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由于日方的强硬态度,钓鱼岛争端不断升温,我国国内媒体和不少学者也对日本政治的“右倾化”表示了担忧。然而笔者认为,当前日本政治正处于“更新换代”之际,虽然少壮派崭露头角并在对外政策上大多表现强硬,但是,  相似文献   

2.
近来,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势头有所抬头,在东亚地区引起普遍忧虑。 4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举动,使之成为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本在政治上越来越呈现出右倾化趋势。日本政治的右倾化不仅推动了防务政策的调整,而且是其防务政策调整的思想与政治基础。这种调整必然对东亚安全与合作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济神话和技术神话的破灭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右倾化,是当代日本右翼思潮暗流涌动的时代背景。不彻底的日本战后教育改革及美国的姑息纵容,为当代日本右翼思潮的死灰复燃种下了祸根。基于日本文化基因缺陷而产生的“自卫战争史观”,为当代日本右翼思潮的滋长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以来,小泉探求日本新出路的改革尝试全面碰壁,内阁支持率和党内支持率双双破位下滑。为挽救执政地位的颓势,小泉开始推进强硬路线,明显加大政治中的军事含量,政治右倾化趋势有所发展,由此引起世人对日本是否要实现军事大国梦想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歪曲、美化其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战犯招魂的闹剧愈演愈烈,从政府要员、国会会员到历史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的政治右倾化趋势日益严重,军国主义思潮日益泛滥.与此同时,日本出于争当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野心,竭力散布"中国威胁论",暗中支持"台独"和挑衅钓鱼岛主权.这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2年4月21日上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置中国及亚洲近邻和日本国内各界的强烈反对于不顾,再次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继小泉之后又有88名国会议员(“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的成员)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众所周知,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小泉任首相前从未去参拜,但是任首相后却先后两次参拜靖国神社。很显然,他是想迎合日本国内的右倾民族主义思潮。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参拜靖国神社,对过去的侵略战争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膨胀,政治右倾化,在历史教科书、加入安理会、争夺岛屿、海域开发等问题上出现值得重视的新动向,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刘少东 《人民论坛》2013,(12):18-23
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和发挥“硬实力”的智力支撑,已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最具竞争性的一个“思想产业”。日本智库先后经历20世纪70-80年代的快速发展与90年代的相对缓慢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日本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日本智库对其外交决策机制的制定影响越发深远,已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智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于霞 《长白学刊》2001,(1):77-78
“三线”建设是六七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为改善工业布局、加强国防建设、进行战备而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当年的“三线”建设为今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今日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总结“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今日的西部大开发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入夏以来,日本右翼分子在日本政府的纵容和支持下,不断对中国领土钓鱼岛采取挑衅行动,企图以种种蓄意制造出来的假象将中国的钓鱼岛据为己有。日本方面的这种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与近年来更加明显的日本政治右倾化,歪曲历史事实,否认侵略暴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经历了50年代的恢复,60年代的起飞,到80年代初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经济强国。90年代以后,由于“泡沫经济”终结,日本经济开始陷入走走停停的“怪圈”之中。东亚经济发生危机以后,素与这些国家保持密切经济关系的日本经济动向更加引人瞩目。沦为“劣等生”的日本经济缘何一滑再滑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曾有过连续几年“零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的悲惨经历。1996年日本经济形势刚刚有所好转,但去年以来由于政府经济政策失误等原因,国内经济再次严重滑坡,结果造成1997年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过去中曾根康弘提出的“战后总决算”,还是小泽一郎提出的“普通国家论”,其核心都是要使日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希望凭借着“经济能量”推动国家对外战略,争当政治大国。现在,首相安倍晋三强调以渐进方式使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国家”,实际上,日本的国家战略已进入最后的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14.
自安倍晋三重新执政以来,政治态度急速右转,不仅高调参拜靖国神社,在钓鱼岛问题上表现更加强硬,而且千方百计掩饰或否认侵略亚洲的罪行。安倍政权之所以右倾化,既有经济长期低迷、右翼势力迅速发展等国内因素,也有中国快速崛起、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等外部原因。安倍政权的右倾化,不仅导致中日关系"政冷经凉",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统一进程等带来严峻挑战。为防止安倍政权的继续右倾化,中国在致力于中日友好的同时,应努力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发展同美国、俄罗斯、韩国和东南亚等国的友好关系,结成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 30年代,神州大地上岿然崛起一个与国民党驾驭的中华民国对峙的,共产党 领 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后者因崇尚红色:红旗、红领巾、赤卫队、《红色中华报》…… 而被外界、尤其是外国人称为“红色中国”。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肃反”机关── 国家政治保卫局──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前身的首任局长、也是惟一局长的邓发, 便 是这个“红色中国”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6.
王毅 《时事报告》2014,(1):30-31
2013年,全球传统热点问题有所降温,海洋、网络、恐怖等非传统安全持续升温,日本加快右倾化、军事化步伐。具体来说,有以下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魅力卓松呈,黄伟麟本世纪60年代后期,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引起世人的思考: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建设的大获成功,除了政治、经济等有关因素外,仅就管理而言,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是什么神奇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安倍谋求"脱离战后体制",让日本人"对日本历史、文化有一种骄傲感"的民族主义理念,已经影响到日本的内政外交及政策制定在日本民族主义日盛的形势下,日本政治右倾化愈演愈烈。以否认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摆脱"战后体制"、制造周边领土纠纷、修宪和强化日美同盟等方式追求日本国家利益,已经成为日本安倍等保守势力谋求的政治与外交主题。安倍上台伊始就明确表示修宪是自己的"历史使命",力图改变战后体制意愿十分明确。在安倍看来,修改"和平宪法"是日本成为  相似文献   

19.
潘玉萍 《人民论坛》2012,(28):26-27
日本大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或性格特征,是日本右翼思潮泛起的内在原因;美国人的背后支持或暗中怂恿,是日本右翼思潮泛起的外在因素日本右翼思潮与军国主义的关系二战后,在国内外双重因素的推动下,日本右翼思潮得以复活,右翼势力不断滋生。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日益加剧,右翼思潮再度泛起,和平主义  相似文献   

20.
杨循进 《台声》2002,(12):37-38
我的父亲杨丁铭1921年生于台湾,正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最黑暗的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对台湾人民采取“皇民化运动,推行所谓“陋习改革运动”和“皇民化”教育,各种汉文版报纸禁止出版发行,强迫台湾人使用日本语,改用日本姓名,改奉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装;推广日本饮食文化,以此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对于我父亲这一代正在求学的青年人,殖民统治者是不允许他们选择文学、政治、法律方面专业的,害怕掌握了知识的台湾人民反抗他们的统治,因此,父亲这一代人为了学到知识,争取良好的前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