9.
清末公司制度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公司制度检讨熊秋良,李玉公司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商品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可有效地集中社会资本的高级企业形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不同,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步入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标志的现代公司制度之时,中国的公司企业才姗姗来迟。而且,在它...  相似文献   

10.
清末地方自治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自治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的,它作为一种新的地方政治制度确立于英国工业革命时代,尔后风糜于欧美及日本等国。中国推行这种政制,最早见于清末,它是清王朝“预备立宪”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后的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曾先后试行过。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政制,特别是其发端——清末地方自治的发生原因,内容及特点诸问题探讨甚少。为此,本文拟就清末地方自治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1.
清末预备立宪为什么会发生?人们在分析其原因时往往归于清政府的立宪动机:消弭革命,拉笼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需要。粗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但详加考究则有两点难使人满意。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  相似文献   

12.
《春秋》1995,(5)
曹鸿勋(一八四六——一九一○年),宇仲铭,号兰生,(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家贫好学,十八岁县考第一,二十岁府试秀才,二十八岁拔贡一等一名,三十岁顺天府乡试举人,三十一岁殿试一甲一名,一八七六年(清光绪二年)会试,得中丙子科状元。  相似文献   

13.
在史学界,有关清末新政性质和内容的论著累见不鲜,但是对于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经济中的影响和地位却很少有人述及。本文试图在清末新政怎样引起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怎样导致清末新政的失败和动摇清朝统治基础等问题上,作一些简略的论述,希望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指正。 1901年,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宣布实行新政。对于新政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清末的湖南保卫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8年7月27日在湖南长沙创立的湖南保卫局,首开了中国近代警察史的先河,成为中国警政的前身。这与其创立者黄遵宪是分不开的。黄遵宪,子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新派”诗人。他先后任驻日使馆参赞、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英二等参赞、驻新加坡总领事等职,1894年卸任回国。后加入强学会上海分会,成为改良派中的积极分子。1896年,黄遵宪筹划主办《时务报》,并邀请梁启超由北京来上海任主笔。同年8月9日,《时务报》正式出版,10天一册,每册20余页。门类有论说、谕…  相似文献   

15.
杨林生 《理论月刊》2002,(10):25-26
由于观念与信仰的不同,在清朝末年修订新律过程中,礼教派与法理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一场中西法文化之争,核心是如何处理好移植西方法文化和中国国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清末的宪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改弦更张,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改革。从1901年的“新政”开始,进而发展到1906年的“预备仿行宪政”。可以把后者称为宪政改革。在宪政改革中,清政府选择了日本模式,即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这种选择与清王朝的存亡和清末政局,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其前因后果,内容实质,重新估价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改革,并进而加深对辛亥革命的必然性的认识。 一 内忧外患中的选择 清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宪政改革,并选择日本模式?不少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剖析了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动因,如拉拢立宪派、消弭革命等等。本文认  相似文献   

17.
咸丰十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改变对外政策,从此中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为“洋务运动”的历史时期。洋务运动标志着有了一定的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得以源源不断地涌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在货币方面也一样,学习西方货币制度和引进西方货币理论巳成了许多关心货币问题的先进中国人的共识。在甲午战争(1894年)以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正>大理院的建筑规模宏伟,工程坚固,体现欧洲文艺复兴风格,是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的最高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仍是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办公地,直至1958年兴建人民大会堂时才被拆除.百年前的世纪之初,旧中国正处于最黑暗、最屈辱的历史阶段。清王朝丧权辱国,令至高无上的皇家威仪颜面扫地。在现代民主法制观念渐人民心之际,清政府不得不实行"新政",进  相似文献   

19.
清末买官卖官公开化、合法化的标志是捐纳制度的确立和实行。捐纳,就是俗称的卖官鬻爵。它由清政府条订事例,按官阶大小,定出价格,公开出售,并形成制度。此制自产生起,就饱受各方攻击、非难,然而,捐纳制度却方兴未艾,历久弥坚,至晚清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由此,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揭开序幕,新政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动作就是预备"立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